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於挑戰權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生了懷疑,經過反覆試驗求證後,在人們的辱罵與猜疑中走上比薩斜塔,用事實驗證了真理。課文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故事引人入勝,敘述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在寫法上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透過從質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透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透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對伽利略的嘲諷的描寫,襯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說明了伽利略在雙方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他在冒著多麼大的風險!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並學習伽利略大膽懷疑,相信科學,執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透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伽利略試驗的過程與結論,並受到啟發,初步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麼意思?難道要違揹人類的真理嗎?
這句話用假設關係的複句和連續兩個反問,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科學界狂熱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將他的話奉為不容置疑的真理。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伽利略善於思考,敢於向權威挑戰,更表現出了他對真理執著追求的科學態度。
②他向學生們宣佈了試驗的結果,同時宣佈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伽利略在經過嚴密的推理和反覆試驗後證明自己是對的,才向學生宣佈結果,並要在比薩城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主要目的是打破當時科學界盲目崇拜、迷信權威的思想,讓人們形成科學的態度。
③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事實勝於雄辯。伽利略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使人們轉變了觀念:對權威要尊重,但不應盲從,權威也有錯的時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對詞語的理解。
信奉:信仰敬奉。文中指當時研究科學的人們對亞里士多德奉若神明,將他作為真理的化身,對他的每一句話都深信不疑,表現了人們對權威的`盲目迷信。
固執: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文中指人們認為亞里士多德根本不可能有錯,而伽利略的執著卻是固執己見的表現。
膽大妄為:形容一個人膽量大,胡作非為。伽利略指出亞里士多德的錯誤,激起了迷信亞里士多德的人們的不滿。在他們心中,亞里士多德是權威,是真理,而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教授竟提出反對,簡直是胡作非為,膽子太大了。
磅:英制質量單位,1磅合0.453 6千克。
二、教學目標
1.認識3個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伽利略、辯論、信奉、違背、一磅、拴住、拖著、宣佈、固執、比薩城、膽大妄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學習透過對具體事例及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如果有條件可要求學生蒐集關於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傳記或圖片資料,初步瞭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對人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2.教師可參考下面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
一是以得到的啟示為主線,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即緊扣課文最後一句話──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體會當時人們為什麼發出這樣的感慨。抓住才和原來,讓學生充分朗讀、勾畫、批註,再全班交流,逐步深入地認識到伽利略不迷信權威,敢於提出疑問,並執著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所得到的啟示,如,懷疑也要講科學,講證據;堅持真理要有足夠的勇氣;許多科學創新和發明都是在對權威的批判中誕生的。然後再讓學生結合實際談對這句話的體會。
二是以人物為線索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亞里士多德,倍受人們推崇的希臘先哲,說的話被人們當作不容置疑的真理,曾經說過兩個鐵球的下落速度與質量成正比;伽利略,年輕的教授,對亞里士多德的話由懷疑到反覆驗證再到公開試驗;從受到人們的嘲笑與譏諷,最終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事實,使人們轉變了觀念。
在對人物認識的過程中,注意不要揚此抑彼。可以補充資料,如亞里士多德知識淵博,被譽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9頁),而且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在醫學、哲學、物理學、美學和心理學等方面都有著傑出貢獻。這樣的權威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但不應該盲目迷信。
3.引導學生體會伽利略偉大的精神時,要注意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一是使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即科學界對權威的崇拜與盲從。還可補充16世紀時,布魯諾因堅持真理日心說被教皇活活燒死在羅馬廣場的資料,伽利略質疑權威不僅要面對人們的嘲笑譏諷,還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風險,進一步體會伽利略勇於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二要結合人物言行,使伽利略的形象鮮活生動起來。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觀點的質疑,並不是簡單草率的懷疑,而是以假設正確為前提,透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可見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透過在比薩斜塔上公開試驗,以令人信服的事實,有力衝擊了當時那種盲目崇拜與迷信的思想,意義重大。
4.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的質疑,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可讓學生充分讀課文,小組討論,用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彙報。
如算式法:10+1<10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
10+1>10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鐵球快。
還可利用圖示法或演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5.本文在寫法上主要特點,是透過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對人物的心理、動作和語言描寫都很傳神,要鼓勵學生試著進行讀說寫的語言實踐活動。如,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可結合插圖,讓學生設想情境,說說當伽利略試驗後從比薩斜塔上下來後,人們圍住了他,會怎樣說,怎樣做。透過對人物言行的描寫,來進一步體會伽利略對權威尊重而不盲從,對真理執著追求的科學態度。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以正確的語氣讀出伽利略的心理活動中的疑問與分析思考;對人們議論的語言,要讀出情感的變化,如第5自然段中對權威的維護,對伽利略的不滿、譏諷和責備;而第6自然段,則在恍然大悟中有驚訝與激動。
7.指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要注意多音字在本文中的正確讀音。
著(zháo)地,更(gēng)正,的(dí)確,膽大妄為(wéi);區分辨辯辮,可以用下面的順口溜:一點一撇仔細辨,中間有言來爭辯,找到絲線扎小辮。
課後的選做題,可引導感興趣的學生找一找,再抄寫下來。文中的反義詞有:快慢左右輕重對錯
四、教學案例
自讀自悟,釋疑明理
(教學接近尾聲時,教師出示句子: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師:怎樣才能把這句讀懂,才能將其中所含的道理讀出來呢?
生: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我讀時強調亞里士多德,是因為他是當時最有名的科學家,而伽利略卻用事實證明了他的結論是錯誤的。
生: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我讀時突出大和全都,是為了說明亞里士多德雖然是權威,但他有時也會犯錯誤,伽利略敢於懷疑大哲學家的結論很了不起。
生: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我還加一個也字,是為了表示大哲學家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們不能盲目崇拜某一個人。
師:那麼這句話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生:一個人無論知識多麼淵博,我們也不要迷信他。
生: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以前我很信奉學習參考書,有一次預習輝字時,有本參考書上說這個字用部首查字法應該先查光部,後來我在新華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這個部首,最後問老師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學了這一課,我更加認識到做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