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課程下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實踐與認識論文
論文關鍵詞:課程改革教材教法實踐
論文摘要:本文在對新課程實施現狀和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現狀分析下,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改革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實踐與認識,對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鑑的思路。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成為中學數學教師每一天都要面臨的問題,作為培養數學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學科教學能力的重要課程――中學數學教材教法,其教學目前尚有不盡人意之處:反映在學生學習上,重視程度不夠,興趣不濃,很多學生甚至認為這門課程學不學一個樣,會寫教案就行;反映在教學效果上,問題突出體現在數學教育實習中,如不會運用數學教育原理指導教學,不會運用一些基本的教學技能等。這種局面不改變,是難以培養出適應快、質量高、教學能力強的未來數學教師的。
一、新課程的實施現狀
新課程的實施現狀主要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中學教師對新課程並不十分認同和理解,部分教師在新課程實施的方式方法上也同樣存在著守舊和不理解的情結,對新課程所要求的內容、範圍等把握不準。很多中學在進行課程實施中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第二、作為學習者的學生對新課程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及教科書都有與以前不同的認識,認為考試評價與新課程理念並不一致。
二、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教學現狀
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教學現狀是不容樂觀的。第一、教材教法的內容相對陳舊和組織不合理是很多師範院校的通病;第二、與高師院校其它課程幾乎一樣的教學方法――講授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掌握現代教學方法會造成負遷移,也失去了教學本身的示範性功能;第三、與實踐的脫節。很多院校已不再組織學生的見習,時間少的可憐的實習多已是形式化,與初等學校的交流幾乎為零,這好比生產播種機的廠家不去調查農戶的需要一樣荒唐。
三、對策
針對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現狀及新課程改革的特點,以及對中學教學數學教材教法的改革經驗,提出對策如下:
1.重視對學生進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滲透是教材教法課改革的關鍵
新課程改革的內容、教學方法、評價建議、教學建議等都是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相應制定的。即新課程理念是指導新課程改革的指標,對於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關係到教材的編寫、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制定等。葉瀾教授曾指出:“具有一定的教育理念,這是新型的重要特徵,也是決定把工作做成工匠型還是專家型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對師範生進行新課程理念的滲透,從新課程產生的背景、研製,以及國外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失敗的教訓與成功的經驗等,新課程標準與我國原教學大綱的區別等。
2.增加現代數學觀點下的中學數學是培養未來型數學教師的基礎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學數學現代化今天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一事實,中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是不會停步的。高師數學系開設哪些課程才能保證具備這樣“現代素質”的未來型教師呢?除常規的教法課的理論與技能課之外,還應增設現代觀點下的中學數學內容。這樣從中學數學基本概念和問題出發,用現代數學的觀點去剖析它們,幫助學生去分析和理解中學數學教材,這樣在現代數學綜合觀點的剖析下初等數學的概念和問題的本質特徵被揭示出來,使得未來的中學不僅能具體感到學習現代數學對中學數學確實有指導,而且能使他們對中學數學教材理解更深刻,來龍去脈看得更清楚,也就更加利於教材的分析,更利於設計的實施。
3.課程內容的改革與中學數學教育實踐密切結合是基本方向
不少數學教育界同仁已發現,學生對教材教法課不感興趣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教學內容在聯絡中學數學教育實際方面的不足、缺乏具體指導意義有直接關係,因為在大學生層次上,學習內容的“有用”與學生學習的興趣往往是統一的。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華爾特(WalterBKalesnik)所指出的:“在大學階段,當職業成為學生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時,各種學科的實用價值就受到懷疑。加強教學內容同中學教育實際的聯絡,使學生切實感到這門學科對他們將來職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是教材教法教學改革的關鍵。更新教學內容,加強理論性,突出實用性是針對這一現狀的關鍵措施。
4.豐富教學方式和方法是改革的突破口
(1)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要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的機會。因此,在教法教學中,應改變豐富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以最佳化教學結構。如對於中學數學教學基本理論中的教學目的、數學原則等學生不易理解或不太熟悉的內容,教師可以採用以精講為主;對於某些關於教學方法的選擇、備課等章節內容,教師可以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關鍵,提出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對照問題自學,然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把握課堂的氣氛和進度,並對所討論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此外,教師還可以適時地提供典型案例或對比案例,師生共同分析、點評該課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商討解決問題的策略。
(2)課內外教學有機結合
教法課程的實踐性,決定了本課程的教學不能侷限於課堂。訓練教學技能是教材教法課程的另一個任務,如果按照經濟與發展組織(OECD)的分類,知識分為編碼化知識(Codifiedknowledge)和隱含經驗類知識(Tacitknowledge)ii,那麼教學技能應屬於難於編碼和度量的隱含經驗類知識,對於這類知識,學習者必須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經過自己的領悟和體驗才能掌握。正如建構主義所認為的,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體驗,而不僅僅是聆聽別人的介紹和講解。因此,我們可以採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方法。一是要讓師範生走出大學,進入中學課堂,親身體驗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二是要請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優秀中學數學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傳授教學經驗和體會,介紹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情況和現代中學數學教師的素質結構。透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瞭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理解新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教育實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5.評價方法的完善是改革順利實施的保證
重視教學評價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大特點,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數學學習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因此,我們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突出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教學評價對於調節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採用閉卷、開卷和微格教學三方面來進行測評。這三方面的有機結合能夠更有效的使考核起到診斷、引導、調控、作用,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素質。同時,對師範生的學習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其在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還要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意識。
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任務,很多好的改革思路在實施時並不能真正落到實處,這與師範院校對教材教法課程的重視程度、學校的教學裝置、教材教法課程的教學理念及學生學習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但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改革是必然而且是真正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葉瀾.建立上海中小學新型師資隊伍決策性研究總報告[J].華東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1).
[2]查有梁.啟發創新教育模式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1999,(10).
[3]季素月,施珏.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0,(3):57.
[4]丁豐朝.對“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4,(3):68.
[5]郝永清.對《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改革的設想[J].泰安師專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3):51
[6]王光明,蘇凡.改革《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實踐與認識[J].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