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西藥師藥學專業知識的總結
一、藥物與藥物命名
(一)藥物來源與分類
藥物主要包括化學合成藥物、來源於天然產物的藥物和生物技術藥物。
(二)藥物的結構與命名
藥物的名稱包括藥物的通用名、化學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稱為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INN)。
二、藥物劑型與製劑
(一)藥物劑型與輔料
1、製劑與劑型的概念
劑型:適合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或預防的需要而製備的不同給藥形式,稱為藥物劑型,簡稱劑型,如片劑、膠囊劑、注射劑等。
製劑:將原料藥物按照某種劑型製成一定規格並具有一定質量標準的具體品種,簡稱制劑。製劑名=藥物通用名+劑型名,如維生素C片、阿莫西林膠囊、魚肝油膠丸等。
2、劑型的分類
分類方式具體劑型形態學液體劑型、氣體劑型、固體劑型、半固體劑型給藥途徑:1胃腸道給藥劑型:散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溶液劑、乳劑、混懸劑。2非經胃腸道給藥劑型:注射、面板、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腸、陰道和尿道。分散系統真溶液、乳劑、混懸液、氣體分散、固體分散、微粒製法不常用,如浸出、無菌作用時間速釋、普通和緩控釋。
3、藥用輔料
藥用輔料的作用:賦型、使製備過程順利進行、提高藥物穩定性、提高藥物療效、降低藥物毒副作用、調節藥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藥的順應性。
藥用輔料的分類:分類方式具體輔料來源天然物質、半合成物質和全合成物質作用用途60餘種,如溶劑、助溶劑、崩解劑、潤滑劑等給藥途徑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經皮或區域性給藥用、經鼻或口腔吸入給藥用和眼部給藥用等
(二)藥物穩定性及藥品有效期
1、藥物製劑穩定性變化
穩定性變化具體變化方式化學水解、氧化、還原、光解、異構化、聚合、脫羧物理顆粒結塊、結晶生長,乳劑的分層、破裂,膠體制劑的老化,片劑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變生物藥物的酶敗分解變質
2、影響藥物製劑穩定性的因素
影響因素具體內容處方因素pH、廣義酸鹼催化、溶劑、離子強度、表面活性劑、基質或賦形劑外界因素溫度、光線、空氣(氧)、金屬離子、溼度和水分、包裝材料。
3、藥物製劑穩定化方法
控制溫度、調節pH、改變溶劑、控制水分及溼度、遮光、驅逐氧氣、加入抗氧劑或金屬離子絡合劑、改進劑型或生產工藝、製備穩定的衍生物、加入乾燥劑及改善包裝。
4、藥品有效期:對於藥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時間,稱為十分之一衰期,記作t0.9.
(三)藥物製劑配伍變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變化的型別
配伍變化具體變化方式物理溶解度改變;吸溼、潮解、液化與結塊;粒徑或分散狀態的改變化學渾濁或沉澱;變色;產氣;爆炸;產生有毒物質;分解破壞、療效下降藥理協同作用;拮抗作用;增加毒副作用
2、注射液的配伍變化
注射劑配伍變化的主要原因:溶劑組成改變、PH值改變、緩衝劑、離子作用、直接反應、鹽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順序、反應時間、氧與二氧化碳的影響、光敏感性、成分的純度。
(四)藥品的包裝與貯存
藥品包裝的`分類
分類方式具體包裝形式使用方式I、Ⅱ、Ⅲ三類形狀容器、片材、袋、塞、蓋材料金屬、玻璃、塑膠、橡膠及上述成分的組合
三、藥學專業知識
1、藥物化學專業知識:主要研究化學藥物的化學結構特徵、與此相聯絡的理化性質、穩定性狀況,藥物進入體內後的生物效應、毒副作用及藥物進入體內的生物轉化等化學-生物學內容。
2、藥劑學專業知識:主要研究基本理論、處方設計、製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應用等5個方面的內容。
3、藥理學專業知識:主要研究藥物的作用、作用機制及藥物在體內的動態變化規律。
4、藥物分析學專業知識:主要研究化學藥物的結構確認、質量研究與穩定性評價,藥品的質量控制方法研究與標準制定,體內藥物的檢測方法研究與濃度監測及資料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