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精選
一、命題意圖
本試卷以新課標為依據,體現教學和考試改革的方向,題量適中,題型基本與中考接軌,重抓基礎,積極開發綜合性新型試題,加強了語文學習與生活自然的聯絡,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題型小而活,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從整體上看,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穩定性。試卷結構、長度、題量、題型等外在形式基本上保持與中考題型一致。2、文學性。四篇閱讀文段皆為文理俱愜、文情並茂、膾炙人口的美文。學生在閱讀和答題中,無疑會受到美的薰陶。3、人文性。語文學科本來就是一門具有濃郁人文特色的課程,《新課程標準》又把人文性定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試題以熱愛生活、崇尚文化為切入點,努力滲透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關照,極大地豐富了這份試卷的人文內涵。4、綜合性。試題十分注重語文知識組合能力遷移的綜合性考查。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①從考試結果來看,這份試卷有一定難度,我班平均分與及格率接近預期目標。平均分78.2分;優生25人,優生率53.2%;及格47人,及格率100%;低於平均分的有22人。
②聽力部分,第一題失分嚴重,一是因平時極少做聽力訓練,二是因錄音語速偏快。第五題學生答題的語言組織不佳或語句不通順也丟了部分分數。
③“積累與運用”這塊第8題,第9題,失分嚴重,學生名著知識還不夠紮實,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審題也較粗心。
④閱讀題答題時,學生根據所學的語文知識或語段資訊認真、嚴謹審題,全面、嚴密答題的思維習慣極為欠缺。答題角度與答題的要點把握不住是卷面失分的主要原因。這在主觀性較強,文字表達較多的題目中問題尤為嚴重,學生大多缺少明晰的思維。
⑤作文失分要有3個方面原因:
一是語言表達欠缺,有部分學生句子不夠通順,語言羅嗦,錯別字較多;
二是審題不當。把握不住核心要求,止於淺層與小處。內容陳舊,缺少動人之處。表達粗糙,少文采,少情意,少美感;
三是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
三、改進措施:
①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而教師也未能很好地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平時應嚴格要求,讓學生在學習上化被動為主動,培養自學能力。
②在課文學習中語基部分仍應多鞏固,同時引導生注重整體把握,注重具體句段的分析與賞析,注意分析表達的針對性與全面性,注重關鍵詞句的作用與利用。加強練習與引導,強化學生的審題與解題中細緻與嚴謹的思維習慣,關鍵詞與關鍵句意識,注意其在審題中的作用與答題中的體現。
③寫作方面先著重於立意與選材的訓練(這兩點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今後教學將多進行審題指導,對寫作應進行範文例析,並提倡多練筆。
④加強個別輔導,在整體成績穩步發展的情況下,多培養高分,儘可能減少低分。
⑤加強聽力訓練與指導。
⑥注重培養學生的答題規範。
四、今後教學應採取的措施
①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
一是朗讀能力訓練;二是書寫能力的訓練;三是生字詞識記的訓練。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
②注重知識的積累,強調語言的運用
語文知識的積累,包括字詞積累、詩文積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識積累等,這是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歷來是初中語支教學的重要任務,近年的考試中,這方面試題的佔分比例也有所增大,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持續抓緊抓實。
積累的目的在於運用,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學中創設生動的運用語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聯絡生活實際運用語言,只有讓語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去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③文言文教學強調“言”、“文”並重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需要,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代詩文,都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寶庫中的精品,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大有裨益。
“課標”指出,初中生要“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解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也就是說,文言文教學要強調“言”、“文”並重,所謂“言”指文言基礎知識,所謂“文”指的是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言”是理解“文”的基礎,而離開“文”,實際上也很難學懂“言”。因此,文言文教學一定要強調反覆誦讀,要讀出情感,讀出語氣,讀出語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基礎上,指導學生藉助課文註解和工其書,自己去歸納總結,去解決文言文基礎知識的問題,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語感,掌握了必要的文言知識,閱讀淺易文言文也就不難了。
④在整體感悟基礎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標”提出,閱讀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的閱讀方法,擴大閱讀範圍,增加閱讀實踐。從中接受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閱讀的基礎是語感,閱讀的本質是理解,閱讀的核心是領悟,閱讀的價值是創造。現在的`中考閱讀題更注重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關注學生在閱讀表達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創新意識。這啟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將閱讀吸收與閱讀表達緊密結合,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寫讀書筆記,如佳句點評、讀後感、內容簡介、故事縮寫、人物簡評之類的短文,進行不同表達方式的訓練,練就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在自由閱讀中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在讀寫互促中提高能力。
⑤加強寫作基本功訓練,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語文課標”提出,寫作訓練“既要摒棄那些偏於程式化的訓練方式,也要幫助學生打好必要的寫作基礎。”要從最基本的規範語言寫起,透過練筆或單項訓練,訓練學生能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準確、生動、得體的語言記敘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感。要從最基本的文體訓練做起,特別要重視記敘文的寫作訓練,學會選材、安排詳略,學會場面描寫、細節描寫;重視不同文體的基本構架、謀篇佈局的訓練等,不抓寫作基本功訓練,寫作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話。在抓好寫作基本功的基礎上,“力求有創意的表達。”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施以不同的教學要求。必須強調真情實感,唯真情實感最可貴。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時時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指導學生挖掘、提煉生活中的“動情點”,化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鮮活感受和真切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杜絕筆下的假、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