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就業社會實踐報告

就業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就業社會實踐報告

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瞭解,抱有神秘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衝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裡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透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在調查中瞭解,大學生對就業資訊的關注還是比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關注就業資訊,而大部分則都是偶爾關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所選職業所作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工作的擔心實際生活中卻缺少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裡,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援,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資訊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資訊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比較少,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3.大學生的職業棋王還是表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透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政策,這就需要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資訊系統。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就業需求於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互適應的,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應當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素質,又要考慮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瞭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會使自己的人生更順利。

篇二:就業社會實踐報告

一、 大學生打工目的:增加自己零花錢;自食其力,不完全依靠父母;鍛鍊自己能力:走進大學,我們就不能再是那個凡是依靠父母的人了,我們得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而且大學期間的學費,生活費等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是一筆不菲的資金。

據權威機構調查,農村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得花63.4萬。更何況我們這批即將畢業的人人,更得為明年畢業後的就業著想了。時下,大學生透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透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二 、 大學生暑期打工的工作種類:

勞務型:夜總會刷盤子、桑拿浴的服務生、酒店的領班、商場促銷員(化妝品、保健品等)、話務員、派發(辦公室用品、傳單)、快餐店打工、抄寫

智力型:辦公室文員、會計師所審計、家教、翻譯、電視臺編導、網站版主、網站銷售、軟體公司程式設計

還有一些大學生,揮起了創業的大筆,如辦公司、開工作室、書店、經營餐廳等。

三、貧困生的對於自己的假期滿意程度相對較高,假期充實度也相對較高。

在被調查的貧困生中有50%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實而有意義,這一比例大大超過了其他的被調查者,而選擇假期計劃中以打工或參

與社會工作為主要活動的也佔到了42.9%.這表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假期滿意程度普遍較高,這表明了貧困大學生對於假期的時間安排更為合理,大多數的貧困大學生覺得在假期應該外出打工實踐,而不是整天沉溺於睡覺、上網、看電視之中。

在大學期間打工的人表示他們所找的工作有65%是跟自己所學的專業無關的,有30%則表示跟自己的專業有些關係,有5%的人表示在大學期間所做的工作跟自己的專業有關,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表示希望在大學期間可以找到跟自己本專業有關的兼職或暑假工,但這是很難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