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論文

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論文

閱讀不是機械的複製過程,而是富有個性化的文字重構過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倡個性化閱讀,以學生為主體,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入閱讀過程,去重構作品,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有積極意義。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閱讀興趣

個性化閱讀是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展開的,要求學生從傳統閱讀教學中被動接受的客體轉變為主動解讀文字的主體,故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是首要任務。只有以學生為閱讀的主體,引導學生主動進入到閱讀狀態,形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才能對文學作品進行重構。否則,一篇優美的散文,學生只會讀出一種味道,而沒有個性化的見解,閱讀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學生主體性的實現,和諧的閱讀氣氛是不可缺少的。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應多鼓勵學生髮言、質疑,結合文字提出自己的見解。如《十八歲和其他》的初讀環節,有的學生讀到了兩代人的矛盾,有的學生則喜歡從讀書角度來解讀青春,在教師引導下將這些觀點綜合,也就融合出珍惜青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主題。其次,設定情境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不錯選擇。如《我與地壇》的教學,教師讓學生正確解讀母親對“我”的愛,體會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是較為困難的,而聯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從自己考試失敗後母親是如何做的去體會,以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形成遷移,學生在理解作品時就會比較容易。

二、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豐富閱讀形式

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更多的是聽教師講,閱讀無論是從量還是時間上都得不到保證。試想,學生都沒有去讀作品,如何能生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倡個性化閱讀,尊重、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認同學生的體會和感悟,才能讓體驗更加豐富。提倡個性化閱讀,在閱讀方式上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教師不宜過多要求,而要做好指導。如有的學生喜歡帶著問題去讀,而有的學生喜歡在讀後寫讀後感,無論哪種方式,都要以學生喜歡,能主動閱讀為原則。如小說類閱讀,要注重在梳理情節的基礎上去把握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以此來分析其主題。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情節是圍繞二戰中主人公的戰爭遭遇和作者內心的感受及其變化而進行的,“我”在整個情節中所代表的是哪一類典型人物?當時的環境如何,在這些“變化”中作者要表現什麼?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破壞,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懷。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展開多樣化的閱讀。如:利用競賽方式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課堂中以小組對抗方式來引導學生閱讀後解決問題,閱讀後提倡根據作品的人物、情節或經典的語句寫讀後感,等等。

三、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提升閱讀感悟

同樣的作品,不同的讀者,其閱讀後的體驗是不可能相同的,因為讀者的.生活經歷、知識基礎等千差萬別。而閱讀教學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能圍繞作品的主題,結合自己的實際去重構作品,這樣才能豐富閱讀體驗。但從以往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來看,教師太注重強調統一性,忽視了學生的閱讀體驗,閱讀成了簡單的複製。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倡個性化閱讀,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作品解讀中獲得不一樣的感悟,這樣才能讓閱讀成為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途徑。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在對作品進行解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不是去告訴學生“是什麼”,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這是什麼”。以《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人物形象的剖析為例,伽西莫多是集醜為一身的典型人物,可其內心是那麼的純真善良,愛斯梅拉達則美麗純潔、多才多藝,兩人共同構成了“善”,與之相呼應的副主教克洛德和觀刑群眾則是“醜”的一面。在對這些人物形象進行剖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自己對作品的解讀而生成自己的理解,此時教師不必以“標準”來限制學生的思維,而要在引導學生共同探究的基礎上去總結人物形象,從而更好地理解“雨果的作品裡滲透著對人性善的迷惘和失望”。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並不是讓學生自由解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預設和指導,要引導學生圍繞作品所表現的主題根據自己的實際去生成出獨有的體驗。總之,閱讀是富有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對文字進行重構的過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尊重並鼓勵學生選擇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對文字進行解讀,在閱讀中獲得富有個性的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去解讀作品,形成自我構建,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