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評課稿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貓的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貓的評課稿 篇1
我有幸聽了朱執教的《貓》一課,朱老師關注文字寫作特色,層層深入,步步激趣,教學目標表述清晰明瞭,一看目標我們也猜出這堂課將怎麼完成她的教學。
一、步驟細化,做到實施有效
朱老師教學第一自然段,先利用劃總起句,接著討論交流、抓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古怪特點:老實、貪玩、盡職等看似矛盾體的特點表現,然後有感情朗讀指導,最後填空指導背誦,層層推進,步步落實。步驟細化,一層層教師引導輕鬆、學生也學得輕鬆有效。
二、細節學習,提高準確度
課上,把握細節教學,提高準確度。董老師為了讓學生正確區分學習掌握多音字的辨別。
建議就是希望她今後準備更充分些、多解讀文字、深挖特色、把文字資源充分利用。如仿照第一自然段的構段方式,用具體事實描寫的方法寫小動物某一方面的特點。這一環節是否改為瀏覽貓的“淘氣”部分,仿照第一自然段的構段方式,初步嘗試用具體事實描寫的方法寫貓淘氣的特點,以此降低學習難度,也進行了言語實踐。利用沒學“淘氣”部分,利用好該資源,提高文字整體的密度,這是對語文課程資源的優選和重構,極大激發課堂教學的張力,也是語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現。還希望抓住每次展現的機會,盡力去做好一件事,如果準備不充分,先不上,因為大家也期待你展示最好的一面!
貓的評課稿 篇2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陳老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以下四個優點:
1、陳老師在教學本文時抓住兩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對貓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學習作家的語言技巧;二是要仔細品味文章中蘊涵著的既顯而易見又不著痕跡的感情抒發。
2、在教學這篇文章時,陳老師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3 、豐富語言積累。《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裡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湧,妙筆生花”都在於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澱。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陳老師結合課文的內容,在教學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用“說它……可是……”說話。如果每節語文課前,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後將終身受益。
4、重視朗讀,重視整體綜合感知。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陳老師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陳老師讓學生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並且說說為什麼這麼讀?如本文中對“蹭”字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由於學生已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並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接通,於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又如在 理解“閉息凝視”讓學生表演,充分理解詞語的意思。由於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彙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於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值得探討的地方:陳老師應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教學氛圍更加好。
貓的評課稿 篇3
《我們家的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把貓小時候的淘氣可愛和長大後的古怪性格表現地淋漓盡致,字裡行間流露出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我覺得這節課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本節課的切入點很好。我讓孩子們欣賞可愛的小貓來匯入新課,透過觀看形態各異的小貓,喚起孩子們對貓的興趣,激起孩子們學習本課的興趣。然後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孩子們理清思路,把握大意,為品文悟情做好鋪墊。
2、重視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與體驗。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應是主動獲取、主動發展的過程,強調培養學生獨特的感受與體驗,本課教學時,我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小時候的貓很可愛?又從哪些方面寫了大花貓的古怪呢?要求學生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並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孩子們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達到了共識。
3、重視朗讀指導。朗讀教學能較好培養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體現語文課堂具有“語文味”的重要載體。本課教學中,我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多次讓學生品讀,並能透過學生間比較,指導朗讀的語氣與語調,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較好的指導引領作用。朗讀與品味語言結合起來,是語文課堂重要的教學手段。
本節課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我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豐富。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聽名師、專家的課,學習他們課堂評價的語言。
2、對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利用地不夠好,經驗不足,我還要多看書,多學習,多積累。
3、雖然我飽含激情,重視和孩子們的交流,但我想如果我在上課的過程中能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去,也許教學效果會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