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桂林山水》,通常分二課時。第一課時一般情況下引導學生讀,讀出情感。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灕江水靜、清、綠,桂林山奇、秀、險這些特點。理解課文的主要任務,透過指導讀,可以說已經初步實現。
第二課時,主要是師生透過互動合作,進行讀、議、勾劃,在已經理解的基礎上,老師再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一步:
一、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今天我們來深入學習一下文章。
師:灕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中,哪一個是最根本的特點呢?
(學生有點茫然,很明顯,他們不知道什麼叫“根本特點”)
師:大家想想看,靜、清、綠這三個特點,哪一個如果沒有了,另外兩個也就不存在了?下面我們再將第二自然段細讀一下,再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讀)
(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師:誰來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
生:“靜”是灕江水的根本特點。因為如果水不靜,就不可能清,也不可能綠。
師:為什麼?
生:因為靜,說明水流不急,水流得慢,那江中泥沙就都沉下去了,江水就變得清了。像黃河,滾滾翻騰,一路奔來,捲起了泥沙,就不清了。
師:那綠又是怎麼回事呢?
生:因為水清,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水草,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就變得綠了。
師:好極了。灕江水靜靜地流淌,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所以清行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如果也像黃河那樣奔騰咆哮起來,灕江就會變得不清也不綠了,只能是泥沙翻卷的一條濁水了。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還是那問題,大家再討論一下:桂林山的奇、秀、險三個特點中,哪一個是最標本的特點。也就是說,哪一個特點決定著另外兩個特點。
(學生細讀,四人小組討論,彙報)
生:我認為“險”是最根本的特點。因為山很險,必然是形狀奇特的。
師:大家再仔細想一想,是因為險才奇呢?還是因為奇才險呢?
生:我認為因為奇,形狀奇特,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才覺得險,從地上突然冒出來,互相不挨著,孤零零的同山峰,才會讓人覺得“就會栽倒下來”。
生:我認為奇是山的根本特點。因為有很多高山,一直插到雲裡邊,很險了,但形狀並不奇特;可是形狀奇特的山,比如雲南石林裡面的岩石,其實不很高,但是它直直地立在那裡,四面沒有依靠,就顯得很險了。所以有險不一定奇,而有奇卻一定有險。因此“奇”是桂林山的根本特點。
師:說得真好。奇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險是眾的感覺。有客觀存在的事實,人才能產生感覺。說得好極了。再考慮一下奇和秀的關係。
(生不能答)
師:劃出課文中有關秀的描寫,細讀幾遍。
(生讀)
師:這個“秀”說了幾方面的意思?
生:說了兩方面。一是它顏色很綠;二是它像屏障、像竹筍,形狀也很奇。
師:如果桂林的山不是很奇,不是一座座孤峰直立,還能像屏障、像竹筍嗎?
生:不能。
師:對。這就是說,如果山不奇,也不會出現這種獨特的秀。比如東北的大興安嶺,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林木,可以說已經很綠很綠了。但媾的山都是連綿起伏的,眾絕不會說它像屏障、像竹筍。因此可以總結一句:桂林的山的根本特點是什麼:
生:(齊)是奇!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總結)
師:桂林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這樣的水和這樣的山組合在一起,會是怎樣的一個畫面。
閉上眼睛,聽課文錄音,感受一下桂林的山山水水,想像一下該是一個怎的畫面。
(聽完錄音)
師:誰來說一下自己看到什麼?
生:我看到一位老漁翁撐著竹排在奇山秀水中穿行。
生:我看到在細雨濛濛的灕江上,一位老漁翁在垂釣。
師: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組成一幅讓人留戀忘返的幽美畫卷。真是
(學生齊答)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教學後記:
這是《桂林山水》的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目的是透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對學生進行認識事物能力的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緊緊結合教材,引導學生感受美文,感受語言,依靠比較、分析的思維活動,在互動、合作過程中理解課文。沒有牽強附會,沒有著眼於一字一詞,而是透過比較、感悟,在討論、合作中,使情感得以昇華,從而感受到文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