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考試

考試時記敘文閱讀答題指津

考試時記敘文閱讀答題指津

在考場上遇到閱讀理解類的考試題,一般按以下程式進行較為快捷有效,當然,這個程式不光指記敘文閱讀,對其他文體的閱讀也適用。具體過程是:閱讀理解標題——閱讀文章——看清文章後面的試題——按試題要求回頭有重點地再看原文——答題。

1. 閱讀理解標題: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型別,記敘文的題目一般也分為這幾種型別。標題是文章內容的眼睛,簡析標題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中心,為全面理解文章,準確答題做好準備。

2. 閱讀文章:這是閱讀理解的主要步驟。寫人的文章分析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神態等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主題。記事的文章弄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析事件的意義和它體現的中心思想。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時,一要注意寫景層次、景物特點、寫景順序、情景交融。二要注意想像、聯想、修辭手法的運用。

有的同學做閱讀部分的習題時往往操之過急,快速讀一遍,甚至一遍還沒讀完就去看後面的題目,動筆做題,這樣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支離破碎或失之偏頗的,得分當然不理想。據調查,那些在閱讀部分得高分的同學都是將文章讀了三至五遍後才看題作答的。我們應學會“三步閱讀法”:讀第一遍:整體理解,把握中心;讀第二遍:弄清結構,悟出特色;讀第三遍:認真品析,讀出味來。

3. 看清文章後面的題目:為什麼說要“看清”文章後面的題目呢?根據同學們臨場的教訓,不注意審題、不看清要求就答題,往往會做的題卻丟分了。例如:題上讓你找錯誤的選項,而你找了正確的。題上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話概括了。這都是因為不注意審題所致。

4. 按題目要求回頭有重點地再看原文:第一次讀原文時大概知道文章寫的是什麼內容,但因不知問題是什麼,所以讀起來重點不突出,當看了題目後再讀就比較主動,屬於帶著問題去讀,有目的地讀,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5. 答題:尤其是表述性的題要注意語言連貫精練,內容要全面,力求一語中的。

[例文]

①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有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

②院長總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④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

⑤最後,院長叫男孩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揚成“稀世珍寶”。

⑥男孩興沖沖地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將這一切稟報院長。院長望著男孩,徐徐說道:“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被說成稀世珍寶。你不就像這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1. 請寫出文章的六要素。

①時間:②地點:③人物:

④事情的起因:⑤經過:⑥結果:

2. 石頭先後被送到哪些地方去賣?結果如何?

3. 普通的石頭為什麼成了稀世珍寶?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麼啟示?

4. 第②段中的“總”字與前文哪個詞照應?第⑤段中的“竟”字能否去掉?為什麼?

解析第1題考查對記敘的要素掌握情況,只要仔細閱讀,就能從文中直接找出六要素。①時間:有一天、第二天。② 地點:孤兒院、市場。③人物:男孩,院長。④起因:男孩對自己的前途很悲觀。⑤經過:男孩照院長的吩咐拿一塊普通石頭到市場上“賣”,結果石頭被傳揚成 “稀世珍寶”。⑥結果:男孩受到了啟發。

第2題考概括能力,答題時一定要依據語段,選擇其中關鍵的語句來歸納,只要我們認真審題,仔細閱讀,就可以在相應的文字中找到答案。石頭最先送到市場去賣,後又被送到黃金市場,最後被送到寶石市場去賣。結果:一塊石頭,在不同的市場,價錢不斷地增高。但不管別人出什麼價錢男孩都不肯賣。

第3題考概括能力,只要通讀全文,我們就可以發現此題的答案在第⑥段中,即“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所以變成了稀世珍寶。”此外,這題的後一個問題是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得分。

第4題考字詞的作用,“總”字與前文的“常常”照應,它們都是副詞,說明男孩對自己的生命極其悲觀,內心極其痛苦。“竟”字不能刪去,因為“竟”表示出乎意料,它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