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的評課稿
王錚老師執教的《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整節課教者對語文課如何落實新課改的理念,貫徹閱讀實驗達標精神,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了充分地展示。具體表現如下:
一、對文字的處理,以人格化的語言呈現在師生面前
語文閱讀教學,是師生與文字的對話過程,教著把握住這一點,在學習整篇文章時,始終是以地球母親向我們述說為線索,來體悟文字的。這樣處理,使學生與文字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變成一位母親的述說,人格化的語言,人性化的處理,勢必會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衝動,使學生深刻領悟文章的內涵,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也是這節課最鮮明的特點之一。
二、挖掘文字內在的情感,展現給學生人文的關懷
《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文字樸實自然,寫了較多地球資源豐富的內容,學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後的情感所感染。王老師的教學設計,首先是讓學生反覆地朗讀課文,進行地球樣子的想象描述,讓學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麗,和藹可親。使學生始終沉浸在對地球真摯的'愛這種美好的情感之中。透過看圖片、談感受,感受地球的可愛,並且為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地球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後,話題一轉,他在宇宙中卻很渺小,同時又遭受人類無情的破壞,這樣,學生真正體會到地球外表的可愛,內涵的豐富,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深入挖掘語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讓學生沉浸在語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這也是語文教學的真諦。
三、自讀自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王老師在這方面處理的很好。《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是一篇說明性文章,它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同時又告誡人們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這與人們息息相關的事情,學生很感興趣,聯絡實際,教師安排學生收集相關資料,把收集的資料在課堂上交流、彙報,當然,這也是在學生讀文感知文字內容,又放手讓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四、以情促讀,讀中感悟,加強讀書方法指導
王老師在教授本課時,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充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比如: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這句話,學生在瞭解地球如此美麗、壯觀之後,產生了強烈的對地球熱愛之情。而後,深情地讀出這句話。在講地球資源有限這部分時,教師加強了朗讀指導,使學生強烈的意識到地球的可愛和保護地球的迫切。
王老師執教的這節課,如果在學生對文字理解不是很透徹時,適時增加學生討論、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文字,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幾個突出特點進行的評述,評的不合理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