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六一居士傳課堂實錄

六一居士傳課堂實錄

陶淵明借五柳先生來表明自己的心志和生活態度,那麼今天我們看看歐陽修的《六一居士傳》課堂實錄,供大家參考!

師: 請同學們看螢幕上的短文,想一想是我們曾經學過的哪一篇文章?

學生答:五柳先生傳

師:請同學們朗讀一下,重溫舊知識。

思考:

1,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借哪幾種事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態度?

學生答:書、酒、家貧

2,主人公為什麼自號“五柳先生”?

學生答:“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3,作者以“五柳”為號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風貌?

學生答:以五柳為號,可見他家居環境的清靜、淡雅、簡樸,由環境可見他淡泊的志趣、不慕榮利的生活態度。

4、作者與五柳先生到底有什麼關係要寫文記傳呢?

學生答:陶淵明實際是借五柳先生寫自己,這種生活情趣,正是他棄官歸隱、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的反映。

師:陶淵明借五柳先生來表明自己的心志和生活態度,那麼今天我們學習歐陽修的《六一居士傳》,看一看歐陽修想借六一居士之口向我們說些什麼呢?

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標要求以及重點。

師:讀書下註解瞭解作者。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學過歐陽修的文章嗎?

學生答:《醉翁亭記》 師:還記得嗎? 學生答:

師:很好,這篇文章透過對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遊人之樂的敘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懷的複雜感情。寫景和抒情相結合,文字簡練而生動,句式錯落有致。那麼,《六一居士傳》是怎樣抒情的,它的行文有何特點?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先聽老師朗讀一遍,注意朗讀的節奏和字的讀音。

師:同學們對照註解,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師:請學生集體朗讀。

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節奏 讀音等。

師:同學們讀的很好,但讀懂了嗎?我們檢查一下:

思考: A 、永叔為什麼要更號?課文為何要引用《莊子·漁父》中的典故?

B、“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

C、“六一”能給居士怎樣的快樂?

D、 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樂沒有?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用文字中的句子來回答。

1、常患不得極吾樂於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

什麼意思呢?常常憂慮不能在這五種物品中盡情享樂,(原因是)世事給我的拖累太多了。

2、 “軒裳珪組勞吾形於外,憂患思慮勞吾形於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於五物哉?”

翻譯一下:官場事物從外面使我的身體感到勞累,憂患思慮從裡面使我的內心感到疲憊,使我沒有生病也已經顯得憔悴,人沒老卻精神已衰竭,還有什麼空閒花在這五種物品上呢?

對呀,世事給我的拖累讓我未老先衰啊!那麼,解決的辦法是什麼呢?棄官歸隱。對了,說了這麼多,這才是真正的意圖。表明世事令他煩憂,希望脫身於世俗雜務,迴歸自然,寄情於五物。

E、沉醉於“五物”的好處是什麼?居士以官場為累, “五物”亦是外物,為何他不以為累?

累於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於此者既佚矣,幸無患。

是啊,官場事物不僅“勞”而且“憂”,沉醉於“五物”不僅“佚”而“無患”,你說哪個好,當然是沉醉於“五物”好了。所以,把自身也容於這“五物”之中,就無所謂為物所累了。

F、居士提出了哪幾條隱退的理由?

這在第幾段有講?最後一段。大家一起來朗讀一下:

好,我們看講了幾條理由呢?三條。

第一,而休,“少而仕”“老而休”年輕出仕為官,到老了退休,這是必然規律,沒有什麼可說的。理由非常充分。

第二,無稱。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出仕到現在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這句話從表面上看是謙虛,骨子裡是牢騷,是對“受侮於群小”的不滿。 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寫這篇《六一居士傳》時已經六十四歲,自二十四歲應試及第步入仕途已有整整四十年了。他以其畢生精力獻給了趙宋五朝。四十年中,群小與新黨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貶官,歷盡宦海風濤;所以他這麼說,更何況,四十年的風風雨雨讓他“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時求去,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

第三, “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就是貪戀超越的職位俸祿,這將會違背自己平素的志向,因此應當離職。

所以這三條理由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樂思想的必然結果。

G、哪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歸隱的決心?

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即使沒有這五種物品,離職也是應當的。表明作者歸隱的決心。

小結:1,本文以“六一”命篇,中心意旨卻並不在表現作者晚年徜徉琴棋書酒之間的至樂,而在於表明亟於辭官歸老的心情

2,傳記形式別具一格。本文的題面雖然是傳,但它卻採用了賦體的主客問答形式,使得文章內容波瀾起伏,活潑多姿,因此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篇借議論以抒情的散文。

考考你:

小練習:根據自己的特點寫一篇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