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及其影響》課堂教學反思

《資訊科技及其影響》課堂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資訊科技必修課的第一章的第二節,課程要求學生了解資訊科技的含義及分類,瞭解資訊科技發展的五個階段(語言的產生和應用、文字的發明和使用、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電報電話電視及其他通訊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技術的應用)及資訊科技發展的趨勢,同時,透過學習本課使學生重點掌握資訊科技的應用,並能正確分析資訊科技產生的影響。

由於本節課內容比較多,又比較雜,所以,不可能用一堂課把所有的知識都在課堂上細講,所以,在課程安排上,重難點知識點在課堂上要投入較多時間進行講解,其它的知識有的作為課外作業留給學生課餘時間去學習,有的則一提就過。這樣設計本課,從教學效果來看,能夠較好的完成教材安排的內容,有詳有略、有主有次的教學設計也可使學生減少學習負擔,學習興趣濃厚,不僅加深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將資訊科技的學習與學生的興趣合起來是本節課我重點考慮的問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課堂知識歸納中,我儘量讓學生來總結,讓學生來表現。

其次,我在教學中儘量用一些學生容易接受並感興趣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一開始引入資訊科技時,我用了一個手機求救的案例,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

第三,在教學中我還用了一些起影片來解釋一些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太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解釋資訊科技發展趨勢的智慧化與虛擬化中,我用了三個影片。其中兩個是機器人人工智慧的影片,還是一個是近來非常火的年度大片《20**》中的電腦特技影片,這個影片很容易就讓學生理解了虛擬現實。

第四,我還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辯論的環節,雖然由於學生開展這種活動的經驗太少,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較多,但學生積極性還是非常高,學習效果也比較好。

當然,在實際教學中,還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由於不同班級學生水平不同,導致時間比較難以控制;又比如由於課堂教學內容還是比較滿,所以在學生閱讀、自學的地方還不夠放得開。希望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能進一步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