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探究論文
摘要:藝術教育的啟蒙要從小做起,在幼兒身心發展的不成熟的階段,正確地引導幼兒的藝術發展,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藝術生命的生長,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生活化,將幼兒生活和藝術教育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促進幼兒藝術的整體進步,形成全面和諧的素質發展。本文以生活化概述為出發點,分析當前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存在的缺陷,論述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作用,從而進一步闡述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途徑,將藝術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得教育更加自然,從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幼兒;藝術教育;生活
幼兒對藝術有天生的興趣和愛好,它也是幼兒表露和宣洩情感、體驗和感受世界美好的重要方式。讓幼兒從小就接觸優美的事物,能激發幼兒對這個世界美好的想象,將藝術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也能讓幼兒透過不一樣的學習形式,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自然化、真實化,增添生活中的色彩,藝術教育生活化能進一步靠近幼兒的生活,幼兒能選擇感興趣的事物,開拓幼兒的經驗與視野,也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1當前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存在的缺陷
1.1幼兒園藝術活動教學形式單一
在藝術教育中主要是讓幼兒體驗到生活的美,激發幼兒感受美、發現美,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自由表達和創造快樂。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先採用示範的形式教導幼兒的繪畫技巧與韻律動作,通常以幼兒模仿教師的作品為主,單一的教學形式不利於幼兒創新思維的開發,忽略幼兒自身的創造性,不給足兒童思考和創編時間,很急地完成自己的教學安排,執著於二十多分鐘要把活動結束的念頭。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一句一句地教唱幼兒歌曲,一遍遍地做著示範動作,很少允許幼兒的自由發揮,這般藝術活動永遠只是表面地尊重兒童,表面地給予它們思考與創造。
1.2藝術教育場合固定
幼兒天生就喜歡藝術,喜歡自由地歌唱與舞蹈,我們也明白只有兒童從中獲得快樂和愉悅的體驗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兒童的需要。可是如今的幼兒藝術教育的場合僅僅停留在幼兒園的室內場所,出於種種原因的考慮,把幼兒關在室內,理所應當地認為在保護它們。大自然為我們提供豐富的音樂教育資源,下雨的聲音,鳥叫的聲音,花開的美麗,多種多樣的顏色,大自然等待著幼兒去冒險。我們卻一直試圖忽略大自然這個最佳的教育場所。“教師的重要作用是要引導幼兒在大自然中用心去發現,去聆聽,去模仿和學習。”①利用自然資源,在大自然中傾聽與舞動,遠比讓他們規規矩矩地坐在教室死板地學習藝術要快樂得多。幼兒園藝術活動,應該帶幼兒勇敢地走出封閉固定的教室,走進大自然中,讓幼兒去發現與探索,去傾聽最讓人著迷的真實聲音。
1.3藝術訓練的重複性
幼兒園的接待活動、表演活動、集體舞比賽均是幼兒展示的機會,這已成為幼兒園的常態,從幼兒園角度出發,節目質量代表了幼兒園的形象,家長則認為節目能夠展現自己的孩子,教師與孩子卻是這見怪不怪現象下的“受難者”。以“六一”為例,如“六一”演變成一個讓幼兒受難的日子,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教師害怕“六一”的到來,從節目的開始到完成耗費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幼兒更是“叫苦不迭”,因為要演出,訓練自然少不了,教師會用大量時間排節目,甚至犧牲幼兒正常的遊戲時間,重複訓練使得幼兒特別苦惱,幼兒跳一次兩次還有興趣,每天都在訓練只會造成它們的反感,有些幼兒甚至會說出:“我不想跳舞,我不想上幼兒園……”幼師也知道幼兒的反感情緒,可為了更多的所謂“榮譽”,不得不加快訓練的步伐。重複的藝術訓練,首先喪失了幼兒對藝術的興趣,較多的藝術技巧的培養更加阻止了幼兒對藝術的嚮往。邊霞提出:“面向所有兒童的.藝術教育中,……它們主要應作為幫助兒童保持活動興趣和進行創造的階段。”②幼兒園藝術教育應該保持著幼兒對藝術的熱愛,重複不變的藝術訓練對幼兒審美素質的培養好處甚微,不但無法提高藝術素養,且造成幼兒對藝術的抵制。
2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作用
2.1激發幼兒的生活情趣
“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應利用幼兒生活中的各種資源,有意識進行藝術教育,使生活環境成為幼兒學習藝術的重要途徑。”③尊重幼兒的興趣,觀察他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注意的事物,引導它們的興趣發展,而不是強制要求它們去學特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的興趣在童年階段隨意生長,讓它們自己去感受自然的美,在生活中發現美。2.2讓幼兒更加熱愛藝術陳鶴琴先生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提出“使兒童生活在音樂之中”,把音樂寓於兒童的生活之中,使兒童生活音樂化,使兒童生活與音樂緊密聯絡起來。“孩子需要的是一種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氛圍,孩子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作為一個極富生命力的個體,透過積極地模仿,加入到這個藝術環境中去。”④幼兒喜歡與藝術一起生活,模仿是幼兒的後天習得的能力,有些幼兒認為簡單隨意的蹦跳更能帶動其情緒,把藝術活動上升到一個強制執行的地步,幼兒反而覺得壓抑、厭倦,甚至出現迴避的行為。
2.3使藝術教育更有意義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來自生活,教育只有透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併成為教育,從生活中尋找藝術教育的契機,對幼兒進行更好的藝術教育,天然的教育元素適宜幼兒身心發展,藝術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在這其中幫助幼兒理解藝術中表達的內容,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增加幼兒的審美情趣,讓幼兒體會到藝術帶來的快樂。
3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途徑
3.1生活活動藝術化
生活活動藝術化可以是要在幼兒生活中加入音樂的元素,將藝術融於生活,從生活中教導幼兒藝術,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過早地接觸理性方面的知識反而不利於幼兒的全面性的發展,而一些聽輕音樂等方式有利於開發幼兒的潛能。如今幼兒大部分的生活都在幼兒園內,幼兒一日生活包括學習、吃飯、休息、以及玩耍的時間,在這些時段中幼兒園內可以播放悅耳動聽的兒歌,可以將午睡的鬧鐘聲換成音樂,讓幼兒在音樂中被喚醒,從音樂的美妙中醒來能讓幼兒有著良好的心情,同時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魅力。⑤在玩耍的活動安排中可以增加音樂的小遊戲,比如說丟手絹、音樂問答遊戲等等,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藝術感,從而開發幼兒對於音樂的潛力,激發幼兒的想象,提高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提高藝術素質。
3.2幼兒園美術活動真實化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也是幼兒探索藝術世界的重要手段,要使得美術活動變得更加真實化,要增加幼兒的實踐機會,讓幼兒將自己內心中的感興趣的事物在畫紙上變為現實。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啟發幼兒的作用,要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在教學的方法和內容中要抓住幼兒喜歡的事物,比如說幼兒喜歡玩,在繪畫之前可以帶領幼兒先參加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觀察身邊的事物,將幼兒帶到植物園或者動物園,讓幼兒細心觀察周邊的植物和動物,然後回到幼兒園之後則讓幼兒結合自身的想象將內心中的植物園或者動物園描繪出來,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同時也發展幼兒動手能力,使幼兒接觸簡單的美術技能,最終提高幼兒的藝術綜合的素質。要實現美術活動的真實化,則要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關注現實中存在於幼兒周圍的事物。受到思維形式、教師示範等多方面的影響,目前幼兒的創作容易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蘇霍姆林曾提出:“兒童的創作是鮮明揭示每個孩子個人獨特性的一種自我顯示和自我肯定。這種獨特性不可能用大家都必須遵循的某種統一法則去概括。”⑥不過多地干預幼兒的創作,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自身的繪畫中,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幼兒的創作值得以全方位的接納,應該學會嘗試理解幼兒的作品,幼兒在創作中,會把重要的事物放大或放置中心,雖然看起來不合理,但擁有著幼兒豐富的內心世界。切記用成人的眼光去評價幼兒的創作,不要過於關注紙張是否乾淨,畫面是否好看、大小是否合理,形象是否逼真,成人應該學會保護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3.3幼兒園音樂活動簡易化
在幼兒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要將音樂滲透到一日活動中,讓音樂活動變得更加簡易,在教育中主要以遊戲為基本的活動。“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注重關注個體之間的差異,保護它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激發它們的創造性思維,因材施教,保護幼兒的藝術天性,促使每個幼兒不同的個性發展。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緊密地聯絡幼兒的生活,啟迪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引發幼兒心靈上的共鳴,教學中採取簡單具有節奏感的音樂,以清唱的方式配合拍手法,從慢節奏慢慢地走向快節奏,帶動幼兒的情緒,從而激發幼兒內心潛在的音樂感受。隨著幼兒藝術教育的發展,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郭元祥曾提出,“生活彌補了制度化教育的不足,賦予制度化教育更廣闊的背景和原動力”。⑦我們應該加強幼兒對藝術的理解,形成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的價值,不斷地開發幼兒的藝術潛能,培養幼兒的藝術感知能力,讓幼兒產生對藝術的追求,培養幼兒大膽的想象能力,敢於創造的精神,增強幼兒的藝術鑑賞能力。我們應該更加尊重幼兒,讓生活化的藝術真正進入幼兒世界,讓幼兒享受藝術的魅力,從而在愉悅和欣喜中快樂全面地發展。
註釋:
①張衛民,陳金平.芻議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1(35):84.
②邊霞.兒童藝術與教育[M].蘇州.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5:161.
③王援.淺談幼兒藝術教育綜合實施的策略[J].科技教育創新,2007(10):228.
④張衛民,江城.芻議幼兒藝術與幼兒生命的律動[J].基礎教育研究,2009.9:55.
⑤曹薈.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5(17):158.
⑥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先給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60.
⑦郭元祥.生活與教育——迴歸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M].武漢:華中大學出版社,2002.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