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課堂實錄
《晏子使楚》課堂實錄
(師念:“嚴肅”“柑橘”“笑嘻嘻”“賠不是”“罪過”,生聽寫。)
師:同學們寫完了,請大家對照課本檢查一下,有沒有寫錯的。
(一位同學舉手。)
師(到同學身邊):什麼字寫錯了?
生1:“柑橘”。
師:陳老師要向你學習,因為當眾供認自身的錯誤很需要勇氣。沒有關係,認真看一看,下一次不要寫錯了就行了。
陳老師想問一下:“使”是什麼意思?
板書:
“使”
生2:出使。
生3: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
生4:訪問。
師:三個同學大致的意思是:“出使”,“訪問”。瞭解它的意思我們可以透過組一些詞來考慮,比方:“出使”、“使者”“使節”。“使”是“出使”、“訪問”,這裡是誰出使?
生:晏子。
師:晏子使楚,用今天的話講,晏子充任了什麼角色?
生:大夫。
師:大夫是他的官職,當他出使的時候,用今天的話來說,是什麼樣的官員?
生5:外交官。
師:他說是外交官,你們是否同意?
生:同意。
師:晏子出使楚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當了一次外交官。
板書:
“外交官”
師:想一想,當外交官應該怎麼當?他代表了什麼?
生:國家的形象。
師:對,代表了國家的形象。那他的主要責任是什麼呢?
生:國家的尊嚴。
師:把話說完整,是要維護國家的尊嚴,維護國家的榮譽,維護國家的利益。那晏子使楚他需要維護那一個國家的尊嚴呢?
生:齊國。
師:大家再想一想,當外交官使用的語言有什麼特點?(板書:“外交語言”)他們會不會想我們平常吵架一樣?
生:不會?
師:那它會有什麼特點呢?在這一課中我們看出了什麼特點呢?
生6:婉轉。
生7:客氣。
生8:非常直接。
師:他看到了有些外交官說話直接,乾脆。我們看一看,晏子在使楚過程中說話有什麼特點?
生9:委婉。
師:陳老師覺得有一個特點,是話中──
生:有話。
師:對,話中有話,話裡藏話。另外一方如何聰明的話,就可以從中聽出說話者想說的意思,聽出對方沒有明說的東西是什麼。
生9(插嘴):有弦外之音。
師:哦,對!他說了一個成語,是什麼?
生9:弦外之音。
師:聽出弦外之音。什麼人才幹聽出弦外之音啊?
生9:聰明人。
師:聰明人。你們聰明還是不聰明?
生:聰明。
生10(小聲):不聰明!
師:你說自身不聰明。我找一個地方,我想看你知道還是不知道?文章中有這樣幾句,請大家找到,老師讀一讀:“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我想請你說一說,晏子沒有明說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他在說楚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生10:楚國是下等國家。
師:大家說,他聰明還是不聰明?
生(大聲):聰明。
師:對啊,很聰明呀,怎麼不聰明呢?
注意,我們學習這一課,不只要看晏子是不是一個聰明的人,楚王是不是一個聰明的人,更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學著更聰明。
剛才我們討論這麼多,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這是一種外交場所的行為。同學們今後想不想當外交官?
生(有的):想。
生(有的):不想。
師:有些想,有些不想。不想當外交官當然可以。但想不想走出中國呀?想不想使自身的語言委婉、客氣、有禮貌?想不想使自身聰明呀?
生:想。
師:好,我們現在就來好好琢磨這一課。
晏子使楚是一個故事,故事的背景是什麼?在課文中,哪些段落交代了背景?
生:第一、第二自然段。
師:現在請大家一起讀一讀,想一想,是一個什麼背景?
(生讀。)
師:背景交代的時間是──
生:春秋末期。
師:主要人物是──
生:楚王和晏子。
師板書:
“楚王”“晏子”
師:晏子叫什麼名字?你們知道不知道?
生:晏嬰。
師:背景中還介紹了哪些情況?
生11: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生12:楚王想侮辱晏子。
板書:
“想侮辱”
師:他想侮辱晏子,故事的結果是什麼──
生13:反而被晏子取笑了。
師:對,最後反而被晏子取笑了。被取笑以後,最終的結果又是什麼呢?
生13:“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書:
“不敢不尊重”
師:從“想侮辱”到“不敢不尊重”,這中間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故事?幾件事情?
生:三件。
師:三件事情,可以說是故事的經過。(板書:“經過”)哪三件?是怎麼寫的?
生:事情發生的順序。
師:第一件是什麼時候的故事?進──
生(有的):鑽狗洞。
生(有的):進城門。
師:不同觀點出現了。有的同學說是“鑽狗洞”的故事,有的同學說的“進城門”故事。到底是什麼?
生(有的):鑽狗洞。
生(有的):進城門。
師:就事件來說,應該是進城。現在的問題是把楚王開的五尺來高的“洞”看成“城門”還是“狗洞”?
師板書:
“城門?”“狗洞?”
生(有的):城門!
生(有的):狗洞!
師:現在我們請說是城門的同學說一說你的想法?
生14:因為他是要去談判,開的是小城門。
師:你的意見是,是小城門,不是“狗洞”。為什麼開小城門呀?
生14:因為楚王想侮辱他個子小,想讓他爬進去。
師:好,說是狗洞的請舉手,說一說理由。
生15:晏子說:“這是狗洞。”
師:晏子說是狗洞就是狗洞嗎?
其他同學:不一定。
(生15疑惑。)
師:請坐下,請你(生16)來說。
生16:我認為是狗洞,因為晏子身材矮小,可以進去,其他人進不去。所以專門為了他開的狗洞。
師:專門為他開的──
生16:是為了侮辱他。
師:這裡有一個問題,請大家注意,我們剛才說,外交場所的交流有什麼特點?
生:委婉,含蓄。
師:楚王能不能直接就準備一個狗洞,是否適合楚王的身份?
生:不適合!
師:狗洞是誰說的?
生:晏子。
師:陳老師的意見是它不是一個狗洞,就是一個小城門。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楚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侮辱晏子身材矮小。
現在的問題是,晏子為什麼要把這個城門叫做“狗洞”呢?
生17:因為晏子代表齊國,齊國是一個大國,他不能走這個小城門。
師:他不願意走這個小城門,他怎麼才幹不走這個小城門呢?
(生疑惑。)
師: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來一起讀一讀晏子的話。想一想,他把這個洞說成“狗洞”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生讀晏子的話。)
師:想一想,說成狗洞,才幹帶出什麼來?
生:狗國。
師:假如你讓我從這裡進去,你就是一個──
生:狗國。
師:我能不能從這裡進去?
生:不能?
師:為什麼?
生17:這樣,楚國就成了狗國。
師:想一想,假如說這是一個小城門,或者說是小洞,有沒有理由不進去?
生:沒有。
師:現在說成狗洞了。但最後他還是沒有問“我是不是到了狗國”,而是問“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想一想,為什麼?
生18:他直接說楚國是狗國,楚王可能要懲辦他。
師:哦,要懲辦他。我們剛才說,外交官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形象,引起楚王生氣,除了可能受到楚王懲辦,還可能導致什麼結果?
生18:兩國的'戰爭。
師:對,可能導致兩個國家牴觸和戰爭。好,進城門時是的故事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生19:楚王只好吩咐開啟城門,讓晏子進去。
師:為什麼他只好開啟城門?
生19:他不想讓晏子把他的國家說狗國。
師:他自身願意不願意晏子從城門進來?
生19:不願意。
師:用了一個什麼詞?
生19:“只好開啟”
師: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晏子多聰明呀。他人開一個洞,他說成狗洞,然後引出狗國,楚王不願意被說成狗國,只好開啟城門。這裡的關鍵就在於把洞說成了狗洞。
現在進來,見面了,又發生了什麼?請大家讀一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最後一句“楚王只好陪著笑”,剛才是“只好開啟城門”,現在只好“陪著笑”。為什麼只好“陪著笑”?
(生讀第四自然段。)
師:剛才是進城的故事,現在是見面了,有了見面的故事(板書“進城”、“見面”),見面的結果是楚王只好“陪著笑”,為什麼他只好“陪著笑”?
生20:因為他原本想侮辱晏子,沒有想到晏子卻把他的問題駁了回來?
師:在這裡,晏子最後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呀?
生20:就是說楚國是最不好的國家。
師:他明說沒有?
生20:沒有。
師:那他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來讀一讀他說的話。
(生讀:“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師: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的話(邊板書邊引導同學:“上等國家”,“上等人”;“下等國家”,“下等人”;“我最不中用”,“這裡是?”)“問號”處的結論是什麼?
生:最下等的國家。
師:想一想,楚王聽明白沒有?
生:聽明白了。
師:所以他也是一個聰明人,他只好──
生:“陪著笑”。
師:除了他聽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上面還有一處文字告訴我們他只好“陪著笑”。在什麼地方呢?
生21:被逼無奈了。
師:為什麼被逼無奈了?
生21:因為他原本想侮辱晏子,後來他被晏子侮辱了。
師:對,反被晏子侮辱了。你再注意看一看,楚王還說了一句話,使他只能“陪著笑”。
生21: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
師:他自身說的:“你實話實說,我不生氣。”開始他以為晏子找不到話來說了,所以這樣許諾。沒有想到晏子這樣反駁他,他就不好生氣了,於是“只好陪著笑”。只好陪著笑,只好吃啞巴虧。
這一段的對話有三次,扮演一下對話,有沒有同學願意扮演一下見面的情形?注意,能不能不看書,學會用自身的話來說。?
一個小個子的同學:我演晏子。
師:這是矮個子的光榮啊!你來很好!
(生笑。)
(在選定另外一位同學扮演楚王后,其餘同學失望地“哎呀”。)
師:其餘同學也有任務,在看他們扮演時,你要想一想,他們演得怎麼樣?假如你來演,你會怎麼演?
(生扮演。)
(師生一起鼓掌。)
師:好,兩位同學都非常好地把內容記下來了,特別是晏子的扮演者,那麼多的文字,記得那麼熟悉。而且在扮演時加進了自身的表情,真不錯!
(有的同學還舉著手。)
師:還想扮演嗎?
生:是。
師:我再找一組同學。
生:“我來”!“我來”!
師:這一次,要調整一下。現在不是一見面就說:“你怎麼來了。”見面之前要寒暄,還需要一個接待的人介紹,需要一個引見的人。所以我們要增加一個介紹的人。另外,不能只有語言和表情,需要扮演的同學加進去一些動作。比方,楚王是大王,可以坐著。
(生扮演。)
師:這次,扮演楚王的加進了動作,很好,但太緊張,兩次把齊國說成了楚國。扮演晏子的女同學,說得很流暢,很清楚,但晏子不驕不躁的表示還需要好好體會,比方可以走到面前去,不膽怯,要看著楚王,這才是真正的晏子。還有,“晏子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故意”怎麼表示,“只好陪著笑”有怎麼演?大家下來可以找幾位同學把整個故事都演一演,體會一下他們的語言和心情。
好了,進城了,見面了,該吃飯了。楚王該設宴招待晏子了(板書:“宴會”),在宴會時,又發生了什麼事?先請同學們讀一讀書,然後用自身的話來說一說這個故事。
(生讀第五自然段。)
師:(對生24)請到講臺上,面向全體同學講。
剛才同學們聽到自身不同意的意見能馬上糾正,比方剛才那一位同學把齊國說成楚國的時候,這是很好的,說明大家聽得很認真。聽得非常認真,這是陳老師要褒揚的。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尊重發言的同學,在同學發言的時候,等他把話說完,不要打斷他,不要急著糾正,行不行?
生:行。
(生24結結巴巴地講這個故事,大家都耐心地等待。)
師:好,你已經很不錯了!(生鼓掌)這個同學已經記住了主要的故事情節,把課文記住了。大家可以學著講一講這個故事,比方回去給爸爸媽媽怎麼講這個故事,我們就不要老重複書上的話,要在記住故事的基礎上,在頭腦中裝著人物和任務的活動,然後用自身的話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