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做個小生態瓶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能與小組同學合作製作簡易的科學探究所需的生態瓶,並對生態瓶中生物關係作出科學解釋。
過程與方法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正確修訂自己的探究方案。
2、 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所遇到的現象作出判斷和解釋,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生活水平。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於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尊重事實、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能與小組同學合作製作簡易的科學探究所需的.生態瓶,並對生態瓶中生物關係作出科學解釋。
教學難點
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所遇到的現象作出判斷和解釋,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生活水平。
教學準備
1. 生態瓶(缸)樣本(或相關圖片、課件)。
2. 供學生實驗所需的小型水生動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膠容器。(教師課前準備小型水生動植物,學生自備容器。農村學校可在教師帶領下到淺水池塘或水溝現場採集水生動植物。
3. 清潔砂、水、水槽、毛巾或衛生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提出探究問題:
⑴複習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樣保持生態平衡的?
⑵提出問題:如果我們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個簡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選擇水生生物種類?
⑶讓學生拿出自備的容器,如果讓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個小生物瓶,你認為還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⑷出示生態瓶(缸)樣本,如果將生態瓶放在教室的講臺上,你認為動植物能正常生長嗎?為什麼?
2. 制訂活動方案
⑴學生根據剛才所見的生態瓶樣本,分小組討論製作小生態瓶應該準備什麼材料,按照什麼步驟進行製作?
⑵小組討論,將所需材料名稱填寫在39頁空框中,製作方法和步驟記錄在草稿紙上。
⑶小組彙報。閱讀課本39、40頁製作步驟,與自己選用的材料和步驟進行對照,補充遺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學的材料。
⑷小組討論課本上提示性語句所反映的問題:為什麼生態瓶內要裝沙?為什麼要選擇無汙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學生用自來水做實驗為什麼要放置24小時以後才加入生態瓶內?生態瓶中的小動物為什麼要選擇小型健康的動物?
生態瓶製作完成後還應注意哪些方面因素來保證生態瓶中生物正常生長。
⑸分小組展開討論。
⑹各小組彙報討論結果,集體訂正、教師小結評講。
⑺學生將討論結果記錄在課本40頁空框內。
3. 繪製生態瓶製作圖
⑴學生根據所學,初步設計繪製小生態瓶設計圖。
⑵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小生態瓶設計圖,相互交流經驗。
⑶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簡要小結和講評。
4. 課外參觀實踐
學生參觀水族館、水族箱(生態缸、掌中缸)銷售店,向專家請教,查閱書籍或網路資料,對自己小組繪製的小生態瓶設計圖進行修改完善,將小生態瓶設計得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