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知識助我成長》教學課堂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從知識和學習兩個方面來闡述教育是享受和創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條件,瞭解我國法律關於公民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的規定,知道受教育權利的實現是有條件的,即國家、社會、家庭、學校有義務為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提供必要條件,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維權意識。
能力目標:運用多種方法收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理解教育與人的幸福生活的關係,從而培養觀察能力。透過對有關受教育權的典型案例的討論交流,培養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透過對比是否受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造成的不同結果,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教育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透過對教育作用的分析,為以後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作好鋪墊,並由此增強我們熱愛學習的意識,以及自覺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發現、創造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框包括兩部分: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我們享有受教育權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點,第二部分是難點,同時它也是第二框內容的鋪墊。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圖片,製作成課件。
學生:收集“知識改變生活”或“學習成就未來”的典型事例。
教學環節:
情景匯入:
閱讀課本第58頁故事,思考:這個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麼?
學生分析的基礎上,小結引出課題。
教學過程:
1、 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活動一:
學生閱讀課本第58頁笛福的信。
(1)根據假設續寫故事:
假設笛福的孩子最終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他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
假設笛福的孩子最終沒有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他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
(2)學生交流續寫的故事,討論兩種不同的假設帶來的結果有何不同。
引導學生認識到:接受教育與否對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教育可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活動二:
提供兩則故事:
(1)大眼睛蘇明娟的今昔對比。
(2)放羊娃的故事。
並設問:蘇明娟的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放羊娃靠放羊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3)學生討論:聯絡所學課程(語、數、外、政、地、物、生、史等)對自己的重要性
(4)學生活動:交流收集的有關 教育改變命運的事例或關於教育的名言、格言
(5)教師舉例教育的重要性(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
(6)總結:對個人來說:教育改變命運; 對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2 、我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由學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小余的故事 ”然後匯入“受教育權利的含義”。
學生閱讀“小麗的故事”然後討論:
別人能不能剝奪小麗的受教育權?
小麗自己不想上學是否就可以不去上學?
3、由“小淘的故事”引出義務教育的特徵之一:強制性。教師舉例:義務教育的另外兩個特徵:普及性和免費性(強調免收的是學費)
總結:
學生歸納本堂課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