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實錄

初中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

讀課文,瞭解人類進入月球的過程和意義;

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同學們科學探索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激發同學們科學探索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實錄:

播放歌曲《水調歌頭》,欣賞畫面。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欣賞的歌曲是蘇軾的詞《水調歌頭》,自古以來,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自己的詩文中對“月亮”進行了想像和描繪,這就是其中的一首。月球是地球的近鄰,也是人類嚮往的地方,很久以前,人們就夢想著登上月球,(螢幕顯示《嫦娥奔月》的圖片)如今,這夢想早已變成現實,這節課,讓我們一起重溫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請看22課,《月亮上的足跡》(螢幕上顯示題目)

師:這節課我們有兩個學習目標(螢幕顯示)

透過朗讀課文,瞭解人類進入月球的過程和意義。

透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同學們科學探索的興趣。

第二個學習目標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師:請同學們開啟課本80頁,先給文章標上自然段,共18節,默讀課文,完成兩個作業:(1)把文中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劃下來並透過工具書掌握好。(2)老師準備了6個搶答題,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準備搶答,看哪位同學答得又快又準確。(同學們開始讀課文)

師:同學們已經讀完了課文,而且讀得非常認真,把重要的內容在書上已經作了標記,下面請同學們看螢幕,(螢幕顯示搶答題)

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麼時間?

生:1969年7月21日。

生:不準確,應該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

師:非常好。第2問,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有誰?

生: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生:科林斯沒登上月球,他在飛船上繼續在繞月軌道上飛行,準確地說,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

師:這位同學課文讀得很仔細。那麼他們兩人中誰第一個踏上月球?

生齊答:阿姆斯特朗。

師:第3問,他們乘坐的是什麼飛船?

生:阿波羅11號。

師:第4問,在什麼地方發射升空?

生:肯尼迪航天中心。

師:哪國的?

生齊答: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

師:第5問,文中最能揭示登月意義的一句話是什麼?

生:“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師:透過同學們剛才的搶答,老師看出你們非常聰明,有了上面這些答案,第6個問題就很容易了,請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一事件。

生: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順利地登上月球。

生: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成功地完成了登月任務。

師:回答得都很好。本文的作者按照非常準確地時間順序,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請同學們分組朗讀3至15節,按事件發展的過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登月的四個階段。

(分組開始朗讀課文,討論)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是這樣四個階段,一是先在地面作準備工作,二是一切準確就緒,飛船升入太空向月球飛去,三是登月艙成功的落到了月面上,四是完成任務以後他們返回了地面.。(學生邊說,老師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登月示意圖)

師:你們小組概括能力很強,用簡單的話說就是(螢幕顯示)

船升空前的準備; 2、飛船向月球飛去;

3、登月艙登月成功; 4、飛船返回地球。

師:在整個登月過程中,你認為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生齊答:登上月球那一刻。

師:齊讀11節,思考(螢幕顯示)

為什麼說這是偉大的一步?

生:因為這是第一次登上月球。

生:因為這表明我們人類科技很發達,能探索別的星球了。

師:回答很好。

2、“里程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這是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生:課下解釋,“里程碑”比喻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標誌的大事,而踏上月球就標誌著探索月球的開始,所以說是探索月球的“里程碑”。

師:這位同學回答問題很有邏輯性,我們大家應該向他學習,宇航員到月球上作了很多工作,請在文中劃出來。

生:宇航員在月球上作了以下幾項工作:為了安全,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為了科學研究,採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樣品,安裝了各種儀器;為了紀念,在月球上樹了一塊紀念碑,插上了一面美國星條旗,並和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了通話。

師:宇航員在完成了登月任務後,稍作休息就返回地面。回國後,阿姆斯特朗在國會大廈發表演說時談到了登月的'意義,他說了這樣一句名言:“這一小步,對一個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請同學們快速背下來,並談自己的理解。(生背誦)

生:對整個人類來說,登上月球,說明我們科學技術非常發達。

生:科學技術進步很大,有了飛躍。

生:人類登上月球使夢想變成了現實,說明現代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

師:同學們,你們回答得很好,透過學習課文,我們對登月的過程和意義有了一些瞭解,但你一定還有很多好奇的問題弄不明白,儘管我們現在的知識水平還無法解答這些問題,老師還是希望你們大膽地把問題提出來,讓我們課後透過到網站、圖書室查資料,向科技人員詢問等方式尋找到答案,下面開始。

生:81頁第5節說:“此時,他們承受巨大的壓力,那是由於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那麼他們就沒別的壓力嗎?

生:肯定有,他們代表人類第一次拜訪月球,心理壓力會很大。可是文中的這句話指的就是身體上的壓力。

生:83頁14節最後說:“登月艙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將它帶回地球是不合算,於是它被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這不增加了太空垃圾嗎?

生:人類第一次登月,丟在太空中的登月艙就一個,對那麼大的宇宙來說這不算什麼,以後多了可不行。

生:一個也可能造成危害呀!

生:課文說,宇航員在太空中歷時195個小時,8天多,他們在船中能睡著嗎,怎樣吃飯?大小便如何處理?

生:那飛船萬一飛不回來怎麼辦?

生:飛船怎麼製造的,它怎麼能那麼準確地飛來飛去呢?

生:飛船的速度那麼快,宇航員會是什麼感覺?

生:書上說月球上白天溫度很高,晚上又很低,人能受得住嗎?

師:好了,還有很多同學也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將來揭開這些奧秘。問題提到這裡。

(請看課本第二頁圖片)學習本課後,你是否想到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呢?

生:想到,今年10月15日,我國宇航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到了太空。

生:我國是第三個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師在螢幕上放“神舟五號”升空的照片;楊利偉在太空中的照片)

生:我國的航天事業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懷著敬佩與好奇的心情,重溫了1969年7月人類首次征服月球的偉大壯舉,大家的學習興趣很濃,那種探索精神是非常可貴的。在這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想問同學們,此時你最大的感想是什麼?

生:學習了這篇課文,我非常自豪,人類很了不起,沒有幹不了的事,將來我也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宇航員,登上月球去。

生:學習這篇課文,我感想很大,科學家已經做成功的事,我聽起來卻覺得那麼神秘,那麼不可想象,自己的知識水平太低了,我一定要刻苦學習,提高自己,將來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

生:我學了這篇文章後,我心裡很失望,雖然我們國家今年已經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但和先進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差很大一段距離,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了。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這節課我們收穫很大,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也提高了認識,希望這節課能成為我們今後學習的動力。

師:今天的課後作業是,利用網際網路、到圖書館查資料等途徑,整理《月球奧秘知多少》,用300字稿紙分類抄清。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