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最後的姿勢》教材解讀及教學小記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課《最後的姿勢》教材解讀資料教學小記
《最後的姿勢》教材解讀
2008年的5.12大地震是深深鐫刻在中國人的記憶中的,那慘烈的畫面至今令人不忍回首。其間許多的英雄人物在災害面前赫然挺立。尤其是那些平時默默無聞耕耘在在三尺講臺的老師們,絕大多數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毅然用自己並不強健的體魄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天空。讀著他們的事蹟,同為教師的我常常灑淚,為他們的勇敢,為他們的無私,為他們在最後一刻無愧於自己職業的舉動……
拿到新版的國標本蘇教版第十一冊語文書時,我欣喜地發現編者將綿竹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護衛學生的事蹟編進了教材,這是一個曾令億萬中國人落淚的老師啊!相信他的事蹟一定會打動許多學生的心,從而受到精神的洗禮。可讀了一遍課文,我發現,我找不到當初聽到譚老師事蹟的那種感動了。
再讀,依然如此。難道是過去的故事難以打動我了?抑或是我的心靈滄桑得難以再有漣漪了?
終於,我發現原因了。譚老師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了,他開始有了閃光的語言來映襯他閃光的行為。他不再是一個平凡的英雄,而是搖身變成一個“高大全”式的'英雄。他是教政治的,高二的政治是有教材的,教學的內容是很明確的,教學任務應該也是比較緊迫的。譚老師那天為什麼不講課偏要去講什麼“人生的價值”,難道他預感到那天他要犧牲?難道這是他遇難的偈語?
英雄的事蹟本身就是感人的,為什麼要人為拔高?一個普通的無須仰視的英雄,正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為什麼要硬生生地將他拉上神壇,讓人在仰視的同時有了虛假的感覺?
想起《地震中的父與子》,通篇淡筆勾勒,然而,卻一次次被打動,至今難忘。
現今,我們到底該追求怎樣的文學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