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最佳化課堂教學

多媒體最佳化課堂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被引入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創設一個優良的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觀、生動活潑的視覺資訊,並配上文字與聲音,圖、文、聲、畫並茂,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多元化;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下面就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閱讀教學的做法試作闡述。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情景又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運用多媒體技術匯入新課,能透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情景匯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懸念引入,設問引入,圖畫引入,音樂引入,表演引入等。有一位老師在上《琥珀》這一課時,他採用了懸念引入的'方法。螢幕出現一塊透明的琥珀,然後問:“你認識這塊透明的東西嗎?它裡面的兩個小東西又是什麼呢?怎麼會好好的躺在裡面呢?同學們想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這樣的情景和提問引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他們產生想馬上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的學習動機,為學好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化難為易,突破難點。

多媒體技術在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影象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運用這一特有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動態為靜態,化枯燥為生動,從而化難為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過程中的障礙就是我們教學的難點,運用多媒體技術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幫助學生解除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理解表達方面的困難,從而降低難度,使教學中的難點得以順利突破。

三、創設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無疑為創設情景,陶冶學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感情變化,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激發和陶冶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巧設質疑,拓展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創造了條件。如《草船借箭》這一課,當學到“草船借箭的經過”這一部分時,我放了一段錄影:畫面上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然後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放完錄影,我問學生:“同學們看完錄影後有什麼疑問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諸葛亮為什麼選了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呢?”,“諸葛亮為什麼下令把船一字兒擺開呢?這有什麼妙用呢?”,“諸葛亮為什麼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呢?他們不怕曹兵出來反攻嗎?”……我充分肯定了學生的疑問,又鼓勵其他同學來解答這些疑問,透過由學生質疑,再由學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拓展他們的思維。

五、課外延伸,發散思維。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透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用文字、影象、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資訊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如《海濱小城》這一課,我在總結小城的風貌特點後,播放有關家鄉景點的錄影,讓學生一邊看一邊想:我們的家鄉有什麼特點?它與課文中的“海濱小城”有什麼異同?透過這樣的問題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分析比較,充分討論。這樣,既做到了學法遷移,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多媒體技術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教學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