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探析論文

關於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探析論文

論文摘要:中國現代高等藝術教育在模仿西方學院派藝術教育模式的過程中,重視技術、輕視藝術思想的教育觀念逐漸成為主流,人文教育的缺乏不利於文化多樣性保護與本土文化的傳承。作為審美教育,藝術教育應該尊重美育規律,實現藝術教育的階段性發展,高等藝術教育更應該注重藝術素質和審美情感的培養;面對全球化語境與本土意識的二元對立與衝突,堅持文化多樣性,才是本土文化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藝術教育的發展之路。

論文關鍵詞:藝術教育文化多樣性本土化素質教育美育

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道德、藝術、科學作為人類文化的三大支柱共同支撐起人類文化的大廈。科學首先指自然科學,科學致力於揭示自然真相,對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觀察或研究,因此其目的在於“求真”;道德用以協調社會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共存關係,其目的是“求善”;藝術則是人類活動的最高階表達方式,著名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認為,“直接得到快樂,是藝術活動的特性。”因此藝術的目的在於“求美”。從詞源上看,英文Culture(文化)來自於Cultivate(培養),漢語“文化”二字最初則指人受教育的程度。因此,教育成為人類文化記憶與傳承發展的重要方式,同時,教育也是文化發展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教育包含道德教育、藝術教育和科學教育等多個方面,藝術教育在藝術“求美”的目的下成為美育。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是情感教育,而情感關乎道德。從社會整體來看,藝術教育可以提升個體的道德素養,而人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透過文化,人們之間相互聯絡、溝通,繼而實現社會的和諧;創造性是藝術的生命,從受教育者個人來看,藝術教育可以培養開發個體的創造能力,透過社會這個平臺進行表達和交流,繼而促進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因此,藝術教育在道德建設、科學發展上有著重要意義,但是面對全球化壓力所做出的民族認同反應以及新型媒體科技使藝術傳播手段的改變,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亟待改革。

一、藝術教育現狀分析

當今時代,西方現代化工業文明的迅速擴充套件,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造成了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蝕,物質消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急劇改變,導致許多民族的本土文化傳統發生急劇消亡和改變。而本土文化是民族身份的識別標識,構成了人類多樣性的文化生態鏈條。但是,在全球化背景和西方文化的戰略攻勢中,文化土壤發生變異,加之人文教育在藝術教育中的長期短缺,中國文化民族性的生態困境以及消解危機也同樣顯露於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中。表現在藝術教育上則是“重洋輕土”,使得一些受教育者對本土文化和民族藝術形式感到嚴重的生疏,歷史文脈失去傳承,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年輕一代甚至教育工作者審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西化。這一切都對本土文化的傳承造成了極為嚴峻的現實困難。大學作為教育這一智慧、知識、資訊基地,首先應對代表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義和價值有確切的認識,加強本土文化基因的認知,承擔起歷史所賦予的責任,充分發揮大學保護、傳承本土文化的作用。

從開創中國教育先河的孔子時代至20世紀初期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教育始終注重的是道德教育,透過道德教育將藝術的“求美”、科學的“求真”貫穿於人的生命歷程。由此看出,中國的藝術教育始終與道德教育密不可分,並形成不同於西方的中國本土文化,這種教育從古至今以至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20世紀初期,隨著西方教育理念進入中國,藝術教育和科學教育從道德教育中獨立出來,豐富了中國現代教育體系。而在模仿西方學院派藝術教育模式的過程中,中國藝術教育選擇了以寫實主義為主流的形式而拋棄了傳統的融道德精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培養模式,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前蘇聯藝術教育模式的移植,重視技術輕視藝術思想的藝術教育逐漸成為主流。這一點從高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和藝術學科教學就可見一斑,體現考生文化素質的“文化課”分數較其他學科考生可以低很多,只要素描、色彩等繪畫技法過關就可以輕鬆考入大學。而進入大學後,一些學生如同“匠人”一樣還是在重複模仿所謂大師的筆法、形態,這種過分強調技術理性、組織紀律的教育方式,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學生的作品儘管符合所謂的“形式美法則”,但內容是蒼白空洞的,更不會成為流傳百世的藝術作品。這與藝術教育傳承傳統文化、創造新文化的初衷是不相適應的。

二、尊重美育規律,實現階段性發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的規律。美育的發展成熟一般需要歷經三個階段:藝術技術教育——藝術素質教育——審美情感教育。儘管三個階段是密不可分、相互交織的整體,但是對於藝術教育完整的體系來說,每個階段又有其不同的培養目標。藝術技術教育可以看做藝術素質培養的基礎階段,這裡所說的技術即藝術表現技巧,之於視覺藝術,藝術技術可以看做是造型能力的培養,即對形狀、色彩的把握能力培養,沒有技術的訓練和培養,藝術思想就不能表現出來,就無法與社會形成交流溝通,就無法成為文化,因為文化是群體或者民族整體生活方式的表現,而非個體主觀臆想。這個階段的教育比照中國整體教育體系應該在基礎教育階段(即中小學教育)得以實現,而高等教育更應該注重藝術素質教育和審美情感教育。所謂藝術素質,是藝術能力和藝術涵養的統一,藝術能力即藝術技術,雖然高等教育階段還需要強化藝術技術,但是已經不是高等藝術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藝術涵養包括藝術經驗、藝術認識,以及對各類藝術特性的瞭解和掌握,是內在的精神品質。藝術涵養可以透過藝術教育得到提高,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文化,與文化母體的傳統、道德、行為方式緊密相聯。因此,藝術教育不能脫離藝術賴以生存的母體文化。透過藝術教育,讓受教育者感受母體文化的美,並內化於心,而不僅僅是唯技術論,只做膚淺的表面裝飾。如北宋畫家郭熙所說,“人之啼笑情狀,物之尖斜偃側,自然佈列於心中,不覺見之於筆下。”“見之於筆下”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是審美情感教育的最高階表達形式,是美育的終極要義,藝術創作形成作品,作品是特有的文化身份識別符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就美育發展的三個階段來說,中國藝術教育甚至高等藝術教育大都還停留在藝術技術教育階段,這遠遠滯後於傳承、發展人類文化的高等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

隨著我國教育觀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藝術教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僅有技法和表象形式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應該從文化現象或者說人文素質的高度來整體認識藝術,才是對藝術素質教育的全面認識。作為藝術的整體,文化是藝術的核心,形式只是其外在表象,因此透過藝術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本土文化的優質基因,才能創造出鮮活的藝術形象,才能實現本土文化傳承和發展,才能在全球多元文化的生態圈內生存。

三、尊重本土文化,堅持文化多樣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波助瀾,加之“文化天生具有一種開放和流動的性質”,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侵蝕覆蓋,西方文化成為一種“標準文化”,在世界各地肆意傳播,這引起了人們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幸運的是,全球一體化浪潮的衝擊反而促使保持文化多樣性的問題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藝術教育領域,不同國家與民族的研究者們已開始了深刻地思考,甚至把如何在教育中捍衛與傳承本土文化作為神聖的學術使命。人們開始把注意力轉向自己的文化,堅持本土文化價值觀,把文化作為確定自我身份的一種手段和力量源泉。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其物質和精神上的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歷史矇昧時期,每一個社會都要尊重自己的傳統。一個民族必須瞭解自己的價值系統、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對於各民族成員認識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關重要。所謂交流不僅是指日常生活,更是指關乎民族生存發展的藝術教育。當受教育者透過藝術教育深入瞭解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之後,才能發掘那些具有普遍人性價值的藝術元素,並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

民族認同是對全球化壓力的正常的、健康的反應。但是,尊重本土文化,並不意味著排斥外來文化,面對全球語境與本土意識的二元對立與衝突,單純依靠維護傳統也是無法保持自己文化身份和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應該根據自身的歷史特點和現實要求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批判地吸收外來文化,努力改造外來文化,從而使外來文化帶上自身民族歷史和現實發展的特徵,即創造性地接受、吸納和改造外來藝術形式使之為我所有、為我所用。同時,同生物多樣性一樣,要以包容、理解的態度去了解不同種族、不同區域的文化特色。堅持文化多樣性,是本土文化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藝術教育的發展之路。

結語

21世紀世界經濟更加趨向一體化,但文化恰恰需要多樣性,傳承本土文化是文化多樣性得以存在的基礎。中國本土藝術已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歷程,成為一種文化遺存,在資訊社會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何保持這種旺盛的生命力,如何使本土文化血脈代代相傳,如何在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習與生活經驗教育的同時,將本土文化鐫刻在其心靈深處,就是藝術教育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要解決好這樣的問題,就應該尊重藝術教育的發展規律,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堅持文化多樣性,構建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和諧文化生態環境,實現藝術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