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科學《力在哪裡》的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力在哪裡》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蒐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無處不在

2、透過一系列活動,探究力對物體運動和形狀的影響,力有大小和方向。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

2、知道力對物體運動和形狀的影響,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從中體驗和感受到樂趣。

教具準備:

測力計木塊玻璃球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提問:你能用什麼方法使講桌移動嗎?

指名學生說出方法並讓學生上來演示。

2、剛才大家想的辦法都使講桌移動了,儘管方法各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共同之處都對講桌施加了一個什麼?(先讓學生說,學生很快說出“力”後,板書:力)

二、自主探究:

(一)、感受力的'存在。

1、你看到力了嗎?力是什麼樣子的?(為難學生,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力是無形的,我們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

2、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嗎?

(1)、(雙手輕輕拿住一根粉筆),感受到力了嗎?

(2)、(用力掰斷粉筆),感受到力了嗎?

3、學生用鉛筆感受力的存在,試著說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

4、開啟書40頁,看書上的四幅圖,小組討論,感受力的存在。(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活動:試著利用身邊的物體感受力的存在,將你們的研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只要有成果,可以自由上來寫。

7、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嗎?(可以安排討論)

8、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力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