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塔》教學實錄
教學要求: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瞭解電視塔的特點和作用,體會電視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1、出示生字卡電視,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寶寶嗎?誰來讀?
生1:電視
師:讀視的時候,要把小舌頭翹起來,你再讀讀。生1:電視
師:跟老師讀,電視。
生:電視、電視、電視。
2、開啟摺疊卡片出示塔字
師: 這個字寶寶誰認識?
生1: 塔
生2: 塔
師:請你當小老師帶大家讀。
生2:塔
生:塔 塔 塔
師:誰能連起來讀?
生1:電視塔
生2:電視塔
生齊讀:電視塔
3、示題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4課電視塔。(將電視塔卡片貼在黑板上。)
師:你見過電視塔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生1:電視塔高高的,伸到天上去了。
生2:電視塔很尖。
師: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師在黑板上畫電視塔的簡筆畫)
過渡:師:課文裡是怎麼寫的呢?請小朋友翻開書71頁,自由地把課文讀一讀,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也可以問問老師和同桌的小朋友。
[點評:這樣的匯入,自然流暢,從電視二字引出塔字,降低了學生識字的難度。根據學生對生活中電視塔的回憶和描述,老師畫出尖尖的、高高的電視塔,使學生對電視塔的特點有了一個感性認識。]
二、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句。
(1)師:小朋友讀的真好,課文的哪一句寫了鐵塔的樣子?(出示課文第一句)
生1:第一句。
師:請你來讀讀這句。
生1:鐵塔高,鐵塔尖,高高鐵塔入雲天。
師:小朋友自己再讀讀。
師: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鐵塔很高。
生2:我知道鐵塔尖尖的,到白雲和天上去了。
(2)師:鐵塔真高,它還和藍天白雲交朋友呢!誰能把鐵塔高高的感覺讀出來。
生:鐵塔高,鐵塔尖,高高鐵塔入雲天。
師;這個小朋友的高字讀得真好,老師感覺鐵塔真的很高。誰再來讀讀。
生:鐵塔高,鐵塔尖,高高鐵塔入雲天。
師:這個小朋有把入雲天拉長了一些,好像電視塔真的到天上去了呢!
師:請小女孩站起來讀讀。
[點評:由於學生有了在第一個環節中對電視塔的瞭解,因此,很快就能知道這一句是寫電視塔又高又尖。這個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在這樣的基礎上朗讀,效果當然會很好。]
(3)師:鐵塔又高又尖,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是尖尖的?
生1:火箭是尖尖的。
生2:五角星是尖尖的。
師:這些尖尖的東西都是(手勢)上生)小,下(生)大,小朋友跟我讀,上小下大 尖尖 尖。
生:上小下大 尖 尖 尖。
師:你有辦法記住它嗎?
生:先記一個小字,把小的鉤去掉,再記一個大。
師:尖字怎麼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學生看課件演示尖字的筆順)
師:我們再看一遍,這一次我們要看清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邊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寫尖字,邊口述。
尖字的第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橫寫在橫中線稍下一些,撇起筆時和豎稍稍對齊。請小朋友開啟中字本在田字格里寫一個尖字。看誰的字寫得又端正又漂亮。
(學生練寫,教師指導)
(4)師:小朋友看天空中飄來了什麼?(課件:天空中飄來兩片雲)
它還會變呢!(課件:演變成雲字)它變成了
生齊答:雲
師:雲字怎麼寫的?我們來看看。
師:誰會寫
師:誰會寫雲字,請你們當小老師教老師寫,好嗎?
生齊說:橫橫撇折點;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寫雲字
師:你們發現雲的哪一筆寫在橫中線上?
生1:第二筆,橫。
師;誰來給雲字找朋友?
生1:雲白雲
師:你能用白雲說句話嗎?
生1:白雲在天上飄。
生2:雲烏雲
師:什麼時候會有烏雲呢?
生:要下雨的時候。
生3:風雲(風字讀成了方言。老師糾正)
(5)小朋友找得真好,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
[點評:尖與雲字的教學很有特色。教學尖字是從電尖尖的視塔向生活中尖尖的物體過渡的,這樣就挖掘了學生的生活資源,重視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讓學生知道了尖就是上小下大,很巧妙地教會了學生記字的方法。
然後又讓學生把尖字上的小與平常寫的小進行比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雲字的課件設計很好,兩片雲變成了雲字,激發了學生學字的興趣。特別是採取請學生當小老師的方法好,學生說筆畫,老師在田字格里範寫,學生很有成就感,體現了師生平等。]
2、學習第二句。
(1)師:小朋友看,誰來了?(點課件:孫悟空卡通圖象)
生:孫悟空!
(2)師:誰來喊喊它的名字?
生1:孫悟空
師:讀孫的時候要把舌頭伸直。悟讀第四聲。
師:誰再來喊。
生2:孫悟空
師:老師聽這一組的小朋友喊喊。
生:孫悟空
師:我們一起來喊。
(3)師:你們喜歡孫悟空嗎?讓我們一起來歡迎它。
(學生鼓掌)
課件:出示迎字
師:這就是歡迎的迎,誰會讀?
生:迎
師:跟老師讀,迎。
生:迎迎迎
師:誰來給迎字找朋友。
生1:迎歡迎
生2:迎迎來
(4)師:孫悟空來到小朋友家的電視前,小朋友多高興呀!誰來高興的讀這一句。
生1:迎來天上孫悟空,來到我家電視前。
師:請男孩子來讀讀。
男生:迎來天上孫悟空,來到我家電視前。
師: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
生:迎來天上孫悟空,來到我家電視前。
(5)師:小朋友那麼喜歡孫悟空,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生1:孫悟空你可以教我七十二變嗎?
生2:孫悟空你到我家來玩吧!
師;孫悟空也有話對你們說呢!
(課間休息)
[點評:這個環節的設計很到位。無論識字、朗讀還是說話,都充滿童趣。學生與在孫悟空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感到了學習的快樂。]
(6)師:小朋友想想,是誰迎來了孫悟空?
生1:是電視機。
生2:是電視塔。
師:你們想知是怎樣迎來的嗎?(生說不出)這個問題是挺難的,還是讓孫悟空來告訴我們吧!(課件:畫面上演示衛星發射訊號,電視塔接受訊號又傳播到千家萬戶的情景;同時配有畫外音孫悟空:小朋友,電視塔的'本領可大啦!它先透過儀器,接收許多電視訊號,然後把這些訊號傳送到千家萬戶。這樣,我就來到了你們眼前。你們知道了嗎?現在,請你們看好了,我要變了[點評:這個環節的設計很精彩!電視塔的作用是這篇課文的重點,如果讓老師講,不僅呆板,而且效果肯定出不來。教者在這兒恰當地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透過孫悟空的畫外音配上衛星發射電視資訊,電視塔接受資訊,然後將電視資訊發射到千家萬戶。的畫面,輕鬆地將這一難點突破了。]
過渡:師:唉,他變成什麼了呢?我們讀讀課文最後一句就知道了。
3、學習第三句。(課件出示第三句文字)
(1)學生自由讀。
(2)師:這句話裡有幾個生字寶寶,我們把它們請出來。認識的小朋友就大聲地讀。
生:變成彩動
師:下面小朋友分小組來學生字,老師還有幾個要求。每小組選其中一個要求
來學習。
(分小組學生字)
(3)小組彙報。師:哪個小組先彙報?你們小組學的什麼?
生1:我們小組學的讀一讀。
師:請你們讀給大家聽。
生1:變成彩動
師:哪個小組學的是記一記。
生2:我們小組記了變字,把彎的下面換成又字。
生3:動字先記雲再記力。彩字先記採再記三撇。
師:你們這一小組學的是什麼?
生4:我們這一組學的是找朋友。
師:請把你們找的朋友告訴大家。
生4:變變化動動物
生5:彩彩色成變成
(4)師:小朋友學的這麼好,老師來開火車檢查檢查,哪列小火車準備好了?
(開火車讀字音組詞)
(5)師:這些生字寶寶都認識了,我們大聲讀把它們送回家吧!
生:變變變成成成彩彩彩動動動
[點評:小組學習生字的方式無可非議,但由於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
教者心裡不明瞭自己的目的,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就顯得很盲目。學生在學習時,就放不開,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這三個目標是由淺入深的,會讀這些字音是每個學生要達到的目標,其次是記形,最後是組詞,如果讓學生任選一個目標去學,就違背了學生識字的規律。再就是一年級的對小組學習的方式還很陌生,教師應該在方法上給予指導,這樣才能達到雙主體的境界。]
(6)師:生字寶寶回家了,誰再來讀讀這句?
生1:變哪變,變哪變,變成精彩的動畫片。
師:變得真快,誰再來讀。
生2:變哪變,變哪變,變成精彩的動畫片。
師:變得真有趣,我們一起來讀。
生:變哪變,變哪變,變成精彩的動畫片。
(7)師:動畫片開始了。
(學生看多部動畫片片段《藍貓》《米老鼠與糖老鴨《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等)
師:你又看到了哪些好朋友?
生1:我看到了唐老鴨和米老鼠。
生2:我看到了藍貓。
師:精彩的動畫片不僅給小朋友帶來了快樂,還讓小朋友學到了知識,明白了道理,電視塔真了不起!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誇誇電視塔。
三、朗讀全文,引導背誦。
1、學生齊讀課文。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要是能背下來就更好了!你看孫
悟空想和愛學習的小朋友交朋友呢!大家快準備一下。
(學生自由背課文)
師:誰來背背?
生1:鐵塔高,鐵塔尖,高高鐵塔入雲天。迎來天上孫悟空,來到我家電視前。變哪變,變哪變,變成精彩的動畫片。
師:會背的小朋友站起來背。
大部分小朋友站起來背誦。
四、拓展
(1)師:小朋友,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塔不僅作用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漂亮。現在讓我們一起去世界各地看看各種各樣的電視塔!(課件:各種電視塔)
(2)師:這些塔和塔裡的叔叔阿姨們日夜辛勤地工作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讓我們一起謝謝他們吧!
生:謝謝電視塔,謝謝叔叔阿姨!
[點評:最後的設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那些各式各樣,五光十色的電視塔明亮地照耀著孩子們的眼睛。他們驚歎,他們讚美,教師抓住這個契機激發他們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是滲透,不是灌輸,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