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材教學反思論文範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材教學反思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材教學反思論文
1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的具體情況
1.1教材中內容需適度進行調整
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對於教材以及輔助材料的選擇可以有多種方式,為了提高高中英語的教學水平,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來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減,可以將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調整,也可以進行相應的刪減,這樣可以有效的進行講解,不會出現為了講教材而講教材的情況。因為這樣的話,教師教學就會容易出現分不清主次,學生學習來也是重點難點不好區分,對於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的完成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對於學生其他方面的書籍選擇,可以區分精讀讀物和泛讀讀物,精讀是重點培養學生閱讀理解以及詞彙和語法的知識。泛讀主要是以閱讀為主,讓學生提高英語的語感,為後期英語能力的提高起到有效的幫助作用。
1.2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需開展適合能力水平的聽說活動
一些教材內容涉及的聽說讀寫的難度大多超出學生現有的掌握水平,一般都是聽力語速快,單詞生僻或者話題冷門等等。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這些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對於這些難易理解的可以進行指導和點撥,過度難得材料就要果斷捨棄,不要為了練習而練習,要以學會為目的進行目標訓練才是首選,機械的反覆訓練反而會讓學生厭倦,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開展英語方面的聽說讀寫相關的訓練,要結合學生實際,選取適合學生的話題,即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讓學生提供一些題材,這樣就可以刺激學生的興趣。
1.3需更加註重詞彙的講解按照相關標準要求
學生對於一些英語詞彙的要求是能夠使用,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於所有的詞彙,不可能全部都做到掌握,而且一些材料的詞彙量很多,而不都是重點詞語,所以,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只需要掌握利用率高的詞彙即可,其他的詞彙可以在提高語言素養方面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基本詞彙和生僻詞彙,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有重點的學習,對於一些新詞可以在聽說讀的過程中去接觸,這樣可以擴大其詞彙量的掌握。
2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教材的優勢特點
2.1更加註重提高學生的口語技能
對於以往教材來說,新教材內容更加充實,在好多地方都是以提高高中學生的口語能力而設計的,所以,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來重點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不斷的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那麼,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就是要讓學生多練習,從而不斷的提高英語口語的能力和英語的綜合素質能力。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才可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2.2更加註重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為了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才發展產生了新教材。新教材的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英語口語、寫作以及交流等各個方面。教材的改革,對英語教師的能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能力的教師才能更好的利用新教材,將裡面的內容更好的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能力的快速發展,以適應社會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的需求。
3新課改背景下改革英語教學的方式
3.1豐富教學內容
語言學習的最重要的就是興趣,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夠推動學生學習英語,對英語不再排斥。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課堂氛圍,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特點,注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練習交流對話,來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學習,不斷的提高其思考能力。
3.2新課改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方式轉變
以往傳統教學均是教師佔有主導地位,為了適應新課改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教師備課的方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重點知識內容進行歸納,這樣學生就可以有重點的學習。另外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為了讓學生更加靈活的學習英語,教師可以採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課堂氛圍輕鬆、愉快,這種開放性的課堂更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打造高效學習的課堂。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需求,來設計課程模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點撥,從而高效率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3.3充分發揮微課教學方式的作用
隨著社會資訊化的快速發展,教學方式也在隨著不斷的改變,微課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它主要是利用豐富的材料資源,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便利。其中,閱讀在英語學習中佔有很大比例,微課這種教學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以及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4結語
綜上,對於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以學習英語為興趣,以達到能夠掌握英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要求,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這樣學生能夠在日後英語應用中,就可以得心應手。所以,在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中,教學內容和教材相結合,能夠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綜合素養,旨在培養成為社會綜合型人才而努力。
新課程改革論文
摘要:世紀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教師是現代化教育的排頭兵,“一專多能”,“複合型”的人才更是時代所需,在新形勢下,教師除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素養外,應該加強新的素養的培育和浸潤,應當包括資訊素養,民主素養,國際素養,外語素養,專業素養。
關鍵詞:課程,教師,素養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新的世紀,新的曙光;新的挑戰,新的需要。在“科教興國”的戰略背景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彰顯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旋律。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社會的資訊化,經濟的全球化,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成為影響整個民族生存狀況的基本因素。21世紀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教師是現代化教育的排頭兵,“一專多能”,“複合型”的人才更是時代所需,在新形勢下,教師除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素養外,應該加強新的素養的培育和浸潤。
一、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滲透著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師應優先開發適應知識經濟與資訊時代需要的資訊知能,改變“資訊貧困”的現狀,力求將資訊素養的培育融入有機聯絡著的教材、認知工具、網路以及其它有效的教學資源利用之中。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訊素養及能力,適應資訊化社會,從浩瀚的資訊汪洋中整合必要的資訊,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利用資訊平臺,創造性地發現、探究、分析、交換、提供資訊,能迅速從媒體、文字、符號、資訊、社群、文化中獲得前瞻性的思想和經典性的素材,把資訊教育滲透到全方位的素質教育中。同時,教師的資訊素養,著重於在媒體的取向中把握方向,善於趨利避害,引導學生從被動的媒體消費者轉為主動的設計者、策劃者,避免學生成為媒體的奴隸。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構建新知識、新資訊,培養知識管理、資訊管理的能力,增進學生在科技社會中學習調適、價值判斷、問題解決和創造實踐的基本能力。
二、民主素養
現代化的教育樣式中,學生“全人發展”、“主體性”、“合作性”等特徵越來越明顯,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因此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大灌溉”,“大包辦”的意識,培育民主素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民主的師生關係。在“自主,協作,探究”的學習環節中,學習的內容是開放的,有的偏重社會實踐,有的側重於文獻研究或思辯的,或者是多學科交叉綜合的。探究視覺的定位,研究目標的鎖定,方法手段的運用等,都有相當大的靈活度。多角度,多層面的反思性、批判性思維層出不窮,為此,教師不應再扮演“權威”的代言人,充當“裁判”的角色,而須“簡政放權”,養育民主素養,包容學生的不同意見,善待其個性特長,重視學習過程,重視尊重學生,重視團隊合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有見識、有批判性思維的創造者,發展創造性、分析性和革新性的見解。改變“接受性學習”的被動狀態,發展“研究性學習”的民主氛圍,在互動的教學中,相互平等善待。現代化的教育是一種開放的、浸潤性、積極互動的學習構架,學習的型別及方式呈現多元狀態,例如,解決問題的學習,基於案例的學習,拓展性學習,基於目的的學習,超媒體超文字的學習,研究性學習,等等,這些跨學科、跨時空、跨知能的多維度學習程式,增強了知識的彈性,促進了知識的遠遷移,更需要教師放下架子,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智商和情商,對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更多的民主引導、民主支撐、民主調控和民主評價。尊重人的獨立性、主動性、首創性.反思性、合作性,正是民主素養的體現。
三、國際素養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應對新世紀挑戰的力量性決策。“三個面向”的'方針,開啟了中國教育以開放系統的方式執行。特別是加入WTO後,中國全方位地融入世界舞臺中,在中國和世界互動的發展中,尋求教育發展的制高點,才能實現跨越式進步。全球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具備國際素養,以全球化視野審視問題,創造性的培養出基於高新技術、基於資訊科技的合格公民。世界的距離感日益縮小,互動學習的能力迫於眉睫,跨國界、跨洲際的交流日趨頻繁,“國際素養”、“國際意識”、“國際理解”等理念,業已融進教育課程。尊重並學習不同族群文化,理解與欣賞本地及世界各地歷史文化,瞭解世界為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已成為教育課程設定的目標。以國際社會為背景,以豐富的人性和社會性為依託,提高在國際社會中的國際生存力和國際競爭力,成為現代化教育的一種思路。跨文化的理解與世界大同意識的形成是開放時代的必然格局,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親密,資訊科技的日益延伸,對異國文化的尊重、認同和欣賞顯得越來越重要。同時,文明的進步要求世界公民的素質普遍提升,教師的跨文化意識中,應該有高度的道德完整性和對待多元文化的清晰敏銳性,促使民族素養和國際素養的協調發展,這是現代化教育中教師須具備的特質。
四、外語素養
新形勢下,新課程的構架,教師作為專業工作者,必須有意識地自我規劃,以謀求最大限度的自我發展,追求卓越、優質的教學效率,追求專業的成熟和昇華,追求素養的培育和更新。教師的素養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課程資源,兼具條件性與素材性課程資源的屬性。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為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外語教學成為課程改革的一大焦點。
當今的“外語熱”一浪熱過一浪,“沛沛英語”、“希望英語”、“瘋狂英語”、“雅思英語”、“託福英語”、“GRE英語”等等,層出不窮,演繹著“志在四方”的進取豪情;“英文原版教材”、“CET等級證書”、“雙語教學法”、“脫口秀課堂”、“同聲傳譯”等等,趨時而興,打造著“國際通行”的亮麗風景,這些都是對教師的戰略性驅動和挑戰,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嚴肅考驗,要求教師自身實現先行性、跨越式發展,如同培育“媒體素養”、“藝術素養”、“數字素養”、“人文素養”一樣,加快培育外語素養,提高外語能力,應對全球化趨勢對外語的需求,儘快適應陌生文化環境。
五、專業素養
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應用性、技術性。以高職高專為例,應專注以職業崗位素質、能力需求為導向的“階梯遞進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於實施“素質平臺、崗位平臺、能力平臺”的人才培養方案,突出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人才培養特色。
1、辦學模式:要有機融入產業要素、行業要素、企業要素、職業要素、實踐要素、職業道德等六大要素。強化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的定位,要以市場為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努力做到“學校圍著市場轉,專業圍著產業轉,人才培養圍著需要轉”,要進一步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線,對專業建設的五個核心環節——課程建設、“雙師”團隊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頂崗實習實施與管理、校企合作制度建設等方面努力推進。專業建設要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
2、教學理念:探索“一箇中心”、“兩個主體”、“三重目標”、“四性統一”、“五個魅力”,即:
①“一箇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德育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育獨立精神,增強創新意識,促進全面發展。
②“兩個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形成兩個主體互動的教學動力體系。
③“三重目標”:教師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使學生獲得知識、增強能力和提高素質的教學目標。
④“四性統一”:堅持教學的思想性、理論的深刻性、現實的針對性、教學的實效性四性統一的教學標準。
⑤“五個魅力”:努力創造具有思想魅力、理論魅力、知識魅力、藝術魅力、人格魅力的教學氛圍。
3、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大綱的契合度和嚴密性;融合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目標性和多維性;透析重點難點問題的精闢性;講授問題深度和廣度的延展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生動性;思維邏輯條理的層次性和清晰性;知識運用的自如性和豐富性;多媒體課件的豐富性和邏輯性;板書的整潔性和條理性。
4、教學方法: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使用普通話的能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按照“教、學、做”合一的總體原則將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標準及時進入課堂,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特點,著力研究教學新規律﹑新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利用新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涵,加強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重點突出,精講多練,專題講授,師生互動,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1)專題講授法
(2)案例分析法
(3)問題研討法
(4)時事點評法
(5)學生登臺講課模擬教學法
(6)小組研究教學法。
5、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大綱,鑽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備好課,做到“四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社會實踐。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強職業能力訓練,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基礎素質。實現“三個轉變”——轉變教師知識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學生成績評價方式。
“瞄準天上的星星總比瞄準樹上的蘋果打得高”,教育者的使命在於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點燃智慧,用生命影響生命。教育者應當做到“用真理的力量感謝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用生動的形式吸引人”。
教師的目標應當高遠,教師的情懷應當豪邁,教師的素養應當優質,才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干戈為玉帛”,實現教師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才能讓學生採擷素質教育的甜美果實。“玉不琢,不成器”,教師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終身學習的實踐者,做素質教育的開拓者,與時俱進,持續發展,煥發素質教育的生命力。
新課程改革教學總結論文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我作為音樂教師也融入了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在這一學期的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嘗試著對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情境和學生的評價方式等進行不同的改革,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堂教學方法的嘗試
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根本理念。音樂課也要做到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實現這些新的觀念,有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助,共同發展;轉變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要富有個性學習,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等等。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著用不同教學方法,以達到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樣的目標要求。
例: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音樂的欣賞中,由於聽力與讀譜能力不強,他們對樂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情感的感知和體驗等都受到了限制。我嘗試用直觀的圖畫、符號來表現樂曲的旋律、節奏、結構等,並結合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表現音樂,在“音畫轉換’衝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欣賞《蔭中鳥》時,我首先打破了以往先出示欣賞課題的做法,先放錄音讓學生閉目想像,然後讓他們“畫音樂”,把聽到的和想到的東西畫出來,由於聽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學生畫出了飛鳥和太陽;有的學生畫出了兩個翩翩起舞的小朋友,等等。這種做法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審美體驗,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拓寬學生表現音樂的渠道。
在課堂教學中,絕不能侷限於教師單純的講授,而應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不是讓學生學會唱歌就可以了,而是在熟悉、聽懂、會唱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多元文化交流和創新能力。
要培養創新態度,教師首先必須先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種種創新性表現常常與錯誤、頑皮、任性、爭吵等聯絡起來,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不一定十分準確,但敢於想像和聯想,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是好的,也是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因此,我作為教師始終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正確對待“良性爭論”,多給學生創造爭論、討論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大膽探索,求真、求新。
二、在課堂環境上的創新
音樂教育應該是藝術的、審美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讓學生透過音樂實踐活動,來感知音響,認識音樂,獲得審美滿足,得到自我發展,這就需要營造創新課堂環境。
新教材的第一課是《有趣的聲音世界》。如何能吸引學生呢?課前我思前想後,決定採用引導、啟發、聯想、實踐的方式,給學生一個空間和自由表現的環境。首先讓學生模仿打雷、雨滴、打呼喀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聲音,這樣孩子們平時無意識所積累音響一下子湧現出來,情緒也隨之調動起來。他們模仿腳踏車鈴聲、敲門聲、媽媽切菜的聲音等等,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透過有意創設的這個情境,給了學生一個廣泛的想像空間,使他們加深了對有趣的聲音世界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
再如《大雨和小雨》這一課,為了使學生從頭至尾始終融入一種情境化的音樂學習之中,我運用圖畫、語言等要素設定了這樣一個教學環境。先在黑板上畫幾條白雲,然後徐成一片烏雲,接著再點上幾個雨點,最後畫地上長出了許多嫩芽。在畫的過程中,伴著與學生自然親切的對話,再伴著生動的語言;“天上飄著朵朵白雲,忽然,天變了臉,白雲變成烏雲,噢,打雷了,下雨了,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地下的種子迫不及待地鑽出小腦袋,來看這美妙的春的世界,你聽,‘大雨嘩啦啦,小雨淅淅瀝瀝’,不斷地下著”。
創設合作的環境,使孩子融入群體,淡化自我,這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現,使他們在群體中處理好個人、他人、集體、社會之間的關係。從小就樹立群體意識,這正是培養一代新人應十分注意的問題。
在課堂中,我改變了舊式一節課一個隊形的舊俗。讓學生在課堂中隨著教學的發展,有時圍成圓圈,有時分組,有時呈馬啼形,讓學生在動中保持一種新鮮感,這個變化過程需要大家互相配合,是一個合作過程。有時為歌曲選配打擊樂器時,沒有硬性指定,而是讓學生分組,各組成員相互討論,每組共同選擇合適的樂器,並共同寫出三節奏型,最後合奏。透過合作,使孩子們把樂曲要求統一起來,取得了活躍、豐滿的視聽效果,把整個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實踐證明,透過合作,能使孩子們反應迅速,靈活多變;透過合作,使兒童瞭解合作中個體服從群體的關係,同時在合作中及他們體驗著同一種情感共鳴。
三、在評價方式上的改革
新裸程的評價是改變了原來課程所過分強調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因此,我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打破了傳統的評價方式,首先用“金星”獎勵來促進他們發展,使學生關注著自己的學業成績,只要學生在課堂中有一個“閃光點”,就給他們鼓勵。其次是在小組合作、討論、研究、學習以及展示中,讓學生自己評價,引導學生互評,使他們知道如何做才是好的,才是最好的,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透過談話,瞭解學生髮展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重學生的發展學習過程,而不是強調結果,促進學生的發展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