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
【內容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其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戰略的較好融合,能夠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舞蹈作為訓練學生形體、豐富學生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形體美的魅力和精髓,對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學習舞蹈,不僅可以提高藝術素養,促進身心健康成長,而且可以培養和提高自身氣質和審美能力。文章針對如何在高等教育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舞蹈教學;審美能力;專業技能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同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高等教育由傳統單一的智慧型人才培養目標轉向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並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高校更加重視舞蹈教學的社會意義和價值。舞蹈既是一種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手段,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心態甚至是品德,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
一、透過舞蹈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必要性
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對於社會發展和人們內在素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中的動作來源於人體的運動,以人作為主要的表現工具。舞蹈中有組織、有節奏的動作能夠展現舞者的內在情感。透過千姿百態、各有特色的動作,舞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飽滿而完美的藝術形象。舞蹈具有節奏感和韻律美,筆者認為,舞蹈教學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肢體的柔韌性和感知美的能力。舞蹈教學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舞蹈中所蘊含的美,並藉此安撫偶爾躁動的心靈。高校開展舞蹈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感知美和鑑賞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辨識美、判斷美的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各類資訊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大幅提高,校園中充斥各種文化,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高校學生處在人生的特殊階段,部分學生容易受外部環境和資訊的影響,網路中的不良資訊也可能會對學生思維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造成阻礙。面對這種現狀,筆者認為,高校必須在教學中積極作為,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他們對自身審美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最佳化,為其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證。同時,這一舉措也可以促使學生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二、我國舞蹈的主要型別
中國傳統的舞蹈門類主要包括古典舞、民族舞和民間舞等。本文以民間舞、古典舞及現代舞為例進行簡要介紹。民間舞產生於人們的日常勞動和生產創造的過程中,展現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生活願景。同時,在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積累下生成的民間舞,也能展示各地獨特的地域面貌和人文風俗,對我國古代的很多生活現象和事物形象都有所反映。民間舞的群眾基礎非常廣泛,人們的生活勞動也為民間舞的生髮與創作提供了源頭與借鑑。從某種程度上說,民間舞是各民族人民群眾的創作成果,其作為深受群眾喜愛的娛樂形式,是人們展示內心情感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民間舞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身。可以看到,大部分民間舞根據社會的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不斷對自身的舞蹈形式和內容做出改進,並融入社會的發展潮流,力求讓人們感受到內含的美感——民族的文化美和藝術美。因此,民間舞不僅能提升舞者自身的氣質,而且能為觀眾帶來美的享受。中國古典舞是隨著我國曆史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而傳統的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古典舞也對傳統的形式進行了革新,在充分迎合自身體系美學原則的前提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並總結出一套嚴格且規範的訓練模式和表現方法,創新了諸多動作技巧。這些變革,不但可以提升舞者自己的藝術底蘊,而且對觀眾的鑑賞能力也是一種提高,其能滿足觀眾內心對美的追求,喚起人們精神領域的魅力和生命的潛力。而中國現代舞是在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在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衍生出的產物,其動作和表演形式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和追求,是對青春活力的體現。不管是民間舞、古典舞還是現代舞,都屬於我國寶貴的藝術文化,都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其發展也都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三、舞蹈教學中影響學生審美能力養成的因素
(一)教師的教學素質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較為顯著的影響因素是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師在教學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技能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審美知識的滲透,就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養成形成阻礙。目前而言,我國高校中舞蹈專業的師資力量並不強,甚至可以說是薄弱,科研成果和理論研究也相對較少。部分教師把大量時間投放到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卻忽視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無法深刻挖掘舞蹈的審美價值。此外,如果教師只是把教學重點放在技術教導上,忽略了對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相對單一,較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傳統的舞蹈教學步驟中,教師會首先進行動作演示,相對強調形體和動作的標準程度,對其中蘊含的美學價值較少探及,學生也只是學習基本舞步和動作,這樣並不利於他們審美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中國民族舞教學時,教師只是強調舞蹈動作的標準性,硬性要求學生按照規範進行練習,卻不給學生主觀思考和提出疑問的機會和時間,甚至給學生設定了嚴格的學習步驟,而不是重點培養學生對美感的捕捉和感受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功,也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單一乏味、流於形式,學生無法從中感知審美的需要,更遑論審美意識的養成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融入一些輔助元素以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他們對美的需要和理解。
(三)資源條件
在傳統思想和傳統文化的長期影響下,很多高校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放到了學生的文化課教學中,對舞蹈教學重視不足,有的高校舞蹈教學專業甚至缺乏足夠寬敞的教學場地。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條件豐厚的學習的平臺,成為阻礙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又一個因素。
四、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身專業技能
根據我國當前的舞蹈教學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舞蹈教學因不同因素的影響,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工作進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如果學生無法充分感知舞蹈中的美學價值,教師的影響作用和責任則不容忽視。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才可以充分地挖掘舞蹈中的審美元素,才能進一步有效地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此,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舞蹈功底以及其他專業技能。高校可以引進優秀的人才,定期對舞蹈教師進行培訓,強化教師對舞蹈內在精神重要性的認識。教師也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舞蹈中的藝術性和美感進行準確的分析評價,嚴格規範自己的舞蹈動作,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做出表率和引導。
(二)健全基礎設施,豐富課堂元素
高校需要合理配置資源,為舞蹈教學提供充足的場地條件,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而且,高校需要正確看待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審美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看待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態度和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用人需要,必須進行必要的突破和創新,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相關教育部門和工作者需要在舞蹈教學中融入先進的社會元素和教育理念,開展多元素融合的教學模式,增加它的創新性和趣味性,讓教學不再是枯燥的過程,並且結合當下先進的科學技術,透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如在進行恰恰教學時,教師講解這一舞種的發展歷程,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結合相應的圖片、文字和影片對恰恰的特點進行說明,以強化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鑑賞和審美能力。
(四)科學部署教學內容
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內容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該儘可能地選擇一些抒情性強,或者飽含藝術價值和情感的舞種,這樣可以更為直接全面地展示舞蹈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避免無效知識的傳遞。教師要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利用舞蹈中不同的形體、動作和姿態展示其中蘊含的美學價值,再採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應明確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相關舉措也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此,高校必須要在舞蹈教學中加大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力度,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和社會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紅梅,馬衛東.舞蹈教學中培養大學生審美能力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
[2]姚莉.論舞蹈教學對學生審美價值觀的培養[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1).
[3]溫祝英.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7).
[4]林樹華.淺析如何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J].電子製作,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