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滑輪》說課設計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通報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一章第四節《滑輪》。說課的過程包括:一、說教材,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三、說教學過程,四、說作業,五、說板書五部分。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各自的優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槓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於阻力臂二倍的槓桿,並用槓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槓桿聯絡在一起。最後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優點的滑輪組。
經過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學生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
②能區分定滑輪與動滑輪,會用槓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①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②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③培養學生透過實驗現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實驗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②透過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學生樂於探索並善於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
根據《滑輪》一課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學生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為主的多邊法教學。透過觀察、實驗和看電腦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①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②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③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
④鞏固與提高相統一的原則。
⑤具體和抽象相統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節: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學生學習這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輪、動滑輪的用法,學生實驗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學生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並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透過觀察實驗和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