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教學設計評說
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設教學活動
(一) 遵循特定原則,整合教材子目
本課完整展現了隋朝從建立、統一、強盛,直至滅亡的全過程,充分展現了歷史的時序性和完整性。隋朝的統一與強盛離不開隋朝兩位皇帝的勵精圖治,隋文帝建立隋朝並實現全國統一,他發展經濟的同時,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透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則正式創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確立。此外,隋煬帝還開鑿出貫穿南北的大運河,進一步將統一的隋朝推向繁榮。但同時,包括開鑿大運河在內的一系列暴政,又使得隋朝最終走向了滅亡。因此,基於歷史的時序性,我將第二子目“開通大運河”和第三子目“開創科舉取士制度”互相對調。這樣的調整便於子目之間的合理過渡,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便於學生對於隋朝的這段歷史系統化,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統編教材是集合了很多專家學者的智慧彙編而成,並將作為統一教材推行全國,所以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教材中每一個子目的設計和編排都是專家們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也不可任意調整子目、整合板塊。我認為對於教學中子目的調整和板塊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整體性原則。初中歷史教材的有些子目之間沒有形成系統連貫的體系,子目之間跨度大,邏輯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透過整合教材並結合一些過渡方法,將不同知識點溝通銜接起來,使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其次,時序性原則。相比於高中的模組專題式教材,這類通史類教材時序性強,但也不是面面俱到。有些子目在編排上只選擇了某個知識片段,使得歷史知識零碎不完整,各知識之間跨度較大,新舊知識又缺乏必要的鋪墊和承接,甚至子目之間呈現因果聯絡和相互推動的關係。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整合增加舊知識,加強知識的聯絡,達到知識的鞏固和教學的承接。最後,學情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調整子目還是整合教材,都要基於學生的學情展開,針對不同的班級進行調整。基礎較好的班級更偏向於能啟發他們思維的探究活動或者角色扮演,而普通班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內容更加在意,一些探究性的子目之間的設問過渡在這樣的班級就很難展開。
(二) 分析重點難點,巧設教學活動
教學重難點是每一節課的筋骨,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則,對於教材子目的調整都是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的,而每一節課教學重難點是在分析課程標準和學情的基礎上設定的。本課的課程標準是知道隋朝的統一,瞭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建立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由於初一的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儲備,給本課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由於不少學生閱讀過《隋唐演義》等小說,對隋朝建立、統一,隋煬帝的暴政等方面內容存在一定的知識儲備,並且對這方面內容比較感興趣。再加上經過一學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對事物的理解、概括、分析、比較,以及史料研讀能力都有所提高,這為本節課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分析隋朝滅亡原因等探究活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基於課標的指導和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隋的統一、科舉制度,教學難點定為科舉制度。為了突破重難點,必須設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第一,針對隋的統一這一教學難點,我引入了《隋朝疆域圖》這一教學工具,讓學生根據這幅歷史地圖說一說隋朝統一的過程,透過地圖直觀的感受“統一”。歷史地圖提供了直觀的確切的地域空間影象,表現了文字難以達到的效果,與文字相輔相成,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正確合理的利用地圖,能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可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情感。
第二,針對科舉取士這一教學重難點,我則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讓學生從陳清泉、鄭天祿的《略論“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及其影響》的一段文字中,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感受改革人才選拔制度的迫切性。緊接著,再透過兩段選自沈為慧的《史學閱讀與微課設計:中國古代史下》和袁行霈的《中華文明史》中的文字材料,讓學生在與九品中正制對比的基礎上暢談科舉制的進步性。幾段文字材料的呈現能有效鍛鍊學生閱讀材料的能力。我們在選擇文字材料時,除了要緊扣重難點之外,還要保證材料的正確性、真實性,拋卻那些似是而非的材料。
二、開發詩歌資源,實現文史價值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些詩歌中,有很多充分反映當時社會現狀的詩句。最典型的則是“詩聖”杜甫,他的詩多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因此他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唐詩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卻與歷史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歷史大師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也倡導以詩文證史。所以在隋朝的這段歷史教學中,我充分的挖掘運用了唐詩,這對學生學習歷史、瞭解歷史原貌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探究歷史史實,領悟評價方法
隋朝大運河的開鑿造福千秋萬代,但大運河的開鑿對於當時隋朝的影響,千百年來,人們對此眾說紛紜,爭論不休。針對這一問題,我引用了唐朝兩位持不同觀點的詩人的古詩,皮日休的`《汴河懷古》和胡曾的《汴水》。讓學生透過對這兩首古詩的理解,探究得出自己的觀點。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了大運河的巨大作用,也對隋煬帝的暴政有了直觀深入的瞭解。兩首古詩的運用讓學生從多角度評價隋朝開鑿大運河這一歷史事件,教會學生客觀的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將隋朝進一步推向強盛。但同時,隋煬帝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唐朝詩人吳融的《隋堤》和羅隱的《煬帝陵》都對隋煬帝的功過是非做了或偏頗、或客觀的評價。從簡短的幾句詩歌中,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想象,隋煬帝的陵墓只有幾畝田那麼大,完全不符合其好大喜功的個性,最終落得了如此淒涼的下場。兩首古詩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歷史情境,對於學生客觀評價隋煬帝這一歷史人物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思想教育,關注傳統文化
皮日休的《汴河懷古》比較客觀地評價了隋煬帝的功過,透過對這首詩歌的探究,學生能夠感受到大運河的開鑿是建築史上的奇蹟,我國古代人民所具有的聰明才智是無與倫比的。從中領會大運河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斷開拓進取的偉大精神。這對於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打下基礎,同時對於他們思想觀念的昇華,情感意志的磨練也將產生深刻影響。
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語文課堂上學習的唐詩相比,歷史課堂上的唐詩是讓學生結合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基礎上去理解詩歌、朗誦詩歌。在隋朝這段歷史中適時的運用詩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這些詩歌的深刻內涵,形成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認同感,激發學生關注傳統文化,從而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