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中論企業管理的五大關係
(一)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財散人聚"源於《舊唐書》裡的"財聚人散",有人又加上兩句"人聚財聚,人散財散"。由此可見,辨證對待財富和人才是多麼玄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財兩得也不那麼容易。
企業到底散多少財,聚多少人,是關乎企業前途命運的戰略思考。溫州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深諳"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道理,紛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將家族股權稀釋,即把股權分給舉足輕重的經營管理或技術創新骨幹,網羅經營人才、技術人才,廣泛聘用職業經理人,實行所有權、經營權分離,令家族企業逐步過渡為現代企業,越做越大。應該說,他們是睿智的,雖然自己的股權小了,但蛋糕做大了,在與別人分享財富與快樂的同時,自己得到的也多了。
所以說,我們要按十六大精神全力推進新體制建設,不但要打破原商業國有獨資的一統,還要打破股份上市公司的一統,把"財"散給骨幹層,這個意義上的"財"是股權。
這正如對"捨得"兩字的理解,我理解捨得就是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善於授權,善於獎勵,善於與他人分享,才能壯大事業。企業要讓一起創業的精英人才都能享受成功的價值,才能將企業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但在"財散人聚"的問題上,也不能片面地、絕對地理解,不能認為是平攤股權、平均提高員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它是一個辨證的長期的漸進的系統過程。
(二)競爭與合作
市場競爭條件下,競爭在所難免。不少人認為"同行是冤家",似乎競爭雙方只能是利益截然對立的關係,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我認為,競爭與合作不是一對"敵對兄弟",競爭離不開合作,既競爭又合作,才能突破孤軍奮戰的局面,實現雙贏或多贏。
因此,企業間加強合作比"獨行俠"式的企業有更大優勢。有位知名企業家說,對一個產品和企業家而言,最懼怕的不是對手的強盛、資本的短缺、人才的匱乏,而是目睹對手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對手的衰落預示一個產業正走向夕陽,市場競爭已失去意義和活力。在有些情況下,接受競爭的存在並善待競爭對手,更能夠促進自身的發展。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組建聯盟參與競爭,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這是對傳統競爭理念的超越,是適應形勢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亮點,其實就是多元一體的理論。承認不同,但是要"和";只強調"同"而不能"和",那隻能毀滅。"和而不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
富潤集團是多年來組合2l家國有企業而形成的多元化的聯合體,各單位各不相同,但我們追求"和"。怎麼樣來追求"和"?就是控股集團所屬各單位、全體員工統領於富潤的文化、理念之下,和諧而為一體。我們承認"不同",就是讓各單位、讓員工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個性,不抑制特長和積極性,不固守思維定勢,鼓勵創新。但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人人為富潤。
隨著集團新體制建設的推進,當年兼併組合的不同企業變成或將變成大大小小的幾十家有經營管理業務骨幹參股的獨立法人公司。目前,集團的重大事情均由大家共同商量,民主決策,而高階職員們又獨擋一面,管理自己一塊責任田。我想這就是"和而不同",這就是"大蒜式"的"形散而神不散",可以各吹各的號,但只能是一個調。
(四)工作關係和個人關係
企業環境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正確處理好工作關係和個人關係。有良好的工作關係,又有良好的個人關係,是最為理想的狀態。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感情代替制度,否則就不能做到強化管理和從嚴管理。
企業管理依靠制度管人,制度是"法";"法"是不講情面的,是帶有強制性的;而"情"是社會倫理方面的,出了問題也只能以道德的約束來解決。所以我們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既不能用"法"代替"情",也不能以"情"來代替"法"。
我認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和部下的關係:第一要融洽,什麼事大家都可以一起討論;第二要坦誠,把話都說明白;第三是怕而不恨,下屬怕你而不恨你,這才是正常的關係。
(五)經營者的素質修養
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好,主要取決於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關鍵取決於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一個優秀的一把手可以帶出一個好班子,一個好班子可以搞活一個企業。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西方專家認為,一個合格管理者應具有合作精神、決策才能、組織能力、善於應變、勇於負責、敢於創新、尊重他人、品德超群等各項綜合能力。歸結起來一個合格管理者應具有倫理素質、心理人格素質、觀念素質、經濟與管理素質、政治與軍事素質、文化素質、經驗素質、能力素質等八個方面的素質。
我覺得,我們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克服浮躁的心態,靜下心來紮紮實實研究問題。我個人理解:只喊開放的口號,沒有放開的措施,實際是不開放。有些事情,在私有企業早已經不是問題,而在國有企業還當作一個問題振振有辭地討論。如此放不開,對企業來說雖不算十分危險,但至少也有三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