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婚姻與家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人類婚姻制度的演變過程及其內在因素;知道中國姓氏的產生及其內涵;知道家族是由父系祖先繁衍而成的聚居血緣團體,理解中國進入階級社會後家族制度和家庭制度的變化。
2、透過對人類婚姻制度的演變過程及其內在因素的瞭解,認識人類的生存方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3、瞭解近代以來促使婚姻家庭關係變化諸多因素,使學生理解尊重各種形式的家庭結構;透過對婚姻的制度演變過程的分析,樹立正確的婚育觀念。通過了解男女性別倫理觀念與社會發展關係,使學生認識到禁止近親結婚的法律規定,是人類經過長期繁衍後代的實踐才獲得的知識和確立的社會規範,提高學生對於我國《婚姻法》科學性的認同;
[重點與難點]
重點:婚姻制度的演變及其內在的因素
難點:婚姻制度與人類社會文明的關係
1、 設定以上的重點和難點原因有:一方面,以婚姻制度的歷史變化,反映人類生活方式的進步,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內容,是衡量人性發展的尺度,也是編寫者的主要意圖;另一方面,婚姻制度的變化涉及自然選擇、性倫理以及私有制的產生與發展等諸多因素,離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距離甚遠,學生難以理解。
[教學設計]
1、 匯入新課:
教師展示不同時期的婚禮圖片,提問學生:談談你對婚姻的認識。 2、講授婚姻制度的演變。教師提出概念:婚姻制度是在男女性別倫理觀念基礎上形成的。教師出示下列圖表,邊演示邊講解,以時間為序,詳細介紹從群婚制、對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的演變,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考古發現、相關史料或者在少數民族中依然存在的原始婚姻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圖表:
群婚制、族內婚 —— 原始人群時期
族外婚、對偶婚 —— 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一夫一妻制婚姻 ——父系氏族公社時期
) 3、講授婚姻制度與人類文明的關係。此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可以圍繞“婚姻制度演變的原因和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達成共識。
4、講授姓氏,主要是以中國為例。教師可以從解釋姓、氏兩字的含義入手,講授姓氏的由來和演變。圍繞中外幾種姓氏或學生自己姓氏的來源,師生共同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時間允許可以補充西方或日本的姓氏起源,擴大學生視野。
5、講授家族概念。從講授家庭概念入手,進而可以讓學生做一張自己家的親戚關係表,確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等稱謂的含義。教師在此基礎上再對家族和家庭的定義進行總結。 6、講授中國家族制度的演變。圍繞“家族制度就是中國的社會制度”(馮友蘭語)這一主題,以家庭→家族→家庭的演變線索,從早期的宗法制度到宋代的強化家族意識等,詳細介紹中國家族制度的演變。
啟發學生把自己的祖輩的家庭和現在的家庭作比較,談談中國當代家庭形式的變化。
7、小結。教師從兩個方面小結:1、婚姻、姓氏、家庭和家族的關係;2、婚姻制度和家族制度演變的原因和發展的影響
[資料附錄]
材料一:雲南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有趣而奇特,但其中最為獨特的要數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的阿注婚。阿注婚分為阿注婚、阿注同居婚、成家婚三種形態。
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語中是親密的朋友之意,其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各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結交阿注關係的夫妻沒有實質上的經濟聯絡,男子夜間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親或姐妹撫養,父親不撫養孩子,他撫養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撫養。在農忙季節,女方家需要幫忙,男方可以前去協助。男女之間的愛情是阿注婚的基礎,雙方一旦產生了愛情,就可以結交為阿注關係。
阿注婚的特點在於維繫以母親為核心的血緣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等。母親死後,家庭中的女子誰能幹就由誰來承擔家庭的重任。
阿注同居婚:在長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態也在逐漸轉變,由分居向同居轉化,其特點是:男女雙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個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無論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員。
以上兩種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緣內,是絕對禁止結交阿注關係的。材料二:
德國社會學家L穆勒曾經將婚姻的動機歸納為三種,即經濟、子女和感情。認為在上古時代經濟第一,子女第二,愛情第三;中古時代,子女第一,經濟第二,愛情第三;現代社會,愛情第一,子女第二,經濟第三。古代社會,婚姻的主導動機緣於婦女是創造財富的活工具,娶妻是為了增加勞動力,人的性慾在婚姻之外可以得到滿足。人類婚姻史的第二個時期,婦女勞動範圍逐漸變小,財富及繼承問題日益突出,於是關於個人至親骨肉的後代觀念便成了婚姻的主導動機。娶妻是為了生育合法的兒女和照管家室。第三時期,婦女社會地位起了變化,個人自由成為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愛情成了婚姻的主導動機,其次才是生兒育女和權衡經濟。
[板書設計]
形成的基礎:男女性別倫理觀念婚姻制度 演變過程; 群婚制、族內婚→族外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 社會形態 原始人群時期 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父系氏族公社時期
產生時期:氏族公社階段
中國姓氏
演變過程:姓——產生與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氏——產生於父系氏族公社時期
姓氏與家族 秦漢以後逐漸合一
血緣聚居
中國家族與家庭:一夫一妻或多妻家庭 家族 家庭
(嫡長子繼承製)
核心家庭
主幹家庭
聯合家庭
[訓練設計]
右圖是公元前3000多年大汶口遺址35號
墓的復原圖。 墓中的成年男子位於墓穴中部,成
年女子右臂摟一小孩,居男子右側,眾多隨葬品大多被放置在靠近丈夫一側。據不完全統計,大汶口墓地裡,有人骨架的128座墓裡有8座合葬墓。已鑑定為男女合葬墓者有4座。
從以上的考古發現中,你能得出什麼有效資訊?
答案:大汶口文化時期,居民已出現男子地位高於女子地位的一夫一妻制個體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