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雲房子》一課有感範文
聽完老師執教的《雲房子》之後,我的心久久沉浸在那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回想起來竟沒有明顯的教學環節之感,而是整堂課都如行雲流水般渾然天成,讓人彷彿沐浴在綠柳鶯啼的春風中。事後,我反覆琢磨教案及聽課實錄,發現是教師的認同情感營造了一個安全、民主的環境,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雲房子》是一篇極符合兒童心理、想象豐富,語言富有童趣的文章,深受兒童喜愛,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活動、思維空間,應該鼓勵他們大膽想象、踴躍練說、適當表演,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楊老師的.課充分地考慮了這一點,一開始就用多媒體顯示了畫面,並配上充滿感情的語言:“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太陽公公還來不及把雲全收回去,還有些留在天上了。”畫面戛然而止,師問:“看了這些你想說些什麼?”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掏出心中讚美的話,老師只是頷首應答,那專注的神情分明是對學生的認同和讚揚,教師一邊凝神靜聽一邊走下講臺(此時身體距離的拉近同時也拉近了心理距離)說:“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樣!可是小鳥飛來了,它們又會怎麼做呢?”——沉默!此時真是沉默是金,孩子們正在出神地想小鳥,而我則在想如果用“老師同意同學們的想法”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景?用“我”這一稱呼何止僅表達了自己的主觀意見,更傳達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民主的資訊,不經意中為孩子創造力的激發營造了安全、寬鬆的氛圍,這一認同的資訊怎能不讓孩子們感到欣喜呢?
當孩子們帶著疑惑的心情開啟課本,發現原來可以造房子後馬上豁然開朗、喜上眉梢,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聲音稍小後老師說:“看上去你們一定和我一樣很高興、很興奮。”這出其不意的一句暗示馬上如油鍋中撒了一把鹽,又激起了新一輪的朗讀體會浪潮。這又是一例認同情感引發的良好教學效果典範。
“小鳥們說幹就幹,不一會兒就造起了雲房子。造得什麼樣呢?請小組討論一下!”老師的過渡語親切自然,不露斧鑿之痕。然後出示了句式:“有_____,有_____,有_______┅┅”,發現學生由於看了下文、受到暗示,所以討論結果都差不多,於是馬上機智地改變教學策略,提議用朗讀來回答。這又是一例純熟駕馭學生情感、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