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公開課《大自然的語言》課堂教學實錄

公開課《大自然的語言》課堂教學實錄

師:我們進行過“觀察細緻才能寫得具體”的學習與訓練。時至今日,不知同學們是否真正學會了觀察並養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我想檢驗一下,可以嗎?

生:可以!

師:撇開年、月、日的時間不看,你能從大自然的各種景象中,判斷出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生沉思片刻,紛紛舉手)

生:現在是秋季,我是根據樹葉凋零,小草枯萎等景象來判斷的。因為有 “秋風掃落葉 ”一說

生:從北雁南飛、昆蟲消失等自然現象也不難判斷,現在是秋季,而且是深秋

生:我也認為,現在是深秋,因為天氣較玲,露水很涼

師:說得有理。我為大家勤於觀察、善於思索感到商興

師:像草木榮枯、候鳥去來“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板書:物候)。個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明物候現象的特徵、成因和意義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板書課題),以豐富科學知識,理解並掌握課文生動而有條理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生:老師,您說課文是介紹物候知識的,而標題不用“物候”,為什麼要用“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呢?

師(驚喜):這位同學問得好!這也正是我的疑惑。哪位同學能幫助解釋一下?

生:這裡採用了形象化的說法

師:(追問)何以見得?

生:“預習提示 ”臺訴我們:“課文把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 ”

師:能借助“提示 ”來理解,好!請同學們瀏覽課文,試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來說明。

(生瀏覽、思索、作記號)

生:課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自然段開頭有句話足以說明:課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說法,可以激發們的閱讀興趣。這兩句話是:

A、“這樣看來,花香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B、“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生:我也找出了這兩句話,它們緊密相關,的確印證了 “揭示 ”裡的話: “課文把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

”(板書:花香鳥語,草長鶯飛)

師:這兩位同學由於瀏覽時認真思索為我們作出了準確判斷

師:文章開頭,人們一般主張開門見山,不提倡拐彎抹角。可本文開篇並沒有直截了當地說明什麼是物候,偏偏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這是為什麼?這與介紹物候知識有什麼關係?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1~3自然段6思考並回答,注意抓住關鍵性語句理解。

(生閱讀、思考)

生:因為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勞動人民便據此安排農事。比如:杏花開了,人們便趕快耕地;桃花開了,人們又開始浸泡谷種,準備種穀子。

生:還有 聽到“布穀、布穀”的鳥叫聲,農民們就忙於割麥插秧

生:這些自然景象,實際上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因此,文章描寫大自然的景象,也就是在向我們介紹物候和物候學的知識

師:“物候學 ”是什麼?

生:“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板書:物候學)

師:請大家繼續就文章開頭與介紹物候知識的關係問題,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本來很難懂的物候知識、因為文章從我們熟悉的自然現象說起,我們不僅不感到陌生,而且還發生了興趣。這樣,就把物候知識解說得通俗易了。

師(喜悅,鼓掌):理解得很好!我想問一下剛才發言的同學,究竟是什麼使你對物候知識產生了興趣?

生:是課文開頭對一年四季自然景物的描寫,形象生動,精彩誘人

師(掃視其他同學,詢問):是這樣嗎?

(生點頭)

師:好!(板書:生動)請大家朗讀第 l自然段,並找出文中形象生動的描述性詞語,作上記號,注意體會。

(生有感情地朗讀,作記號)

師:有哪些詞語描述得形象生動?

生(熱烈地,七嘴八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燕子翩然歸來”“葉子……在秋風中籟籟地落下來”“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板書:甦醒、翩然、簌簌、迎接)

師:“甦醒”是什麼意思?常被用來寫什麼?

生:“甦醒”是“昏迷後醒過來 ”的意思。這個詞常被用來寫人

師:用“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寫“大地”,能行嗎?

生:能行。用在這裡指大地回春。課文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

師:讀“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這個句子,我們會聯想到哪些相關的物候呢?

生: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描繪到的幾種物候現象:“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還有“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師:不錯。這位同學調動各種感官,透過豐富的聯想,把本來無聲的語言轉化成了幾幅生動的畫面,體味得好!請用同樣的方法,體會一下本段文字中的其他幾個詞語。

生:寫燕子 “歸來 ”前面加了“翩然 ”一詞,那燕子飛舞的樣子也就生動起來了。

生:說到秋風落葉,用一個擬聲詞 “簌簌 ”,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生:作者把大自然寫得似乎有了靈性,說“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

師:既有靈性,也就能說話了,這樣下一段用擬人手法說“大自然的語言”也就自然了。齊讀課文第2自然段,注意理解“大自然的語言 ”。

(生齊聲朗讀)

生;這裡的“傳語”“暗示 ”“唱歌”,都是“語言”

師:能具體說說你的理解嗎?

生:可以。這裡運用擬人手法,杏花、桃花、布穀鳥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為農民操心,惟恐他們誤了農事,這種手法大大加強了說明的生動性

師:“大自然的語言呵,真是妙不可言:懶漢永遠看不懂,粗心人怎麼能發現。”同學們,你們甘心作懶漢,願當粗心人嗎?

生眾:不甘心,不願當!

師;是啊!“別以為人才說話,大自然也有語言。這語言到處都有,睜開眼就能發現”。現在請同學們談談自己所掌握的大自然的語言。比一比,看誰瞭解或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最多。

生(踴躍地):“冬至出日頭,正月冷死牛。””煙囪不出姻,一定是陰天;早晚煙撲地,蒼天有雨意。”“芒種火燒雲,夏至雨漣漣,沒有龍舟水,便有寒露風。”“鹽罐返潮,大雨難逃。”“晴蜒低飛江湖邊,必有大雨雷閃電。”“春天桃花開,夏天荷花開,秋天桂花開,冬天梅花開。”……

師:看來,大家瞭解或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還真不少。課後,我們乾脆以 “大自然的語言 ”為主題辦一期專欄,好不好?

生:好!

師(小結):《大自然的語言》恰當地運用了一些詞語,採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大自然擬人化,把物候現象說得生動而有趣,難怪同學們要對它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呢!(板書:擬人化)也正是憑著這種興趣,我們探求到了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接下來請同學們繼續瀏覽課文,討論:課文4~12自然段主要說明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生瀏覽課文,同桌討論)〕

師:哪位同學來概括一下課文4~12自然段的說明內容?

生:課文4~12自然段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A、4、5自然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

B、6、10自然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C、11、12自然段說明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師:概括得好!誰能告訴我們:你是根據什麼準確概括出各部分大意的?

生:可以。我是根據下列語句來了解課文的.說明內容的:A、‘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裡”膨、“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呢?”“首先是……”“……是……第二個因素 ”“……第三個因素是……”“此外……”;C、“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

師:很好!這位同學的思維過程告訴我們,只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性詞句,理解起來就會方便、快捷和準確。轉望大家平時讀書看報,經常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培養抓關鍵詞句的能力。

師:課文介紹物候學,從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說起,先說明物候學的研究物件,再說明物候學的研究意義,,這符合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規律,體現了說明的條理性。(板書:研究物件、研究意義)

師:什麼是條理?條理就是說話的順序。寫文章也要講究條理,不論敘事、寫景、狀物,都要根據表達需要,安排好順序。你能以自己閱讀過的文章(或文段)為例,說明其條理性的表現嗎?

生:能!

生:老舍描繪濟南冬天的雪景時,是按照 “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組織材料的

生:都德的《最後一課》是按照 “上課前—上課中—下課時 ”的時間順序敘事的

生:布豐的《松鼠》一文中描述松鼠搭窩一段,是按照動作完成的先後次序來說明的。

生:我從自讀課本(《我在北極光下》)上讀到的《上海能造摩天大樓嗎》一文,作者從觀察到的兩種現象說起接著說明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進而回答了文題提出的疑問。這種順序也體現了說明的條理性。

師:由此看來,無論是整篇文章,還是單個文段,說話都要有條理。(板書:有條理)那麼,《大自然的語言》一文的二個部分裡面段落的安排和一個段落裡面的句序,又是如何體現說明的條理性的呢?

生:課文第三部分說明決定物候現象的來臨有四個因索。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一,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條理

生:課文第1自然段以春夏秋冬的時序描述自然現象。第2段舉的三個例子,杏花、桃花、布穀鳥,也以時間的先後為序。

師:大家認真讀書,勤于思考,很不錯。《大自然的語言》圍繞“物候學”這門科學,從物候現象說起,先解釋什麼是物候學,再回答為什麼要研究物候學。文章顯得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們要注意理解並學會運用

師:假若下面是幾種需要解說的事物,請你判斷一下它們分別適宜安排怎樣的順序?

A、老師,家訪請走這條路

B、路的變遷

C、預防近視

D、美麗的校園一角

生(踴躍):“ A、從學校到家裡,適宜安排空間方位順序。 ”“根據《路的變遷》要求,B、宜於安排時間順序,可從原先的路況,一直寫到今天的路況,也可以從現實的路寫起,繼而回憶從前的路。”?

師:嗯(點頭),安排的順序比較合理。

生:《預防近視》可以借鑑課文的思路從種種近視現象說起,先解釋什麼是近視,再告訴人們怎樣預防近視,最後說明預防近視的意義並提出希望

師:說得真好!你能夠學以致用,真了不起!(轉視全班,問)《美麗的校園一角》按什麼順序說好呢?

生;可以按照東南西北、上下左右的空間方位順序描述校園一角的美麗。

師:校園一角的 “美麗 ”是暫時的嗎?

生:不是。它一年四季都“美麗 ”

師:既然長年美麗,那還可以安排怎樣的順序?

生: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

師:好!現在就學習運用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按照一定的順序,生動地有條理地寫寫我們學校的某一景點,把自己胸中的 “美”展現出來,好嗎?

生:好!

師:(板書題目、要求)下節課找同學來讀,看哪位同學把我們的校園一角寫得最美,寫得最符合要求!(生沉思、疾書,至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