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10冊《二泉映月》課堂實錄
我正教學《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以“聽著,聽著,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透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為線索,請同學們聯絡上下文說說阿炳積澱已久的情懷有哪些?同學們聯絡上下文,尋詞引句,侃侃而談,從阿炳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美景的熱愛談到對貧困窘迫的生活的無助、被疾病的折磨的哀怨,又談到他的倔強不屈,對命運的抗爭,最後談到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
課,正隨著我精心設計的教案進行著。忽然,一個學生站了起來。下面是本課的部分課堂實錄: 生:老師,我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為什麼阿炳一定要把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茫茫月夜呢?
師:(數秒後)同學們,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值得我們思考,有沒有同學能告訴他為什麼呢?
(學生在愣了數秒後,有的從書上去找答案,有的思索起來)
生: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阿炳生活困頓,又身患眼疾,他沒有親朋好友,只能將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茫茫月夜。
生:因為惠山的月夜是很美的,從課文的“月光如銀”、“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等詞語中可以看出來,我想阿炳一定是覺得這月夜太美了,情不自禁就傾吐起來,就像我們看見美麗的東西要情不自禁讚美一樣。(全班笑)
生:月亮是光明的象徵,夜雖然是黑的,但因為有了月亮,月夜也亮起來了。阿炳向“黑暗中的光明”傾訴對光明的嚮往,很合適。
生:課文中有一句話:“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可見阿炳很喜歡月亮,把月光當成了一個可訴心事的朋友,他就將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它聽了。
師:說得真好。讓我們來當一回皎潔的月亮,閃爍的群星,茫茫的月夜,來傾聽阿炳的積澱已久的情懷吧。
(放《二泉映月》,學生欣賞,體會樂曲表達的思想感情)
“老師,我發現書上錯了。”“老師,我覺得你說得不完全對。”“老師,我有補充。”……面對這群越來越有主見的學生,為人師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是將精心設計的教案進行到底呢,還是大大方方隨著學生有價值的問題深入下去?這是一個擺在教師面前的真實而嚴肅的單項選擇題。 在本堂課中,我選擇了後者。《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老師們對學生越來越尊重,基本上都能建立這樣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獨特的人,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既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如本案例中學生提出的“為什麼阿炳一定要把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茫茫月夜”)我們就有責任去幫助他解決。 《新課程標準》也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嘗試發現、民主對話”。但是,當我們靜心和孩子對話時,孩子們常常會有意無意地跳出我們課前規範設計的框架,給我們一些毫無準備的意外。面對這一個個意外,我們是在茫然中維護自身權威,錯失一個個教學良機呢?還是在親和對話中捕捉住學生的“靈光一閃”,擁有一份意外的驚喜呢?
我們需要驚喜,課堂需要驚喜。面對學生的“靈光一閃”,面對課堂中的意外,我們要做些什麼呢?怎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呢?我覺得:
第一是“寬容”,容納學生在與文字對話中提出的不同觀點和意見,欣賞孩子的真情告白,表揚學生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精神,允許學生犯錯,即使學生的聲音是那麼的怯懦,理由是那麼牽強。
第二是“傾聽”,老師,要認真地傾聽學生的發言,將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做到真正的“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民主對話”,及時地汲取學生傳輸的資訊。
第三是“篩選”,學生的發問,有研究的價值嗎?有研究的必要嗎?老師要迅速地做出“篩選、判斷”,如果真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離題十萬八千里的話題,教師馬上可以一筆帶過,話鋒一轉步入正題;但如果學生的發問有研究的價值,那麼就要進一步深入,讓此話題轉化為師生共同的營養了。
第四是“思考”,這個意外的話題,教師要找到一個結合點,使之不露痕跡地納入預設的軌道中來,利用它促使師生之間雙方各種不同觀點的碰撞,引發全體學生對該生髮表的這一資訊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第五是“提升”,圍繞新話題,讓文字、學生、教師全新對話,改變原有知識結構。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把課堂構成了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讓平等民主對話落到實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地變動。”仔細想想,更覺得在理。 的確,教學有預設的一面,但同樣也離不開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能被調動起來,他們可能發揮出創造性,產生靈感,課堂的精彩往往緣於生成。讓我們這些為人師者,都來在預設中寬容生成,接納生成,融合生成,讓我們的課堂意外不斷,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