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考試

小學畢業年級考試的語文試卷質量分析

小學畢業年級考試的語文試卷質量分析

一、試卷命制

試題力求體現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思想,以新“大綱”為綱,以書本為“本”,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具體來說,試題力圖體現以下特點:

1、題型多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本次質檢題注意題型的多樣性,力求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評價,一是儘可能多地涉及到課本的各個知識點;二是體現習慣、情感、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試題的十個大題中就涵蓋了拼音、漢字、詞語、句子、段落、篇章、標點、修辭、朗讀等方面。閱讀和作文題除了考查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還注重考查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貼近生活

試題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較為平和、熟悉的環境中,增強答題信心。如生字詞的考查,閱讀和寫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會覺得自然、熟悉,有利於表達。

3、注重積累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6~13歲是記憶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讓孩子多讀書,多積累一點,利於他們的終身發展。基於這一點,修訂版“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將“豐富語言的積累”分別列入教學目的和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質檢題注意了對學生語言積累的考查。如第三大題和第六大題填寫詞語、古詩、對聯、格言、歇後語,目的.就在於檢查學生的語文常識的積累。

二、考試情況

這次全市語文質檢成績比較理想,這充分說明各校領導對語文學科的教學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廣大語文教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小學六年級畢業考試語文試卷質量分析表

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分析學生的語文素質,透視教師的教學行為,我們認為本次質檢表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基礎知識掌握較牢

試卷的一至八題基本都屬於基礎知識部分,總體來看,學生得分率較高。對漢語拼音,“大綱”的主要要求就是能夠正確拼讀,從第一題的答題情況來看,學生基本能夠達到要求。後面的補充成語、選詞填空、按要求寫句子、填空、默寫古詩都失分不多,這充分說明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了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訓練。

二、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

本次閱讀題設2個題目,旨在降低難度,增加閱讀量,題目(一)為狀物,(二)為紀事。兩個不同型別的閱讀題學生答題情況都不錯。尤其是給文章標點,和概括短文大意,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任務。

三、能寫出基本合格的作文

作文《我的夢》,可以寫真正做過的夢,也可以寫理想和願望。範圍比較大,選取材料容易。學生大多行文順利,完成了500字左右的文章。由此可見平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訓練抓得比較緊。

四、缺乏應變能力

從試卷情況來看,學生缺乏對試題的變通能力。如平時能倒背如流的古詩、對聯,一旦要求用到具體的環境就茫然。綜合修改還不能前後聯絡起來改正錯誤等等。

五、表達能力還需提高

本次習作基本屬於想象作文的範疇,在仔細審題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再進行作文。部分學生能寫出較為新穎、有趣的習作,但是多數學生作文內容較為平淡,或者把以前單元題或畢業模擬題中已經訓練過的作文硬搬上試卷,鮮見想象豐富,表達生動,充滿童趣的好作文。這一方面說明學生思路還不開闊,有“宿構”嫌疑,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想象能力不強。

六、卷面不整潔,書寫潦草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了體現這一思想,試卷特別設了1分的卷面分,2分的書寫分。從答題情況來看,多數學生的卷面整潔,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從開始填寫姓名、學校就潦草,這說明平時就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這些現象應該引起老師的重視。

三、教學建議

為了克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針對本次的質檢情況,結合當前的課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1、豐富人文內涵

《語文課程標準》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角度界定了語文課程的性質,這意味著“人文精神”將會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語文教師應該怎麼做?《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蘊育”,在課堂上營造文化氣息,透過語言文字向學生傳遞祖國的、世界的和歷史的、現代的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2、倡導自主學習

《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我們的閱讀課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閱讀期待“,習作指導課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習作期待“,口語交際課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交際期待“,教師要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除了文字本身要有吸引力以外,我們在組織教學時,要努力做到:

⑴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⑵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⑶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

3、強調感悟積累

《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在引導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⑴增強形象感受,減少理性分析。

⑵引導學生多讀。

⑶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生活的體驗,喚起學生原有生活積累與現時感悟的衝突,啟用思維。

⑷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見解。

⑸理解內容與欣賞內容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