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池》教學實錄及精彩點評

《小池》教學實錄及精彩點評

一、揭題,瞭解學生已有基礎。

1.出示詩歌於黑板。學生自由讀背。

2.師:這首古詩哪些小朋友會背了?誰來背背?(指名三人背誦。)

3.師:有些同學已經會背了,那麼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把它讀好,讀出詩的味道,還要把裡面的字認一認。

【現在的小學生閱讀面是比較廣的,許多學生的家庭教育也很好,特別是一些古詩之類的,很多學生都會背的。所以我們的教學完全沒有必要一定要從零開始。按照學生的的已有基礎進行教學,也是我們新課程倡導的。既然學生會背了,那就先讓他們背一背,然後再給他們提出新的要求:要把它讀好,讀出味道。這樣的設計是比較實在的。】

二、初讀,大致瞭解詩的大意。

1.指名朗讀

師:那麼現在誰願意將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泉眼無/聲/惜(細音)細(惜音)流------(讀音和停頓都有問題。)

師:你能把第一句再讀一讀嗎?看清楚拼音。(該學生還是沒有讀準確。)

師:你先坐下,我們聽一聽其他同學的朗讀,等一下再請你讀一次,相信能讀正確了。(指名另兩位學生讀後,再請他來讀,果然讀正確了。師生共同祝賀他。)

2.揭示作者

師:剛才的同學在朗讀時,都將詩的作者告訴了我們,他是誰呀?

生(齊):楊萬里!板書:宋楊萬里

師: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在詩中寫了一個怎樣的小池呢?

學生自由讀後發言。

生1:一個靜靜的小池。

生2:美麗的小池。

生3:這是一個長著荷葉的小池。

師: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對,應該是夏天。因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這兒沒有荷花。

生3:這裡有荷葉,荷葉剛剛長出來,所以這是早夏。(前面學過《早春》。)

師:有道理,只是我們不說早夏,是初夏。板書:初夏

【雖然有些學生已經會背誦了,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的,有些學生連正確朗讀還是有困難。我們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已有的基礎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透過耐心地引導,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自己的基礎是也有很大的提高。這是很重要的。實施新課程之後,老師普遍反映,學生之間的差距拉大了。所以我們要給學有困難的學生更多的機會。】

三、再讀,讀通讀順詩句。

1.聽課文錄音。

這首描寫初夏小池的詩寫得很美,我們怎樣來讀好它呢?先來聽聽課文錄音。

2.自由朗讀

我們也來讀一讀吧!

3.指名叫一些學生來讀或者背

師:她哪些地方已經讀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兒?誰願意將它指出來?

4.小組互相朗讀.

還沒有讀的在小組裡讀,讀給同學聽聽,互相糾正共同進步。同桌兩人互相讀。圈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並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同桌把每句詩讀通順。

5.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

【古詩的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怎樣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本課的教學,老師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提高朗讀的質量。】

四、交流,簡單瞭解詩意。

師:透過讀,你讀懂了什麼?你是從哪句讀懂的?

生1:我讀懂了泉水是沒有聲音的,泉眼無聲惜細流。

生2:我讀懂了泉水是輕輕地流過的,是從泉眼無聲惜細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葉剛剛長出尖尖的角,就已經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從後面兩句讀懂的。

師:你能在插圖中指一指那剛露出尖尖角的荷葉嗎?

指名該學生上來在圖中指出,其餘學生一起朗讀: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老師,那我有問題了,為什麼蜻蜓是立在荷葉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葉上就是停在荷葉上。像雜技表演那樣倒過來了。

師:哪裡還讀不懂?

生:泉眼是什麼意思?

大家似乎一下子解釋不出。

師:那我們來看看插圖,你認為泉水是從哪邊流出來的?

生:是從右上方流過來的(指圖)。

師: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這邊。

生:惜細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師:你們誰能用惜組詞嗎?

生:珍惜,愛惜。

生2:哦,就是泉水愛惜流水。

師:是啊,泉眼珍惜地讓泉水輕輕流出。

【古詩教學中,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是我們老師最難把握的,尤其是一年級小學生,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逐個講解詞句的意思,不但學生不能理解,而且他們也沒有興趣。本課的教學,老師讓學生自己來說說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讀懂。學生從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入手,說得明白,也聽得懂。從教學的效果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是一年級的學生,可是他們對詩句還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的,比如立,比如惜,這些詞語,如果我們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學生是很難理解的】

五、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1、教師範讀,指導停頓。

師:這麼美的詩,讓老師也來讀一讀好嗎?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

學生練讀,激發想象。

師:我們男生讀一讀,(問女生)你們看到了什麼?

女生1:我看見荷葉長出了尖尖角,有一隻蜻蜓在上面休息呢!

女生2:我看見大樹的影子映在水中,很美。

接著反過來,女生讀,問男生。

男生1:我看見泉水輕輕地流著,蜻蜓飛過來,立在荷葉上,荷葉剛剛露出尖尖角。

男生2:我看見詩人楊萬里了,他站在一個涼亭裡,把這首詩寫了下來。

男生3:還有很多的小朋友,要來這邊玩耍呢!

【學習古詩,除了要讓學生讀懂讀好之外,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這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很難的。新課程提出,要重視學生自己的體驗,這是很正確的。讀這首詩,小朋友看到的是什麼呢?他們想到的是什麼呢?這就是他們自己的體驗,我們老師是無法替代的。讓他們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六、畫畫,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師:你能把這樣的情景畫一畫嗎?

師:你覺得在你的畫中應該畫些什麼呢?

生1:荷葉,泉水,大樹,蜻蜓。

生2:還有太陽!

師:為什麼要畫太陽?

生2:因為這是個晴天。樹陰照水愛晴柔。

師:好!誰願意來黑板前跟老師一起畫一畫?

最後大家一起畫一畫,指名學生到黑板上和老師一起畫,師生一起畫,其餘畫在紙上。將詩與畫,情與景融為一體。

【語文課的學科融合,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讓學生畫畫的目的不是畫,而是透過畫,更好地理解古詩所描繪的`意境。現在很多語文課,設計了很多的花樣,如果目的不明確,就容易本末倒置了。學生說要畫上太陽,教師的追問很重要,透過問,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詩句的意思。】

【總評】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古詩的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命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和巨大潛能。因此,古詩的教學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體驗。

本課教學,教師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入手,引導學生透過朗讀、交流、背誦、畫畫,瞭解詩的意思,體驗詩的意境。注重個體差異,注重情感體驗,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小學古詩的教學,對於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古詩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對語文教學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

【提問】

1、低年級的教學往往比較側重生字的理解和掌握,本課的教學沒有以此為重點,而是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為重點,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的確非常重要。但是我一直反對脫離語言環境的字詞教學,即使一年級也一樣。本課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有6個。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會流利地朗讀這首詩了,所以並不存在認的問題。至於這些字詞的意思,學生是不是能夠理解呢?顯然,有些是有困難的。但是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把意思告訴學生,那樣學生還是不理解的。比如惜,學生自己提出來了,教師就引導學生透過組詞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它的意思。我認為,我們語文的閱讀教學,不管的高段還是低段,都要以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學習課文寫法為主。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都是不對的。

2、古詩教學好像都比較重視對詩句意思的解釋,為什麼這堂課沒有讓學生翻譯詩句的意思呢?

是有這樣的現象。可是我不贊成這樣的教法。古詩主要表現的是一種意境和情感語言美。如果把那麼美的意境和情感,用我們現在白話翻譯出來了,我覺得是對古詩的褻瀆。就像把古詩翻譯成英文一樣,外國人如果不懂漢語,是很體會我們古詩的意境和情感的。特別是對一年級的小學生,我們如果簡單地把古詩的意思翻譯給他們聽,他們是不會懂的。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說不要教學字詞的意思了,有些重點的字詞還是應該讓他們明白的。有時候,我們承認學生也很難體驗到古詩裡所蘊涵的那種美,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斷的積累。我有一個觀點,學生現在不能體會的,我們老師講了他們也還是不能體會。

3、本課的教學,教師充分利用了插圖,畫畫等手段,引導學生去理解,去體會,這樣做的效果如何呢?

我們都知道,很多古詩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透過插圖、畫畫讓學生理解,體會比我們老師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我很讚賞老師和學生一起作畫。在課堂上,我們發現學生的興趣很濃,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本課有個很生動的例子。學生說要畫上太陽。老師就追問為什麼呢?那個學生就從詩句中找到了理由。這說明雖然我們沒有翻譯詩句的意思,但是學生對詩句還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我認為,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古詩所帶給我們的美感,我們不但可以利用插圖,畫畫,還可以根據詩句的特點,利用音樂、多媒體等許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