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案例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秋景
1、課件展示:秋末初冬圖。
2、仔細觀察畫面,感知秋末初冬的,指導看圖:
⑴ 這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⑵ 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荷盡、菊殘、橙黃、橘綠。)
二、初讀感知
1、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一首詩《贈劉景文》。
2、介紹劉景文:
名季孫,是蘇軾的好朋友,指導學習生字“劉”。
3、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要求能讀正確。
4、指名讀,正音。
5、要求人人都讀正確,要求同桌互讀。
三、細讀品味
1、讀了好幾遍,這首詩的大概意思你知道嗎?把你讀懂的地方跟同學們交流交流。談自己的初步感知。
2、讀文質疑:
哪些詞、句你讀不懂,畫出來打個問號。
3、請你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質疑估計:
擎雨蓋 傲霜枝 殘
4、我們想辦法一起來解決。結合圖片,引導理解。
5、講詩意,誰能連起來把整首詩的意思講一講?
四、感受意境
1、透過詩中哪些詞句可知這首詩寫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體會秋天特點。
2、這樣的畫面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交流感受:
收穫的季節,富有生機的季節。
3、誰能讀出這種情感?自由練讀,等會兒展示。有感情地朗讀:
自由──個別──齊讀。
五、背誦積累
看誰能背誦這首詩。
六、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認讀字,提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⑴ 人人會認。
⑵ 交流記憶方法。
2、課件出示要書寫的生字:
劉 記 枝
指導讀、記、寫。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記,
正是橙黃/桔綠時。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背誦《贈劉景文》。
2、引導學生回憶怎樣學懂這首詩,回憶學法:
讀詩句,知大意,細品讀,悟情感。
二、小組合作,讀詩明意
1、提出合作學習目標:
⑴ 人人會正確朗讀。
⑵ 想辦法記住生字。
⑶ 理解詩句的意思。
⑷ 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合作,嘗試學習:
目標⑴:人人達到。
目標⑵:相互交流,共同理解。
目標⑶:記下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
三、交流反饋,解決疑難
1、組織交流反饋:
⑴ 組織小組與小組賽讀。
⑵ 指名小組學習組長,提出本組的疑難問題。
⑶ 難理解的詞句:
寒 斜 生 坐 遠山寒石徑斜 停車坐愛楓林晚
2、引導學生解疑,結合指導看插圖,藉助插圖理解難句。
四、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引導體會:
讀了這首詩,在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怎麼樣的畫面?感悟詩的意境美。
2、引導學生讀出秋天這麼美好的意境。
(自由讀,找夥伴讀,個別讀。)
3、指名背誦。
五、總結展示,課外拓展
1、總結:
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在詩人眼中,秋天是個怎麼樣的季節?齊背兩首詩。
2、拓展:
誰還能背誦有關秋天的詩?
六、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課件出示:
於 楓 首
認讀生字。
2、指名讀,並說說難寫的字。
3、範寫生字:
首:第三筆一橫要長一點。
4、佈置作業:
“我會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