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600字
“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艾德勒範多倫所著《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激起了我的共鳴。
和很多同事一樣,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主動閱讀意識,以至於幾天不閱讀,會有腦中空空的感覺,或許這就是我們的心智失去了活力吧。
我曾經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一次快樂的寫作。那就是4000多字的“我的閱讀史”。我的閱讀始於6歲,主要看小人書、童話故事書,到如今工作21載,囫圇吞棗地看過不少的學書、哲學書、歷史書、科學書,卻從沒有認真思考過“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命題。自己慣常的做法,多是率性閱讀,讀《曹雪芹傳》、《楂樹之戀》、《你往何處去》、《兄弟》、《思維的樂趣》、《古爐》、《人生》,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對於相對專業的教育、心理、哲學書,就會拿根鉛筆,描描畫畫,抄寫幾句自認為有感悟的話,甚至寫幾句偶感“想起了……”,有時還會畫個笑臉或哭臉。如果要尋找持續的強烈的讀書興趣點,至少在10年內,我最鍾情的是兒童學,尤其青睞童話和兒童小說,對這類充滿想象力和童趣的字照單全收,這應該影響我當前兒童觀的最肥沃的土壤。
2008年前後,我曾被自卑的情緒困擾,聽身邊的老師、同學談到經典的教育或哲學書籍和作者,如數家珍啊,而我如墜霧裡雲中。除了蘇霍姆林斯基、劉默耕、路培琦(後兩位是小學科學教育專家),我哪裡讀過杜威、盧梭、洛克、杜魯姆、範梅南、蒙臺梭利,只有多買,多讀,完全是惡補狀態,那一段時期,瀏覽的書是前些年的N倍。
當時也經常“潛入”教育學院的教室裡,旁聽京內外的校長論壇、研究生沙龍、教授授,特別是聽肖川、朱旭東等教授們點評學校發展中的問題時,我真像是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邊聽邊記邊思考。喜歡看石中英先生的《教育哲學》和《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不僅僅是書中的內容,更是因為石中英先生的幾年小學教師經歷,他的書序中認為那是一筆無價的財富,而我不正擁有這這份財富嗎?把讀書和現實適當的結合起,我的自卑情緒開始緩解。不過,仍舊佩服那些接受過研究方法培訓的學生們,他們的研究態度極其嚴謹,我也養成了引用別人的話一定要註明出處的習慣。
對照這本暢銷的閱讀指南書,我最佩服兩點。
一個是作者提到的閱讀層次。尤其是對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的闡釋。曾經,我為了寫論的獻綜述,大量閱讀關於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書、,後縮小範圍,針對角色認同的'和書。其間,確立過讀關於兒童觀的書,樹立了一個觀點,“為人師,樹立科學的學生觀是教育觀的核心”。後,讀管理類書籍,喜歡上了德魯克的摻雜著部分教育理論思想的實用書。比方說讀班級管理方面的書,既要看理論性的,也要看實用性的,像班華、王曉春、李鎮西、魏書生、鄭立平等老師的書,兩者兼而有之。更多的是親身體驗型的班主任書籍如《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翻看,偶有所感。
另一個是主動閱讀的基礎,要提出四個基本問題。分別是,
“就整體說,這本書談些什麼?”說的是什麼樣的主題,
“細部上,這本書談些什麼,怎麼說的?”意思是要我們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
“此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說的是你要主動評價書中觀點,
“此書和你的關係?”這就是讓你嘗試應用此書了,你會如何把書中觀點和自己觀點建立關聯,你會如何試用書中的實用方法,你會如何把此書介紹給他人。
這四個問題,也是新華社鹿永建先生推介的讀書小組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用這樣的態度和方法讀書,相信沒有吃不透的書。
當然,也贊同書中一個觀點,“有許多書只能當作娛樂消遣或接收資訊用。事實上,你根本用不著對這些書做分析閱讀。掃描一下便夠了”,多選擇經典去閱讀,多讀原著,而不是什麼都照單全收,畢竟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一起閱讀一本經典,主講人會辛苦一些,也當之無愧地是最大的受益者。新一輪工作室的讀書活動在崔平川以《跟孔子學做老師》交流中開啟,8月8日晚上曹團團老師以個人獨特的風格演繹著對蘇霍姆林斯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