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服裝/紡織/皮革

服裝設計美學思考分析與應用論文

服裝設計美學思考分析與應用論文

第1篇:對新形勢下服裝設計與美學分析

一、從服裝起源的發展史看服飾美

(一)實用論

最初的服裝的主要用途是蔽體和禦寒,這是基於人類的最基本需要所產生的觀念。這時候的服裝設計應和人們的基本需求緊密聯絡在一起,應該以保護人類身體不受外部環境和外部因素不受傷害,而不是過分的追尋個性,更應該趨向於實用性和實際性。在現在各行各業不斷髮展的今天,對於服裝的實用性追求仍是很多的社會群體所傾向的,這也是為了滿足各個領域的生產需要,因此儘管時代在變遷,新形勢下的服裝設計還是應該儘可能的滿足人們對於實用性的需求,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去體現服飾美。

(二)地位論

地位論的出現主要是基於人們對於服裝圖案中圖騰的崇拜和追求,帶有圖騰的服裝或是衣物必須受到群體中其他的成員的尊重,同時也是當時候有地位、有威望人的一種象徵,特別是後來的階級社會和剝削社會,很多的服裝設計都在為部分的上層社會服務,而且處於不同地位的人們的穿著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和講究,這既是社會的風氣所致,也和人們的虛榮心和審美情趣有關。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在社會主義社會不斷繁榮的今天,很多人可以透過服裝來判定一個人的職業和社會地位,人們對於服裝的外在美追求更加強烈,服裝設計除了具有實用性之外,還要和個人的生活品味相掛鉤,透過服裝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美和體態美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三)裝扮論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心理需求更趨向多元化,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人類的委婉含蓄更是在異性的面前被充分的顯現出來,人們心理活動的多樣性也激發了他們對於服裝的審美意識不斷增強。人們開始追求美和裝扮,重視服裝特點和服飾美,這種觀念和思想不斷的演變到當代就直接形成了豐富多彩、種類繁多的服裝世界,不僅促進了美學的發展和觀念的更新,同時也滿足了不同地域、不同群體、不同品味的需求。

二、服飾美的美學特徵及審美需求

(一)服飾美的美學特徵

服飾美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也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也就是說服飾美和很多的因素有聯絡,是服裝設計和美學相互結合的一種美。在美學中,對於服裝設計以及服飾美都具有相關的要求或是美學特徵。服飾美的美學特徵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也就是八個字,即得體、合時、適俗、應境,其中得體是服裝設計的基本要求,同時服飾美的體現也應該和空間、時間、環境相互協調、適應。

(二)服飾美的審美要求

常言說:“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服飾美的審美觀點也有很大的差異,只能在差異中尋求找一些比較一致的認識。同時在服飾美的審美過程中,要關注服飾的整體美、內在美、外表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工藝美、時尚美、觀賞美,在追求完美服裝設計的同時要注重服飾的各種美,將美學充分的融入到服裝的設計中去,使得二者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三、飾美創意設計例項

(一)講臺上的教師服飾美

站在講臺上的教師,其主要的職責是利用課堂傳授知識,教書育人。其形象應端莊大方、嚴謹認真、精神飽滿、和藹可親。教師應從言語、姿態、表情多方面表現出教師為人師表的氣質和風度。因此教師服裝造型要襯托出人美、心美、形體美、格調美,要典雅大方自然,款式簡潔明快乾淨利落,與形體成和諧統一。教師服裝的質料應有一定質量,檔次中等偏上,硬軟適度。

(二)最美不過夕陽紅——老年服飾美

由於現代物質生活條件的大大改善,目前我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我國已步入老年社會,老年人數以億計。如此龐大的人群,註定了有廣闊的服裝市場。老年人的生活主題就是休閒,追求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延年益壽。服飾美應從他們的活動方式、活動場所、心理需要等方面去綜合把握。不同性格的老人應該選擇不同的服飾型別,能展示老年服飾美有休閒類服飾美、晨練服飾美、交友服飾美、社交服飾美。

四、結語

古人云“人靠衣裝馬靠鞍裝”,古代的服裝以蔽體、禦寒為主,而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服裝設計已經和美學緊密融合,併成為了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風格的服裝設計所表現出來的美學也不盡相同,選擇不同的服裝所體現的人們的品味、風格也不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同的社會群體對於服裝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追尋美,塑造美,因此新形勢下的服裝設計更應該去適應更多群體的需求,去關注更多的特殊群體。人們需要美,服裝設計體現美,生活中充實美,哪裡有生活,哪裡就需要服飾美。

第2篇:淺析當代服裝設計創意的美學思考

服裝行業在我國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同時在發展中結合我國的歷史文化形成了中國服飾特有的服飾文化和典章制度,進而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審美情趣。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我進入了現代文明社會。在現代西方文明的衝擊下,社會體制的變革直接導致服裝樣式出現顛覆性的變革,服裝設計創意思想觀念也隨之西化,呈現出以西方文化及其審美觀念為主體的審美傾向。社會發展至當代,我國國內文化現狀除政治核心文化以外其他文化仍然呈現出以西方文明及其文化為核心主導的文化現象。藝術審美、設計審美及其生活審美同樣表現出西化現象。

自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思想領域在受國外思潮(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衝擊下,呈現出多元化的審美傾向(西方近現代以來百年間跨度的思潮變革,同一時間進入中國思想領域)。服裝領域在多元化思潮的影響下,服裝設計樣式隨潮流發展呈現多樣化表現。如牛仔褲、夾克衫、蝙蝠衫、圓擺襯衣、露臍裝、低腰褲、鉛筆褲、塹壕服、透視裝、乞丐服等等。諸如此類表現與傳統的.審美情趣看似格格不入,再加之思想觀念不斷變革,一度造成國內消費者對服裝審美的茫然。同時社會發展西方流行趨勢隨網路、時尚雜誌、電視等媒體進入大眾的視線,因此對於服裝設計創意的審美評價也呈現出多元化表現。當代服裝審美是否符合美學形態便成了問題的根源。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當代服裝設計創意審美進行探討。

一.美與當代審美

1.美的定義

美感是人接觸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種感動,是一種賞心悅目、怡情悅性的心理狀態,是人對美的認識、評價與欣賞。美感,是由於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特徵使人產生出的一種快樂感覺。美感,反映的是人的“自我”對客觀事物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需求。人需要客觀事物給自己帶來某些方面的好感,人又根據某種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特徵判斷出了該客觀事物具有給自己帶來所需要的好感的功利價值,該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特徵就會使人產生美感。這就是說,客觀事物對人所表現出的美感,從本質上講,就是人對客觀事物能夠給自己帶來好感所具有的功利價值,透過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在認識層面上的判斷和確認。如,女人對男人表現出的美感,是因為女人在功利價值上能夠滿足男人的在性行為上的主觀需求,這種功利價值透過女人的形態特徵被男人所確認。

在視覺藝術創作方面,傳統美的表現形式則以優美、壯美等,帶有強烈秩序感和規律感的古典審美形式表現。從古典藝術作品到現代設計作品,在審美方面的表現則是嚴格以古典審美形式作為標準。

社會發展到當代,思想領域的意識形態呈多元化發展,審美與價值觀也呈多元化發展。當代的審美形態摒棄了以往的古典審美形態,藝術創作和設計的重心由形式轉向觀念。否定傳統的秩序性的審美成了表現的重點。隱喻、模糊不清、戲謔、嘲諷和否定成了主要的表現形式,因此藝術及設計作品成多元化表現。

二.當代服裝設計創意的美學表現

當代服裝設計創意受國際時尚流向趨勢很大的影響,每年國際五大時尚中心:倫敦、米蘭、巴黎、紐約、東京的時裝釋出會成為全球服裝設計師、時尚媒體、時裝設計院校、影視明星、商業成功人士關注的焦點。而流行趨勢的產生又是當代先鋒文化觀念的表現,受社會思潮的發展而產生。進入現代社會以來西方社會思潮活躍、流派眾多,社會文化觀念呈多元化表現。總的說來表現為現代設計觀念和後現代設計觀念,這兩種設計觀念側重點有較大的區別:現代設計觀念側重形式;而後現代設計觀念側重觀念。現代設計觀念是由表現主義、構成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國際主義等等構成側重造型、形式以及形式構成。而後現代設計觀念最初的產生是針對現代主義設計發展到國際主義的泛化而產生的後現代主義風格設計,後現代主義風格設計以戲謔、嘲諷和否定的態度對現代主義設計發出了思想挑戰,進而將其矛頭指向社會的諸多方面,表現出新裝飾主義、新古典主義、新現實主義、荒誕主義、行為藝術等等流派,側重於思想觀念的表現。形式與觀念的表現重點成了兩大設計觀念的表現重點。在我們國內這兩種觀念錯綜複雜相互交織,沒有明確的界線。在服裝設計創意中兩種思想形態都有所表現,古典與現代的審美情趣都有所表現,其美學表現如下:

1.秩序化的服裝審美表現:

秩序化的審美表現以古典藝術的審美標準和現代設計及藝術的審美標準為基礎,從形式上來看錶現為強烈的秩序感和規律性,其形式變化以形式美法則為核心,視覺表現以唯美的和秩序的形式為主。設計的整體形式變化符合自然發展規律,造型優美、比例協調、結構嚴謹、色彩變化規律而秩序、材質應用視覺效果統一協調。

在服裝設計表現中,外輪廓設計以“A型”、“T型”、“O型”、“X型”、“H型”等傳統造型為主;結構分割設計比例分配協調、符合人體結構功能變化規律;零部件(領子、袖子、口袋等)設計造型變化符合造型規律、比例協調;工藝設計方面符合傳統服裝製作手法,視覺效果以突出服裝的整體性為主;色彩應用設計方面符合色彩變化規律,以統一、變化為原則,色彩的變化在男裝、女裝、童裝、職業裝等方面的表現符合性別、年齡、時間、季節、身份以及穿著場合的需求。面料材質設計注重服裝視覺的統一性,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適性符合人體的生理變化,其審美性和功能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效果統一協調。

2.非秩序化的服裝審美表現:

非秩序化的審美表現主要受非理性哲學觀念的影響,表現的更為側重觀念與情感的表達。其形式多變、視覺效果荒誕離奇、情緒變化豐富。常用誇張、解構的設計手法,視覺效果語義含混、荒誕離奇、支離破碎、層疊多變。設計元素在應用時採取背離傳統秩序美感的方式,側重表現不協調美感。

在服裝設計表現中,外輪廓設計摒棄了傳統的廓形變化,突出區域性誇張造型設計和對服裝人體造型解構型變化;結構分割設計方面,採取否定傳統的比例分配方式和解構處理方法,視覺效果誇張、離奇;工藝設計方面,採取誇張工藝效果的方式,突出工藝手法的裝飾效果;色彩應用設計方面側重表現色彩搭配的變化性因素以及色彩的情緒化表現;面料材質設計方面注重材質的對比,突出表現面料的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的誇張效果。

三、總結

當代的文化現象呈多元化發展表現,大眾審美觀念受文化思潮影響,在服裝審美方面呈現代主義風格的秩序化審美和後現代主義風格非秩序化審美觀念共存的現象。

第3篇:佛教美學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一、佛教美學的主要思想

1、節制、簡單、樸素、寧靜是佛教美學所提倡的一種生活狀態。是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中心的適度消費,也是一種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2、佛教美學重視個體心靈的自由,追求人生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可以透過“了悟”來體驗省察,保持心性不受玷汙,最終達於“心無所住”的無想狀態。對於設計師而言,虛靜空明的心理狀態才能專注深入,對設計有更深層的把握。另外,佛家講輪迴,“種善根”這個命題揭示了美和善的關係。因此,人常修德性就是種善根,如果六根不淨就難成正果。因而,藝術家在發現和創造美的過程中要以善為基礎,使美和善達到統一,同一。只有心存“真、善、美”,才能發現和創造出更加美好的事物。

3、“共生”是佛教思考問題和觀察問題的方式。因此,佛教美學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就是覺悟了的人,以佛為中心就是以人為中心,並且人和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平等的,這也是一種深刻的生命關懷。比如生態設計,環保觀念,以人為本的設計觀等。

4、世間萬物,哪怕微小如塵埃,也是有生命的,其中蘊含著無限的空間。佛教美學中所提及的“空”,並不是指沒有,而是有限和無限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有限的空間裡反而包含著更為無限的世界,有一種無聲、無形、無言之美。比如繪畫中的“留白”,設計中“少即是多”的理念,只有簡到極致,才能最大限度的引發人們的思考,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二、佛教美學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馬可“例外”這個品牌的服裝風格是內心精神的詮釋,表達的是一種信仰和東方哲學的生活方式。“別處生活”系列藉此鼓勵一直為工作忙碌的人們放鬆身心,開啟對別處生活的探尋。就像《金剛經》中的“了悟”,需要人們偶爾抽離繁忙的生活來放空自己的內心,體現了佛教美學中重視個體心靈的自由。本系列的服裝廓形主要以A型和H型為主,簡潔內斂;顏色主要以綠色為主,以偶然出現的暮白色和暖黃色作為點睛,賦予了這一系列溫暖與愜意;工藝上以絲網印花和提花工藝為主,不同的印花工藝為整體設計增添了趣味;面料主要採用了羊毛、絲、棉、絨等,使服裝更加溫暖舒適。

“天意”是樑子公司旗下的原創時裝品牌,更是將佛教美學在其“平和健康美麗”的品牌理念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佛教中說萬物因緣而起,2014年樑子設計的《緣》系列旨在與熱愛自然與生活的朋友分享自己與茛綢結緣二十年來的生態時尚之美。整個系列的面料主要選用了茛綢,這是一種有著泥土顏色的材料且製作工序也不帶一絲汙濁。這一點體現了佛教美學中對本原和本真地追求。圖案主要選取了佛教中蓮花和水波的形態;顏色主要是選用了藍色,象徵著靜謐與純潔;工藝上主要運用了數碼印花和拼接的手法。整個T臺的色彩與服裝相呼應,營造出了一種水天合一,“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

“天意”的服裝風格沒有繁瑣的裝飾和繽紛的色彩,在簡單質樸中傳達出了設計師對生活的深入思考。這種理念也跟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如出一轍。簡約的設計、質樸的材料、寧靜的色彩、精緻的細節都無不傳達出“平和、健康、美麗”的理念。服裝的風格簡潔而不簡單,就像佛教美學所論及的“空”,體現了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中國服裝設計師曾鳳飛的“壁藝”系列,靈感來源於敦煌莫高窟,將敦煌中的一些元素融入了到了精美的禮服之中。都選取了敦煌中“飛天”的形象,並將飛天中的元素提取出來進行解構、重組和排列。主要選取了敦煌牆壁中的色彩,不同明度的棕黃色與黑色交織在一起,彷彿是敦煌壁畫的再現;還運用了不同名明度的藍色,配以橙色點綴,兩種色彩既互補又使得整件服裝和諧統一。整個系列的服裝主要運用了數碼印花和拼接的工藝,衣襟間傳遞出一種神秘靜謐的美。在面料的選擇上,設計師使用了環保健康的“賓霸”面料,體現了低碳環保的時尚理念。整個設計用現代時尚語言來展現出了千年敦煌的魅力,向人們傳達出了一種超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態度,為大家呈現了一個具有佛教美學的色彩紛呈的世界。

三、佛教美學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產生的影響

服裝設計中的佛教美學不管是從形式上(佛教元素和符號的運用)還是內涵上,都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帶給人們視覺上和心理上的衝擊和共鳴。縱觀歷史,佛教服飾作為一種宗教服飾,承載著一種文化,信仰和精神,是神聖的,其中蘊含著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傳統,具有一種崇高美。隨著時代的發展,佛教美學的內涵被提取出來,並運用到了服裝設計的理念中,將服裝——佛教美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

如今,人們在忙碌的工作中越來越注重內心的充裕與寧靜,具有佛教美學的服裝也越來越多的走入人們的生活。比較成功的例子,如三宅一生、例外和天意等服裝品牌。簡潔質樸的設計和原生態面料的運用,使服裝不僅滿足人們對審美的需求,更傳遞出一種生活的哲學。其中,佛教袈裟中的拼接手法,在現在服裝設計中非常流行,多用於色彩的拼接和麵料的拼接。但是對於佛教美學的運用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帶有明顯佛教風格的服裝市場並不大,其中禪服由於棉麻面料比較容易褶皺,因此也只適合居家穿著。另外,對於一些運用了佛教元素的服裝,比如印有佛像和佛教紋飾的服裝,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有些過於誇張的設計還有可能引起一些佛教信仰者的不滿,也不太適合日常穿著。

四、總結

現代服裝設計深受文化傳統的影響。而佛教美學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去。佛教美學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借鑑,因此當代的設計師應在繼承文化精髓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提煉和創新,將佛教美學更好的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在繼承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和豐富的滋養,為當今服裝市場增添更多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