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略論文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略論文

【摘要】文章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入手,分析了當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具有人才層次的高階性、知識、能力的職業性、人才的技術性、培養手段的多樣性的特性,從專業設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改革與管理、過程控制與學生評價、教師隊伍建設等一系列環節著手,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構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教育;培養模式;人才培養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是高職發展的一個熱點,是借鑑國際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是探索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大膽地在實踐道路上勇往前行還是適時停下腳步進行理論反思是每個高等職業教育者都可能面臨的困惑。

一、正確認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人才培養模式,一般認為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採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執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專業設定、課程模式、教學設計和教育方法等構成要素。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就是:以直接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職業能力為主要內容,以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為主要途徑和手段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確定的具體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培養方式和保障機制的總和。

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教育理論、教育實踐一體化的操作體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從其構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專業設定、課程設定等內容。

二、準確把握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性

(一)人才層次的高階性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區別於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及較高的技術技能和操作水平區別於中等職業教育。無論這種技術技能崗位多麼趨前、工作內容多麼具體、動手程度多麼高,它都必須透過專科層次的教育才能獲得,仍然屬於高等教育培養的範疇,這就是人才層次的高階性。

(二)知識、能力的職業性

高職教育是針對職業崗位群來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它對學生進行的是某種職業崗位生產技術技能和管理知識的教育,它是以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為依據安排教學計劃,在對職業崗位群進行工作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明確列出高職畢業生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進而組織教學。

(三)人才的技術性、技能性

高職人才不但掌握某一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某一崗位群所需要的生產操作技術技能和組織能力,能夠將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設計意圖或工藝思想應用到具體技術技能操作的實踐中去,並能在生產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組織管理,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是一種專業理論夠用,生產技術操作熟練和組織能力強的複合性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四)培養手段的多樣性

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培養手段的多樣性。在教學形式上,不僅有一定的理論教學,而且尤其注重實驗、實習、設計、實訓等實踐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人才培養模式既然是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整體最佳化,這就要求我們從專業設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改革與管理、過程控制與學生評價、教師隊伍建設等一系列環節著手,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實施辦法,並整體最佳化,達到最佳效果。

(一)專業設定

專業設定是是學校教學工作主動、靈活地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應適應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定,應考慮到以下幾點:⑴所設專業是否和區域、相關行業的現實和發展對所需求的人才相適應;⑵學院與區域、相關行業聯絡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據人才幣場有效需求靈活設定新專業或調整已有專業的服務方向、最佳化專業結構,學院能否完成當年招生計劃;⑶所設定專業均有基本的辦學條件,並逐步提高,以滿足提高教學質量的需求;⑷所設定專業課程內容應緊緊把握科學技術發展動向。

(二)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與基礎,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首先應有科學完備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應包括以下以下幾個方面: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崗位知識與能力調研分析報告、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意見等。透過知識與能力調研分析報告確定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的依據和目標,培養方案是對培養目標的具體設計,專家論證意見是對設計方案的審定,三個環節相互聯絡與制約,構成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三)教學改革與管理

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是高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際能力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

1.理論教學方面:⑴每個專業應該根據培養目標要求,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恰當設定課程;基礎課教學體現“以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專業課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⑵基礎課與專業課。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處理得當。⑶初步形成以職業素質和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各門課程的地位、邊界、目標清晰,課程之間銜接合理。畢業論文下載網http://www.biyeda.com

2.實踐教學方面:⑴每個專業都應構建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並與理論教學體系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實施效果良好;⑵每個專業的學生都在校內(外)實訓基地中受到與現代生產技術水平相對應的崗位實際業務訓練;⑶每個專業的畢業生應達到“會操作、會應用軟體、會上網、會應用計算機收集與處理資訊”(簡稱“四會”)的計算機教學目標;⑷每個專業的實習、實訓、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⑸高職高專應逐步增加選修課比例,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職高專應全面開發教學方法與考試模式改革,教師應能夠改變單向灌輸式教學方法,積極實行啟發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重視因材施教,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探索適應高職高專教育要求的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考試模式,並在教學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課程教學應使用投影、多媒體技術。計算機輔助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

4.實踐實訓方面:高職高專的實踐教學要改變過分依附理論教學的情況,探索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應占有較大比重,要及時吸收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踐,增加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逐步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教學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四)過程控制與學生評價

過程控制是指在實施教學計劃全過程中,為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而採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關鍵內容。過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內容組成: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的師資配置、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崗位能力培養要求的實驗實訓裝置配置、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的圖書資料配置、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的資訊資源配置、教學過程控制與監督制度、教師教學質量考核評價制度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要有師資、實驗實訓裝置、圖書資料、資訊資源來保障,同時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從而構成教學過程控制保障體系。

學生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培養目標而確立的考核標準與評價方法,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性目標。學生評價主要由以下內容組成:學生日常行為考核標準與評價方法、學生思想品德考核標準與評價方法、學生基礎理論考核標準與評價方法、學生職業技能考核標準與評價方法、學生畢業考核標準與評價方法等。學生的日常行為、思想品德、基礎理論、職業技能、畢業考核,規範了學生的學習和確立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構成了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學生評價保障體系。

(五)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高職高專院校應按照高職教師隊伍特點,認真抓好教師隊伍建設:⑴著力抓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教師既冥備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⑵應積極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兼職教師,實行專、兼職結合,改善學校師資結構,適應專業變化的需要;⑶應淡化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的界限,逐步實現教師的一專多能。教師隊伍在數量上逐步滿足的同時,要嚴格標準和要求,逐步提高質量以滿足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確保教師質量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國強.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縱論[J].職教論壇,2005,(8).

[2]高原,等.我國高職人才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職高專網.

[3]張典兵.關於高校教學質量管理幾個基本問題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06,(3).

[4]馬元興.建立高職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探索[J].職教通訊,2001,(8).

[5]閔建傑.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內涵分析[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