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西遊記》中的論資排輩

有關《西遊記》中的論資排輩

亂評《西遊記》(系列)

陳宣章陳瓏玥

(二十)《西遊記》中的論資排輩

《西遊記》中論資排輩是很明顯的。

唐僧一行西天取經成正果後,唐僧因“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因“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因“挑擔有功”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和尚因“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因“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被封為八部天龍馬。

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位列四十八佛的第47、48位;淨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位列十五菩薩的第13、14、15位。

唐代楚州地區有個文東塔,供奉旃檀佛。吳承恩認為,旃檀佛應是個了不起的佛,於是在創作《西遊記》時,確定唐僧的佛家封號為旃檀功德佛。旃檀即檀香,古有旃檀樹,用來做佛像。

《大寶積經》和《決定毗尼經》中,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位列三十五佛第19、31位。《三十五佛名禮懺文》中,旃檀吉祥佛、鬥戰勝佛位列三十五佛第20、30位。這比《西遊記》創作早幾百年。《西遊記》以西天取經成正果結束,將十方三世一切佛變成四十八佛、十五菩薩。而把唐僧、孫悟空排在最後兩佛,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排在最後三菩薩,就是後來晚到之意。五人的'次序也是師徒名次順序。

佛教中有八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和二十三菩薩(聖觀音、千手觀音、十一面觀音、如意輪觀、不空絹觀音、馬頭觀音、準提觀音、三十三體觀音、葉衣觀音、大白衣觀音、彌勒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藥上菩薩、藥王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延命菩薩、五大虛空藏菩薩、大隨求菩薩)兩種排列。(如果後者把前10個觀音合併就成十四菩薩)。還有一種說法,加上九蓮菩薩、無邊身菩薩為二十五菩薩。另有已死去的印度名佛教徒馬鳴、龍樹、世親三人,也都被稱為菩薩。所以,淨壇使者菩薩、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都是《西遊記》加出來的。

如從西天取經的功勞大小來說,孫悟空“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比唐僧“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功勞大。豬八戒僅因“挑擔有功”,“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就排在“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的沙和尚之前,其原因:原來在天庭,豬八戒是天蓬元帥,沙和尚是捲簾大將。觀音安排唐僧收徒時,豬八戒在沙和尚之前。白龍馬原來僅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子,雖然唐僧在收孫悟空後就收了白龍馬,但只是個“腳力”,不是“徒弟”,所以只能排在沙和尚後面。因此,排位在西天取經以前早就“論資排輩”定好了的。

《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僅僅是佛祖旨意的執行者。而佛經《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觀音本已修成正果,成就佛道,名號“正法明如來”。既然已成佛,為什麼又退歸菩薩位呢?因為他具有無比大願力,要度脫一切苦難眾生,所以倒駕慈航,自願迴歸菩薩位,來救苦救難。釋迦牟尼佛在《觀音三昧經》中說:“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觀音本來是佛,釋迦牟尼是他的一位苦行弟子。後來釋迦牟尼成了佛,他卻成為釋迦牟尼的脅士,來這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還在極樂世界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成為阿彌陀佛的脅士,幫助阿彌陀佛來娑婆世界以及其他任何佛世界度眾生,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國。這些與《西遊記》的“論資排輩”是不同的。

《西遊記》中,始終宣揚“論資排輩”,這是規矩,不可越雷池半步。否則,就會被嚴厲懲處。孫悟空就是典型:“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徵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你看:孫悟空“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餘多。”孫悟空自述:“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於此處。前者有個觀音菩薩,領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勸我再莫行兇,歸依佛法,盡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後自有好處。故此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願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所謂“誑上之罪”,就是大鬧天宮,大大違反“論資排輩”的規矩。

孔孟之道也宣揚“論資排輩”,而更多的是宣揚“克己復禮”,遵守周禮。這是從不同角度來進行“論資排輩”。而《西遊記》中的“論資排輩”更為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