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探究的論文
[摘要]從目前看,中等職業教育正進行全面的改革,各門學科都在探究適合自己的新課堂模式。計算機資訊科技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基於網路的教育模式已經對傳統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基於網路的中職計算機資訊科技課堂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資訊科技;網路;課堂教學
一、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陳舊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的計算機課程內容的設計並沒有達到同步的要求,內容陳舊。由於課程體系和內容的相對固定,導致計算機很多的先進知識並不能快速融入。
(二)教學模式單調,教與學分離
計算機教學還受到學校教學裝置、多媒體設定等各種條件的限制。由於教學裝置不足,傳統的教學裝置單調的教課方式,枯燥乏味,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們在以前學習C語言時,往往採用理論與上機實踐分開,使得教與學分離了,導致學習效果不好。
二、基於網路及資源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與學
傳統的課堂班級式教學,主要強調的是集體性,老師不能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學生更多的是處於被動的狀態。而網路教學方式則是集體化和個體化二者的有機結合。我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進度等。還可以在網上隨時與老師和其他同學溝通和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一)網路環境下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建構主義中倡導學生能動地學習,學生知識的獲取不是僅靠老師的傳授,而是學生根據自己對外界的認知和學習的能力,對整個知識加工、內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整個理論中,學生都是處於主導的位置,根據自己的偏好學習。2.教育資訊傳播理論。該理論的三個應用方面分別是:(1)課堂多媒體教學傳播研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藉助多媒體傳授知識,達到不錯的教學效果。(2)遠距離教育傳播研究。包括利用衛星電視與計算機網路系統、移動通訊系統等進行教育傳播活動的理論與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研究。(3)學生利用多媒體進行自學的研究,包括對一些多媒體程式的編制,對一些媒體軟體的熟練運用。
(二)網路教材
網路教材(即站)是一種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它在傳遞知識的同時,可以對學生達到一定的啟迪的目的,而且教學方法具備科學性和先進性。以媒介為傳播手段,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動態能動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所採用的網路教材簡便易用,介面統一,易於操作,讓學生容易找到所要的內容而不致迷航。各章節的知識介紹是以任務的形式出現,而列出完成任務需要進行的步驟,每個步驟填充知識。其次教材內容全面,它是根據教學大綱來系統表述課程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知識的教學工具,所以網路教材包括了《計算機文化基礎》的內容: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作業系統、Word、Excel、PowerPoint、因特網操作。
三、網路教學改革策略
結合當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對基於網路的計算機課程教授進行改革探究。
(一)真正體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的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填鴨式”的教學。在網路教學的模式中,老師要充當的是引導者,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例如,我們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發現問題並有效解決問題。如今教學模式是“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推廣。
(二)網路教學過程的互動性
網路教學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實時的互動性,我們的教學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方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透過我們的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聲、像並茂的學習資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促進教學引導的作用,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可以加強互相協作的能力。
(三)網路教學資源的共享性
網路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資源的共享,透過網路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加強自己的知識體系,透過大量圖文並茂、形式多樣的媒體教學,更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有很大的幫助,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到尋求自我發展的轉變。
(四)網路教學的模式
在網路這種新途徑的教學模式下,我們教師到底該如何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很多需要探討的地方。例如,教師可以先用傳統的講授方法,假設情景,讓學生融入其中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佈置任務,讓有條件的學生在網上搜集資訊,互相協作完成佈置的任務。分組交流,出現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解決。總而言之,網路已經成為我們學習知識的有效途徑,將其引入我們計算機的課堂教學是形勢所趨。我們有責任利用有利的手段構建我們現代化課程的教學,而在搞好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的同時,需要注重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動手實踐。
參考文獻:
[1]俞永江.基於網路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探討[J].網路財富,2009(17).
[2]黃朝有.基於網路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探討[J].資訊保安與技術,201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