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文化苦旅的優秀讀後感

文化苦旅的優秀讀後感8篇

【篇一:文化苦旅讀後感】

木窗、石板路、烏篷船和縱橫交錯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橋,組成一座平和安靜的江南小鎮。

行走在中華民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關於“江南”這個話題的有很多,唐詩宋詞讚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時歸隱選它,現代影視拍個古裝片的拍攝是它,它似乎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一塊遠離喧囂的城市,洗滌浮躁心靈的“世外桃源”。

當你乘船遊覽在小鎮時,你會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一排排粉牆黛瓦的矮屋,你會看到的不是一輛輛疾馳的汽車,而是一條條冒著炊煙的烏篷船,你會看到的不是喧鬧的城市,而是漁民划著船,妻子在做飯,女兒在看書的淡泊安定。這是一種脫離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著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這種美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正如書中所說,江南小鎮沒有河邊吊腳小樓的渾樸奇險,沒有前險灘,後荒漠的氣勢磅礴,沒有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只是他們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格外平穩、內斂,不張揚,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我願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靜舒適,傳承中華民族的安然祥和。

【篇二: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剛讀來十分深奧,對其中許多優美的句子覺得晦澀難懂。透過年齡的增長,社會的積累,越讀到後來我越敬佩餘秋雨,他的歷史散文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每游到一處地方總會仔細思索,然後在其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帶給我們無盡的沉思。

如今人們有哪個能做到像餘秋雨一樣去思索,去探尋。往往遊客到景點後拍照留念就去吃喝玩樂了。沒有多少人會深入瞭解其中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更沒有多少人會去了解其宗教哲學和歷史淵源,並寫下如此有哲理性的文字。

當我讀到《江南小鎮》這一章節的時候,眼前似乎浮現出我當初去周莊,同裡這些古鎮時的場景,就如書中描繪的一般,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潺潺流動的河水,悠閒划著小船,並唱著歌的漁民們。當然還有色彩繽紛,味道可口的各類糕點和特色小吃。一條條木製的竹筏飄過貫穿古鎮的小河,一股竹子中清香的味道,十分安逸,舒適。就如“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匯村”這幅楹聯一樣,盡情闡述了江南古鎮的魅力。

【篇三:文化苦旅讀後感作文】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誰的心,黨河水的斷流傷了誰的神,漫天風沙迷了誰的眼,遍地乾涸斷了誰的夢……風沙肆虐,細雨無蹤,有誰明白敦煌的夢已面臨著枯竭,又有誰明白飛天的故鄉即將成為傳說。曾幾何時,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個名字——樓蘭,可誰曾想到,千年之後,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後塵,多麼可笑,多麼荒謬!難道敦煌的夢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麗的飛天不能沒有家鄉,轟鳴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燦爛的莫高不能被黃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為何將如此珍貴的經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國竟是留不住一個小小敦煌;恨作為一個飛天兒女,我卻是在風沙肆虐之時什麼也不能為她做。餘先生說“中國歷史太長、戰亂太多、苦難太深,沒有哪一種純粹的遺蹟能夠長久儲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墳裡,躲在不為常人注意的秘處。”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著她的莫高,直到我們足夠強大,能夠保護她。

這個世界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華富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護一生的夢想。我們是敦煌的子民,飛天的兒女,共同守護千古的敦煌夢就是我的夢想。

【篇四: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篇五:文化苦旅讀後感】

坦率的說,大師當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長河》的確有驚豔的地方,雖然還是免不了矯揉造作,但至少還流露出一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無骨之作。書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師的書法賞析,尤其是第四篇《鐘山之碑》,源於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師在接受南京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這個碑文是我的真實心聲”。

碑文中有這樣一段:“南京人民於甲申之年啟動整治宏圖,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一時氣象萬千,如畫卷新展,嶺苑初洗,經典再現……主事者命餘作文,方落數語,已煙霞滿紙,心曠神怡。”不知“滿紙菸霞”從何而來?秋雨老師才寫了三句話,就覺得字字珠璣,還毫不猶豫地誇自己“滿紙菸霞”。如果幸運的話,這塊碑傳個幾百年,“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這些文字能夠留給後人研究當代中國的拆遷盛況,真是委屈了這塊石頭。

何謂“文化”?大師自己恐怕也說不圓,因此他借謝晉之口說“我最大的苦惱,是遇到了不懂藝術的審查者和評論者”,而實際上,看起來嚇人的《何謂文化》,不過是以幾篇演講主打的雜碎拼湊,更本談不上宣傳中所謂對文化最“誠懇、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幾百張好紙。

【篇六: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閱天地、覽神州。裡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同,生活也因此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篇七:文化苦旅讀後感】

美,不是罕見,其實就是平實。

也許佛家說得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這是一個從平凡到不平凡的脫變過程。一間陋屋,一位老尼,一灣清泉,幾隻玄身水鴨,還有環繞的沙山,就是一幅美麗風景畫的全部內容。試問,如果單單隻有環繞的沙山,或是隻有水鴨,畫面將會如何?單調的事物無法獨立存在,互補的方式使她更加美好。貓兒沒有老虎龐大的身軀,卻有種鋒利的爪子可以爬樹。毒蛇沒有堅硬的盔甲,卻有讓人害怕的毒液。自然地互補使他們生存了下來。一望無際的沙丘中,安安靜靜的月牙泉就流淌在那裡,也就形成了美麗的風景。

美,不是轟轟烈烈,其實就是互補。

一篇好的文章,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一幅有意境的繪畫,不需要過多的色彩,一首動人的歌曲,不需要複雜的旋律。美不是偉大,不是罕見,不是轟轟烈烈,他更多的蘊涵在簡單的人文和自然當中。

其實美,就在身邊,就在平時,就在互補。

他就是如此簡單。

【篇八:文化苦旅讀後感】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內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軼失的古經卷的嘆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為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致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所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只是淺淺的閱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著何種態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所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著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