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和精細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論文
摘要:由於理論的侷限性和實踐經驗的缺乏,中國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的特徵。城市工業化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限吸收決定了中國不可能照搬劉易斯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和精細化作為現代農業的兩個發展方向,必將成為中國農業經營的現實選擇。
關鍵詞:傳統農業;現代農業;規模化;精細化
改革開放以來,以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標誌,中國農業經歷了一系列比較成功的發展時期。然而,由於理論的侷限性和實踐經驗的缺乏,中國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的特徵。農業脆弱的基礎地位在中國新一輪的通貨膨脹中暴露無遺。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訊,2007年,中國居民CPI上漲4.8%,漲幅比2006年提高3.3個百分點,而食品價格上漲成為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國物價上漲的勢頭有增無減,僅2月份的CPI就達到8.4%,創下十二年來的新高。可以說,中國“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髮展時期已經過去了。農業是食品加工工業的基礎,深刻反思中國農業發展的不足,不僅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通貨膨脹問題,更有利於中國農業抓住契機,迅速向現代農業轉變。
一、傳統農業發展理論的侷限性
傳統農業發展理論以阿瑟·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和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為代表。應該說,這兩大理論都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對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農業的發展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理論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論應用前提,加上缺乏實踐經驗的必要總結和提煉,很容易導致發展中國家農業在經歷一段短時期的繁榮之後再次陷入停滯,回到那種投入產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經濟論》為例,劉易斯最重要的假設就是農村存在隱性失業,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為零或者為負數。在對農業生產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的前提下,農村勞動力可以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加人工業化程序。當農村勞動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時,農產品產量下降,價格上升,追求利潤的動力將促使農民把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引進來,從而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然而,從發展中國家的實踐來看,不僅是劉易斯的假設站不住腳,劉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轉變的過程也過於簡單。首先,正如美國西奧多·W·舒爾茨所指出的,農村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為正,不是零,更不是負數,因此農村勞動力流出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下降。其次,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幾乎伴隨著勞動力流出的開始而開始,並不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滯後期。因為相對於較低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的勞動生產率較高,即使在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相對價格也會上升。再次,農產品價格上升所帶來的利潤,並不能肯定把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引進來。因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是多種要素的集合體,其中許多關鍵性的生產要素具有很長的生產週期。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足以扼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整體引進,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從而使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功敗垂成。最後,考慮到經濟開放的因素,農產品的進口足以阻止任何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和農業生產利潤的獲得。因此,無論是二元經濟理論還是改造傳統農業理論,它們都存在先天的侷限性。這種侷限性在中國過去三十年的農業發展中充分暴露了出來。
二、中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978年以來,中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1985年,在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僅全面鋪開,其效應也已開始充分發揮,中國農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現在,中國農業的發展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的進口在全部進口總額中只佔很小比重,這對於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問題和不足。總體上說,中國農業發展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中國農業仍是一個低收入行業,二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工業化能力的限制。這兩大問題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維持著中國農業投入產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農業的低收入使農村勞動力流出,極大降低了農業勞動力的整體素質,這對主要依賴人力資本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造成了致命打擊。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不僅意味著農村較低的消費和生活水平,也意味著農村的低儲蓄和低投資,意味著改造傳統農業所需要的貨幣資本和實物資本投入都面臨不可克服的現實困難。然而資金的缺乏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中,只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信用仍然能夠彌補貨幣和實物資本的不足,但務農的低收入恰恰又讓農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資本進一步流失。現代農業需要的不是廉價的低素質勞動力,而是具有較高教育水平和相當技術含量的高技術勞動者,這種勞動力在農村很奇缺。然而在農業勞動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僅有一定技術水準的勞動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強壯體力的簡單勞動力也離開農村,這意味著滯留在農村的勞動力主體是老、弱、病、殘,他們無論在勞動力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可能勝任中國農業發展的需要。農產品價格偶然性上漲所帶來的經濟刺激,其結果不可能是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簡單追加。農產品銷售的高價格最終對應著農產品生產的高成本,而不是透過引進現代農業生產要素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多的農業利潤,從而使農業生產進入良性迴圈。
如果說,務農的低收入為傳統農業的現代化製造了巨大障礙,城市工業化接納農村剩餘勞動力能力有限,則使傳統農業維持的低水平均衡獲得了必要的外部條件。受工業化產品市場容量的限制,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遇到瓶頸,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進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業化來完全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民以食為天,廉價的勞動力大軍盤踞在農村,也就為傳統農業的延續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裡,儘管中國的農業機械總動力有所增加,但中國農業的規模經濟效應並沒有顯示出來,更沒有顯示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強大競爭力。
三、規模化與精細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工業化市場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又必須以大批農業勞動力的退出為前提,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資本對勞動的有效替代。這意味著中國必須開闢一個新的就業領域作為農村過剩勞動力的吸收器。新的就業領域只能來自農業內部,但它絕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現代農業,在嚴格的意義上,按照劉易斯模式實現的現代農業應稱為大田農業。新的就業領域是特種農業,也稱精細農業、都市農業,它在日本、東亞四小龍甚至東南亞一些國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特種農業生產滿足人們特殊需要的農產品,大田農業生產滿足人們日常需要的農產品。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產品而言,特種農產品異質性高、產品差別化程度大,大田農產品同質性高、幾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種農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而大田農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儘管二者所需要的技術含量都很高。特種農業和大田農業是現代農業的'兩個組成部分,它們代表著農業現代化的兩個方向,每個發展中國家在實現農業現代化時,都應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適合自己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自主決定特種農業和大田農業在本國農業部門中的比重。
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絕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農業發展理論,必須結合中國國情,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理論。西方的農業發展理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適合西方的國情。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農業除以廉價的資本取代昂貴的勞動力之外,沒有任何選擇,以機械化為基本特徵的西方農業現代化完全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後來的農業電氣化、自動化和智慧化等都是在機械化的基礎上完成的。這種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農業現代化並不意味著西方的農業現代化代表著農業現代化的全部內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訴我們,透過資本對勞動的替代,可有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創造出更多的農業剩餘產品。從這種意義上說,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講述的是西方的農業現代化之路,是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情形下的農業現代化,這條道路對於有著嚴重過剩勞動力的中國農業是否適用值得商榷。相反,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與其說它為農業的現代化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不如說它為西方農業現代化理論補充了新的內容。因為就大田農業而言,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顯然更具有說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受自然條件影響顯著,最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地方就是改變勞動的投入方式,這是西方農業現代化首先從以資本替代勞動開始的首要原因,在機械化全面鋪開之後,才有化學化、生物化等其他農業現代化技術。這種以節省勞動力為基本目的的農業現代化註定了其產品的勞動含量較低,農產品具有明顯的資本密集型特徵,但社會發展的需要顯然不應侷限於資本密集型農產品的滿足。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在強調農業生產過程中資本與勞動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時,認為可以透過增加勞動的投入來彌補資本的不足,卻無意識地把人們引導到一個農業現代化的全新空間,這就是特種農業的現代化,專門生產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如果說大田作物滿足的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種農產品滿足的就是人們特殊生活的需要。舒爾茨理論應用的結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種農業的出現和特種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這也許是舒爾茨當初提出這一理論時所沒有想到的。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發展農業不能說不盡力,但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始終緩慢,每一次重大的農業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的革新,都帶來了農產品產量的較大提高,但中國農業始終沒能擺脫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徵。
現代農業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革命”。中國發展農業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發展大田農業,提高農產品產量,透過機械化解決勞動效率問題;另一方面發展特種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產品的品種,解決勞動力過剩問題。可以說,沒有機械化,就不可能實現大田農業的現代化;同樣,沒有差別化,也就沒有特種農業的現代化。中國農業過去最大的失誤是,在強調產量的同時沒有將過剩勞動力從大田農業中分離出來。實現大田農業和特種農業的齊頭並進,追求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精細化,將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