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風箏教學案例參考

風箏教學案例參考

【教學設想】

本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後第一次接觸的魯迅的文章,由於他們不瞭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而且文章中疑難的問題較多,所以學起來有一定難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時對沖突誤解中的親情體會不到或不深,所以要求學生透過朗讀來感知文字,以品味重要詞句來落實重點,理解主題;透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來啟迪思考。同時藉助於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

教學思路:匯入-----簡介作者及背景--------出示目標------聽讀整體感知--------研讀課文(一)尋找誤解和衝突------研讀課文(二)封建教育思想,自我反省精神------合作探究-----品味語句含義,滲透思想感情------體驗反思----拓展延伸(從文字到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品味語句,理解重點詞句的語境意義。

德育目標:學習魯迅嚴於自省、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體會魯迅“反封建鬥士”的初步思想。

能力目標:感受語言文字的含義能力,批註法的規範提升。

【教學基本流程】

一、作者、作品簡介

多媒體顯示: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去日本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大膽揭露吃人的封建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猛烈抨擊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為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20世紀20年代陸續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從1927年到1935年,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雜文集。魯迅為中國革命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野草》,散文詩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徵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有的篇目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懣,如《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一覺》等;有的描繪了對自我深刻解剖之後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別》《死火》等;有的寫出了對未來的疑懼,深刻表現出作者的人生哲學,如《希望》《死後》等。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

二、文字閱讀

(一)寫了什麼?請同學們聽讀課文,看看本文寫“我”回憶了有關《風箏》的什麼故事?要求邊聽邊用一段話來概括課文的內容。師範讀。

1.課文記敘了“我” ( )了弟弟的( ),後來我知道自己( ),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 ),我的心只得( )。

或者(2.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小兄弟最喜歡放風箏,“我”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長大後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二)、怎麼寫的?

⑴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下列各題。(放幻燈)

1、這篇散文1-2自然段寫了什麼?

2、 3-4自然段寫了什麼?(1) 讀第三段;用不同符號劃出我和弟弟對風箏的態度

(2).讀第四段;用不同符號劃出發現弟弟偷做風箏後我和弟弟的神態和動作。(3)我為什麼那樣做,弟為何不反抗?

3、 5-11自然段寫了什麼? 讀第五至十一段;用不同符號劃出我是如何省悟和補過的及弟弟知道有這麼一件事後的神態。

4、12自然段寫了什麼?

小結:1.鮮明的對比手法,使文章情節曲折,中心突出。2.語言鮮活,用詞精當

(三)、寫的目的(中心思想探究)

學生默讀全文,精讀課文,在圈點勾畫中找出本文難以理解的問題,全班同學討論解決,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教師分發文字資料,指導學生圈點勾畫。資料內容如下:

對課文作圈點勾畫評註的學習可以分三個層次:一是疏通性的圈點勾畫,目標是讀通課文;二是思考性的圈點評註,目的在於提出質疑,引發思索;三是評論性的圈點評註,目的是讓學生在開啟思維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見解。

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並參照平時通用的讀書符號形成自己的圈點勾畫的符號系統,作為圈點勾畫的符號,應簡潔醒目,意義明確,使用時不應隨意變動,以便於對文章的重讀與複習。下面的符號系統是不少人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僅供參考。

批註法(圈點勾畫) ——符號系統

1. 表示描寫得精彩或論述得好;

2.——表示作者的觀點、看法;

3. 表示文章的要點或中心思想;

4. 打算摘抄的內容;

5. …… 表示要著重理解的字、詞、句;

6.?表示有疑問或暫時不理解之處;

7.??表示有疑惑需作認真思考之處;

8.!!表示精闢、讚賞;

9.△△ 表示應注意的地方;

10.★ ★ 表示應熟記、背誦的地方;

12.[ ]表示要查考、註解的地方;

13.○○表示需疏通的生字和生詞。

…………

當然,還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臨時設定一些符號。

2.指導學生對課文圈點勾畫,把閱讀中的感受、體會或疑問標記出來。

3.以小組為單位,各組彙集問題。教師將所有問題歸類,按照由淺入深的層次歸類,或按區域性到總體的方式歸類,或按照問題所在的段落分組。

4.按照問題所在的段落分組,可把問題分為4組,1~2段的.疑問為一組,3~4段的疑問為一組,5~11段的疑問為一組,12段的疑問為一組。

5.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研究問題,教師巡視指導,然後抽兩組向全班彙報,有不同意見,全體同學討論解決,教師加以評述。

第二課時

6.內容研討

第一組問題。

1.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為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明確:根據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溫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故鄉的風箏時節,楊柳發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說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說,是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為什麼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麼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明確:這裡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第二組問題。

1.找出文章生動描寫小兄弟對風箏入迷的情狀的語句,分析這些描寫流露出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明確:相關的句子有:(1)他沒有風箏,就眼巴巴呆看著人家的風箏在空中飄遊而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2)他時而為人家的風箏突然跌落下來而驚呼;他時而又為人家的風箏因纏繞解開而高興得跳躍……

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憐的。放風箏,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動活動,本是大有好處的,可是因為兄長不允許,只能呆看人家的風箏,他驚呼跳躍,天真活潑的兒童天性躍然紙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狀描寫得越細緻生動,越能加重對剝奪他放風箏權利的封建家規的控訴力量。這裡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同情,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2.用自己的話描述風箏事件,在對我的描寫中,流露了什麼感情?

明確:描述略。

小兄弟喜歡風箏,在我看來卻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偷做風箏,隱隱寫出了兒童的動手能力。上文寫蟹風箏、蜈蚣風箏、瓦片風箏,小兄弟做的卻是蝴蝶風箏,可見他聰明伶俐,動手能力強。而我卻猶如凶神惡煞,以破獲秘密為滿足,以摧毀小兄弟的心血為勝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態神氣活現,魯迅是在自責當年扮演了冷酷無情的精神虐殺者的角色,言辭中流露了同情、後悔與自我譴責之意。

第三組問題。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作者為什麼說不幸?

明確:聯絡懲罰一詞,就比較清楚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2.文中所說的對於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

明確: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認為是笑柄可鄙的;發現小兄弟偷做風箏,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

明確: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不準兒童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的天性。一個純潔無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願望,只是因為有悖於大人們的信條,就不能發展,就得不到實現,甚至要為此付出代價,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著某種具有悲劇意味的東西。被糟踐的雖然只是一隻風箏,可是同時受到傷害的卻是一顆本來應該受到愛撫的稚嫩的心。作者稱之為精神的虐殺,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為什麼總想補過?那心為什麼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

明確: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在反思起來,當年被落後的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所以他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真。因為始終沒能得到弟弟的寬恕,設想的補過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1.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麼我不覺得寬鬆反而覺得沉重?

明確:小時候,自己對弟弟那樣管束,簡直是精神的虐殺,而弟弟卻毫無抗爭,逆來順受,時過境遷,忘得一乾二淨。作者感嘆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第四組問題。

末段的語句如何理解?

明確: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而不得。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小結:揭示了“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科學道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自由、活潑的天性的扼殺。而強烈的愧疚之情體現的不僅是兄弟間真摯的親情,還包含著我善於反省和自責,嚴於自我解剖的精神。——主題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談談對本文主旨的認識。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選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裡早已忘卻的兒時瑣事,但在我醒悟到這件事是對小兄弟心靈、精神的殘酷虐殺後,強烈的愧疚之情體現的不僅是兄弟間真摯的親情,還包含著我善於反省和自責,嚴於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兩次描寫的肅殺的冬景,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是當時黑暗社會現實的象徵。空中浮動的風箏既是故鄉春日的象徵,更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徵。一篇短小的散文詩,作者將深厚的親情與嚴肅的自我解剖精神融為一體,將自我批判與社會批判成功地加以結合,體現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四)寫的精彩處

1.品讀生動精彩的人物描寫

我找到描寫生動的語句是___________,我欣賞它的理由是因為________

2. 要求學生學習揣摩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在對比衝突中表現親情(或友情)。依據提供的情景,選擇一個話題,寫一段話。

我是向來不愛 , 。和我相反的是 。

有一天,

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勇於發言,只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三、課堂小結

四、教學反思

本週三上午在縣實驗中學上了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語文課《風箏》,《風箏》這篇課文是魯迅的作品,學生上初中後第一次接觸,學習難度較大,課文難點較多,且本文思想內容可從多方面理解,這恰恰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研究性的教材。現作如下反思。

一、教學思路清晰。一開始,讓學生談自己放飛風箏的自由與快樂,引出課文兄弟倆對風箏的不同態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場“精神虐殺事件”。最後討論體會封建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才是導致這場“精神虐殺”真正的罪魁禍首。

二、教學方法得當。我緊緊抓住“精神虐殺”,重點研讀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透過圈點、朗讀,突出“出神、驚呼、高興得跳躍”,讓學生體會弟弟對風箏的酷愛以及表現弟弟天真活潑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動作、神態等描寫著稱。教學時採用的表演“我”毀風箏的片斷,學生很是受啟發。評點時,大多學生都能指出表演學生的不到位之處,甚至後來連“我”的“傲然”神態都能表現出來。朗讀、表演,學生充分領略了“我”的毫不顧忌、無情踐踏風箏的粗暴行徑。

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透過小組合作,思維的碰撞,難題頃刻瓦解。在討論““我”還不是“罪魁禍首”?那導致這場“精神虐殺”悲劇的幕後真正“兇手”是誰呢?””這個問題時,我出示了魯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寫作的年代,大大幫助了學生對此問題的思考,降低了這個難題的難度,以適應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從家庭背景出發述說,有的從不平等的長幼關係闡述,大部分同學認識到了這是封建教育思想導致的落後觀念所致。即使他們說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還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毀風箏事件中的“抓”、“擲”“踏”等動作描寫以及“傲然”“絕望”的神態描寫應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再讓學生表演,一定會比粗讀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這堂課是以“精神虐殺”來挖掘文章主題思想的,但上課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闡述過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講了文章選材的事情,使整堂課有“散”架之感。

圍繞一個主題,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讀透,開啟思維,並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這樣的課堂才算是合格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