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速率課後反思
本節課為典型的概念理論教學,課程設計以體現教材編寫意圖為根本,努力營造“新課標化學課堂教學”研究氛圍。對化學反應速率內容的教學,遵循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透過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在完成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找到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並形成“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本節課的設計遵循“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充分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從實施後的情況來看,有以下一些特點:
1.來源於教材但不拘泥於教材
透過對人教版和魯科版教材反覆研讀,在儘量吸取兩版教材特色的基礎上,將這部分內容適當進行整合,把與生活聯絡密切的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提前,而將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後置。這樣處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順序,有助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建構。
此外,在深廣度上掌握的比較適度,比如得出影響因素的個數比教材中要多,而各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是加快還是減慢)、如何用有效碰撞理論進行解釋、以及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等,都是選修教材的內容,在此沒有,也不宜深入展開。
2.注重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的聯絡
精心創設情境,啟發學生關注生活,從生活經驗或對身邊事物的觀察中獲取化學知識。課題一開始,展示出“巴氏牛奶”包裝袋上標註的各相關溫度下牛奶保質的期限,引入化學反應快慢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事例取材於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課堂啟發效果。在認識到化學反應有快慢之分後,引導學生去體會,除了伴隨著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以外,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的快慢程度)研究化學反應。然後選取了三個典型實驗(製取氣體的實驗,便於觀察反應進行的快慢),讓學生經過預測並設計和進行探究實驗,找到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最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初步分析和解釋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合理設定探究實驗的開放度
開放環節主要設定在預測和透過探究實驗尋找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人教版教材中研究了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本節課在設計時適當做了擴充,透過精心挑選的幾個實驗,學生還順利找到了濃度、固體表面積、物質本身性質等因素。由於預先考慮到學生可能對於多反應、多因素的實驗設計上存在比較大的困難,因此,限定每小組只針對一個反應展開研究,然後透過組間的交流與討論最終獲得多反應、多因素的綜合結論。從實施後的效果來看,合理控制開放度是有必要的',避免了學生出現手忙腳亂的場景。
4.取得了較好的實效性
本節課的教學,不僅承載了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向學生滲透“方法”。例如,進一步熟悉了開展探究活動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明確探究目的、根據已有經驗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進行猜測、設計實驗方案、開展探究實驗、記錄實驗現象並由此得出結論。在學生對實驗的分析以及組間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有意識的讓學生體會到一些科學方法在探究實驗中的重要性。例如,實驗方案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進行設計,即針對一個化學反應,討論不同因素的影響(每個小組內部完成),或者研究某一個因素對不同化學反應的影響(透過組間交流得到,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證據意識:不能僅從一個反應得到結論);還有一些具體的實驗方法,如:定性觀察的方法、對比實驗的方法和控制變數的方法。
5.存在的問題
先研究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再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符合從感性到理性、從定性到定量的認知規律,但二者之間如何過渡才能更自然、更順暢,這個問題在本節課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由於課時所限,對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剖析也不夠深入。(關於“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剖析,海淀中關村中學劉新宇老師的課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