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小的船教學實錄及點評
上完《小小的船》一課後,我細細反思,認為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以讀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新課標給基礎教育帶來了一股清風,同時也給我們這些奮鬥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老師們在語文教學中都認識到了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充分地讀書是一個培養語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讀的重要性毋庸多說,那麼,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讀,才能讀出情,讀出趣,讀出樂,讀出思,而不至於像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呢?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讀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們願意上去坐一坐嗎?(自由讀)現在和小夥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讀)看你們玩得這麼開心,帶老師上去一次吧。(齊讀)學生讀時興趣盎然。與此同時,我還注意變換形式朗讀,有範讀、自由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閉著眼睛想像讀等等。此外,我還注意讀的層次,如學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一句時,學生開始讀得不到位,我就採用了導讀的方式,問學生:怎樣的月兒怎樣的船?學生讀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兒再彎一點,小船再小一點。學生讀得又好一點了。我又拿著手中彎月的圖片對學生說:再讀得美一點,這個彎彎的月兒就會變成一隻小船了。學生興致更高了,這一遍讀得更好了。我手中的彎月一翻過來,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學生開心極了。
二、讀與思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在讀字上苦下功夫,語文教學出現了勃勃的生機,與此同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語文課僅僅靠讀行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可見,語文教學中,讀與思應齊頭並進,二者不可偏廢。在教學中我常常告訴學生:聰明的孩子提問題。在《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到詩歌中去尋求問題,提出問題,並採用在黑板上貼小問號的形式激發學生質疑。透過朗讀、思考、查詢資料,師生共同把小問號逐一開啟。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是研究月亮的變化這一環節。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見面,初三初四一根線之後,我問學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畫面自編兒歌,顯示了學生的創造才能。特別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後月亮又是怎樣變化的這一問題後,學生經過思考,把後半個月月亮變化的規律也推斷出來了。這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