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實錄及反思
師:你認為這是一對什麼樣的父與子?
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師:畫出文章中能夠表現父與子了不起的詞句,細細品讀,想想你們了不起在什麼地方?
指名點畫出文章的句子段落,說出理由,然後有感情地朗讀。
生:“在混亂中,一位年青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
(我從“衝”字感受到了父親的急切心情。)
生:“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死了,他感到很痛心)(表情:笑一下)
生:“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父親信兒子沒有死,所以不停地挖,精神有些失常)(笑出聲,同學跟著笑)……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堅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根據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教學,期望這節課一定會收到很好效果,結果我失望了。課前同學們不是查閱了有關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和我國唐山大地震的資料,並在全班進行了交流嗎?對當時的地震情景應該有一定的認識呀!怎麼笑得出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課下,我認為思索每一個教學環節,發現了一些問題,經過反思,體會如下:
第一、學生年齡小,閱歷淺,對地震給人們帶來的恐慌,血流成河,哭聲喊聲的場面沒有親自目睹呈然查閱了相關資料,也只是感性認識,應該再借助一些有關洛杉磯大地震或唐山大地震的有關聲像資料,多做一些鋪墊,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再透過課文的學習,逐步上升到更理性認識。
第二、教師在引導學生想象、體驗當時情景時,自己的情感不夠到位,所以難於調動學生的情感,像這類感人的文章,教師的語言一定要營造出文中的氛圍,然後,再披文入情,這樣學生才會在讀中感悟到父愛的偉大。
第三、教師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