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學生觀察》讀後有感
走進生活學會觀察——讀《教給學生觀察》有感
說起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早就想進一步走近他,去了解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我仔細拜讀了前幾條的建議,我發現有這麼一條:‘教給學生觀察’給我留下了特別的感想。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低年級,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和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兒童需要理解和實際的東西越多,他在周圍自然界和勞動中看到的各種關係和相互關係就越多。”
蘇大師的話和我國古人的一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達爾文也在談到自己的成就時曾說過:“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的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可見,觀察是何其的'重要。我身為一名語文教師,也深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多麼的必要和重要。
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在教小學生的時候,就教給他們從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東西來,教給他們探尋和發現因果聯絡,經常要他們回答“為什麼”的問題。文中列舉了他帶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的事例。他讓學生觀察春天即將來臨的標誌,欣賞大自然的音樂。“教師教給學生們觀察和發現,就能從他們那裡聽到許多聰敏的、出乎預料的‘哲理性’的問題。”
然而小學生的觀察力水平比較低,不能全面細緻地感知客體的細節,只能說出客體的個別部分或顏色等個別屬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的培養了。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說到“請你教給學生觀察和看見周圍世界的各種現象吧。當自然界裡發生轉折的時期,請你把兒童帶領到大自然中去,因為這時候正發生著迅猛的、急劇的變化:生命的覺醒,生物的內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為生命中的強有力的飛躍積累精力。”
如我在上《大自然的語言》這課時,是從大自然中各種聲音入手,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大自然中去聆聽聲音,感受聲音,體驗聲音,透過聲音愉悅身心。如果學生平時沒有去觀察生活,感受身邊的各種事物,學生就不能說出大自然的語言,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本課我還收集了大量的大自然圖片,讓學生在圖片中觀察大自然,感受各種聲音的美。
又比如我在上《種一片太陽花》這課時,我帶著孩子們在教室的陽臺上親手種起了太陽花。從挖土埋種,到填土澆水,孩子們都是自己完成的,他們在勞動中體驗到了觀察的樂趣。後來,我又帶著孩子們觀察太陽花發芽,長葉,直到開花。我們觀察莖、葉、花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太陽花的整個成長過程都是在孩子的眼皮下進行的。我們在觀察中體會課文中那一片片綠色的法蘭絨,體會課文中新陳交替的生命現象,體會課文中太陽越大,花開的越旺盛的蓬勃精神……我看出孩子們在上這篇課文時是愉快的,而這篇課文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要是我能把更多的語文課文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教會孩子觀察,那這六年的小學生活必將讓他終身難忘。
讓我們領著孩子察生活觀察生活吧,因為它可以交給孩子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