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創客思維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創客思維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1、最佳化、再開發教材

要達到最佳的資訊科技教學效果,教師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斷最佳化、二次開發教材,在教學中不要被教材的編排順序所束縛,認識到資訊科技是一種技能、一種工具。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要讓學生涉獵廣闊的知識領域,打破傳統以應用為主的教學局面有利於將學生達到具有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創客,透過將創客思維滲透到課堂內容的開發,有助於學生在技術、科學、數學以及工程學等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例如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可以透過程式演算法設計、Excel電子表格等模組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演算法思維、數學思維;透過小軟體開發、多媒體演示製作作品以及網站建設等模組來培養中學生的工程思維;透過在課堂中引入開源硬體以及機器人等模組教學,全面培養、提升中學生的科學素養;透過在教學中引入影片作品製作、計算機繪畫以及電子報刊設計等培養提升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2、寓教於樂、以玩導學

創客不以盈利為目的,他們就是用科技來“玩”世界,未泯童心在很多創客專案中都有體現,創客們就是以“熱愛”為創造的動力,以玩為創意的起點,對每個人來說,他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創造力總會時不時自動冒出來。追求快樂、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創客也是一種“玩”,所以在中學的資訊科技教學中可以貫徹“以玩導學、寓教於樂”。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尊重、關愛學生,鼓勵、引導幫助學生髮展自身個性、發掘自身潛能以及實現自身價值,只有在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學生才能處在放鬆、自在的狀態,這樣一種狀態無疑有利於創造力的發揮;其次,還需要對學情有深入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才能設計貼閤中學生實際生活,才可以激發中學生創新、創造熱情的教學任務和例項,提供符合中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載體,引入多種多樣的創作素材。中學資訊科技老師應該積極引領學生們體驗創造的樂趣、成功的樂趣以及學習的樂趣,傳遞為自己的興趣而投入全部熱情的價值觀,努力向學生們展現不斷創新的有趣過程。

3、設計抽絲撥繭式的`課堂任務

創客的性格就是追求極致,不滿足,這種內在的性格成為創客創造力的根源,創客們對完美的追求往往無以復加,有種不達目的善不甘休的創勁,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任務時,也應該考慮引領學生追求極致,讓課堂學習任務成為推進式的模式,而不是一步到位的模式。這樣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不斷創新,追求極致的創客思維。設計推進式的課堂學習任務往往要求學生推翻和否定學生已經完成的任務,這是非常殘酷的,學生為了得到更好的成果,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刻苦的鑽研,推到重來,不斷的實驗,經過這樣一種抽絲撥繭式的過程,學生的技能和知識在不經意間得到提升,也更能體驗創新、創造的樂趣,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保持不斷創新的內在動力,形成敢想、敢做、敢否定的創新人格。

4、培養學生合作共享的價值觀

創客具有創造、創新的性格特質,同時也性格各異,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創客們透過合作共享、相互協調,發揮各自的特長,往往能爆發出更大的創新力。創客們樂於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這種分享不以謀求利益為目的,就是一種單純的分享,與知音共鳴。創客文化之所以能夠在全球蓬勃發展就建立在這種簡單分享,合作共享的基礎上的。創客們透過合作共享,吸收別人的研究成果,將創新成果不斷最佳化。在資訊時代,人類知識文明更加容易弘揚和共享,實踐表明,人類的經驗、知識只有在分享、交流中才能被啟用,才能體現更大的價值,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學會分享,懂得從別人那獲取資訊,吸收、借鑑別人的經驗,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少走彎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對學生來說更多是一種技能和知識的獲取和儲存,隨著智慧共享等全新理念在世界的盛行,課堂教學應該轉變為共享、表達和創造,課堂學習不再是個人的競爭學習,而是一種合作共享式的與他人合作的學習。學生的性格各異,學習能力也不同,因此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一定要因材施教,引導展示學生差異,不應該去消滅學生的差異。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可以透過組建學習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合作共享,研究問題、分析資訊以及取得知識。筆者在進行多媒體演示相關教學時,就曾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愛和特長自行組建學習小組,在這樣的一個興趣小組裡,具有美術特長的學生負責圖片素材的製作和畫面風格的把握;故事指令碼的撰寫則由小組中語文素養較高的學生負責;作品的配樂則由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負責,透過組建小組,小組成員各自發揮自己的所長,往往能夠打造出更加成功的作品。在合作小組,小組成員在一個學習共同體中,各個成員在互學互教中學習了多媒體軟體的操作,遇到問題,小組成員各抒己見,為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