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語文教學實錄
(第一教時)
師:上一課(注:指正式上課前用20分鐘時間讓學生自讀課文。)同學們自讀了《愚公移山》,我檢查了一下,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非常滿意!現在我們先一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好嗎?
(學生齊聲朗讀全文。讀畢,有學生提出“亡”字錯讀了“wáng”,教師讓同學們共同訂正。)
師:下面請同學們提提看,在自讀中有什麼問題。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麼意思?
師:誰會解釋這個“曲”字?都不會?那就請大家。
生:(讀字典)曲,就是“彎曲的地方”。
師:嗯,這個解釋選對了。後面還舉了什麼詞做例子?
生:河曲。
師:對。河曲就是黃河彎曲的地方。你們看,有些問題一請教字典就解決了。還有別的問題嗎?
生:第一段裡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為什麼這裡用個“本”字?
師:嗯,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幫助這位同學解決這個問題?
生:因為太行、王屋二山後來搬走了,不在這個地方。
師:說得真好!這個“本”字是跟後文相呼應的。這個問題提得好,解決得更好,說明同學們能夠思前顧後地讀文章了。
(隨機指點讀文方法。榜樣取自學生,也許比空談方法效果略勝。)
生:“殘年餘力”是什麼意思?
師:噢,殘年餘力,誰能解釋這四個字?
生:“殘年餘力”是說老人力氣不多了。
師:好,意思講對了!這個“殘”字,我們來明確一下它的含義,好嗎?請。
生:(看字典回答)殘,就是“剩餘的”。
師:“殘”跟“餘”在這裡意思是一樣嗎?
生:(齊生)一樣!
師:一樣,對了!愚公快九十歲了,餘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氣也有限。再請大家說說看,“以殘年餘力”這個“以”怎麼講?
生:用,因。
師:這樣解釋,在這裡適用嗎?你說!
生:這裡解釋“憑”好。
師:對,解釋“憑”好。“以”作“憑”講,文章裡還有別的例子嗎?
(要求學生從課文中再找別的例子,促使學生舉一反三,把知識學活。下面找“之”字屬同一意圖。)
生:愚公妻子講的“以君之力”,這個“以”字用法一樣。
師:對!還有沒有問題了?
生:“出入之迂也”,這個“之”字不會講。
師:噢,這個“之”的用法可能沒有學到過,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結構助詞。
師:講得很好!我以為沒有人知道了。是結構助詞,不過這個結構助詞用法有點特別,你們看,如果要翻譯這個句子,這個“之”字要不要翻譯出來?
生:(齊生)不要!
師:那怎麼譯法?
生:出出進進都要繞遠路。
師:講得對!你們看前面還有沒有同樣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樣。
師:找對了!同學們還有別的問題嗎?(稍頓)沒有問題了?很好,說明大家都懂了。你們看,許多問題大家一起來思考,不是都解決了嗎?這說明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是能讀懂這樣的文章的。(趁勢給以鼓勵,既是總結上面的活動,更是為了進一步活動的需要。)現在,老師來問你們一些問題,看大家真的讀懂了沒有。這篇寓言共寫了幾個人?我們先來把它們列出來,大家一起說,我來寫,好不好?(從列人物表開始,使學生覺得入門不難。)
(學生們紛紛提出,黑板上最後出現了一個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孫、遺男、智叟。)
師:我們先來熟悉一下這個人物表。大家說說看,這個老愚公有多大年紀了?
(學生紛紛答,有人說“九十歲”,有人說“九十不到”。)
師:到底是九十,還是九十不到?
生:(齊聲)不到。
師:不到?從哪裡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個“且”字。
師:且,對!有的同學看書仔細,有的同學就有些粗心。那麼,那個智叟是年輕人嗎?
生:(齊聲)老頭。
師:怎麼知道?
生:(齊生)“叟”字呀!
師: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頭子。那麼,那個遺男有幾歲了?
生:七八歲。
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生:從“齔”字知道。
師:噢,齔。這個字很難寫,你上黑板寫寫看。(生板書)寫得很好。“齔”是什麼意思?
生:換牙。
師:對,換牙。你看這是什麼偏旁?(生答:“齒”旁。)孩子七八歲時開始換牙。同學們不但看得很仔細,而且都記住了。那麼,這個年紀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讓他去嗎?
(“他爸爸肯讓他去嗎?”此問的本意在於瞭解學生是否掌握“孀妻”、“遺男”二詞,問在此而意在彼,謂之“曲問”。前面問“愚公有多大年紀?” “智叟是年輕人嗎?”都是曲問的例子。問題“拐個彎”,容易激發思考的興趣。)
(生一時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沒有爸爸!”)
師:你們怎麼知道?
生:他是寡婦的兒子。孀妻就是寡婦。
師:對!遺男是什麼意思?
生:(齊生)孤兒。
師:對了!這個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媽媽。你們看書的確很仔細!再請你們計算一下;這次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個人。
師:你們怎麼知道的?
生:一個愚公,一個遺男,還有他的三個子孫。
師:三個什麼樣的子孫?
生:三個會挑擔的,“荷擔者三夫。”
師:你們怎麼知道愚公自己也參加了呢?
生:“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是愚公率領了子孫去的。
師:啊,講得真好!那請你再說說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個什麼句子成分?
生:主語。
師:主語應該是什麼?
生:愚公。
師:好!愚公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主語補出來,人數很清楚,一共五個人。(計算人數,既是瞭解文章內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見任務之艱鉅——也是為了落實古漢語“”主語省略“的常識。)人物我們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這個寓言寫了一件什麼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為,知“事”正是為了識“人”。)
生:(齊聲)移山。
師:這件事做起來難嗎?從文章裡找出句子來說明。
生:很難。文章裡有“高萬仞”、“方七百里”兩句。“高萬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圓面積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難移。
師:說得很好。移山的任務越艱鉅,就越能顯示出人們不同的精神面貌。(認識人們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軸心”所在,也是整個教學設計的“主心骨”。)接下來讓我們根據這張人物表上出現的人物,來看看他們對待移山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文章裡有兩個人講的話差不多,你們看是誰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們兩人的態度差不多。
師:差不多吧。好,我們就先把他們兩個的話一起讀一遍吧,比較比較,看看兩人的態度究竟是不是一樣。(“疑似之跡,不可不察”,教學中此類比較,最易啟用學生的思維。)
(學生朗讀)
師:想一想,他們的態度一樣嗎?
生:智叟講愚公很笨,太不聰明瞭。愚公妻沒有講。
師:你再說說看,智叟講的這個句子是怎樣組織的?
生:倒裝的。
師:那麼不倒裝該怎麼說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師:你知道為什麼要倒裝嗎?
生:強調愚公不聰明。
師:對,把“甚矣”提前,強調愚公不聰明到了極點。這句話愚公的妻子是不講的。這裡有一點不同。(不同之一:對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實“倒裝句”知識。)我們再來看一看稱謂,愚公妻稱愚公什麼?
生:(齊聲)君。
師:那麼智叟稱愚公——
生:(齊聲)汝。
師:這兩個詞有區別嗎?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氣。
師:嗯,好!我再把這個“汝”簡單地講一講。長輩對小輩,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輩之間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為什麼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為他覺得愚公笨。
師:對,這是又一點不同。(不同之二:對愚公的稱謂不同。落實古漢語中稱謂的常識。)還有什麼不同嗎?
生:還有兩句講得不一樣。愚公妻說:“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說:“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師:不一樣在什麼地方?
生:愚公妻說愚公不能把小山怎麼樣;智叟說連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動,有點諷刺的意思。
師:啊,講得好。這裡的“毛”字,是什麼意思?
生:小草。
師:請你把這個解釋用到句子裡去講講看。
生: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師:對,一棵小草也毀不了,這是一種什麼語氣?
生:輕蔑。
師:對,輕蔑的,這跟愚公的妻子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看,這裡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對愚公的態度不同。落實“毛”字含義。)還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樣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話裡多一個“其”字,這裡有什麼不同?
生:智叟的話語氣比較強,用個“其”字,有點強調愚公沒有用。
師:講得好。(不同之四:對愚公說話的語氣不同。落實“其”字用法。)最後還有一句不一樣,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師:這句話怎麼解釋?
生:把土石放到哪裡去?
師:“焉置”的“焉”字怎樣解釋?
生:疑問代詞,哪裡。
師:對,不過這句裡的“哪裡”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裡。愚公妻有這個問題沒解決,後來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
師:怎麼解決的?
生:大家說“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
師:他妻子提出這個問題來說明她對移山是什麼態度?
生:關心。
生:擔心。
師:關心又擔心,兩人都講得對。她關心這個技術問題怎麼解決;還對老頭子有點擔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麼大的山,能不叫人擔心嗎?智叟呢?“嘿,你這個笨老頭,一根小草也毀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兩人一樣嗎?不一樣。(不同之五:對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實“焉置”的含義。)現在請你們再在文章裡找出兩個字來,把兩人的態度分別用一個字說明一下。先說愚公妻,好,你說!
生:獻……
師:獻什麼?
生:疑。
師:對,獻疑。她對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問。那麼智叟呢?
生:笑。
師:對!笑,笑而止之。一個笑字帶有什麼樣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諷刺。
師:請在這個“笑”字前面加一個字,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不僅僅是組詞訓練。)
生:譏笑。
師:對了。一個是“疑”,一個是“笑”。你們看,本來大家認為他們的態度差不多,但仔細比較、分析一下,就發現差別了。所以你們讀書要常把看起來差不多的詞句拿來比較比較。這個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樣的,就不看了。要動動腦筋,多想想。(以“疑”、“笑”總結兩人態度,著眼於培養概括能力。)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幾個人。那個遺男對移山的態度怎樣?
師:對了。一個是“疑”,一個是“笑”。你們看,本來大家認為他們的態度差不多,但仔細比較、分析一下,就發現差別了。所以你們讀書要常把看起來差不多的詞句拿來比較比較。這個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樣的,就不看了。要動動腦筋,多想想。(以“疑”、“笑”總結兩人態度,著眼於培養概括能力。)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幾個人。那個遺男對移山的態度怎樣?
生:高興。
師:怎麼知道?
生:跳,跳往。
師:對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興。他雖然年紀小,但是人小——
生:志氣大。
(體會“跳”字的感情色彩。)
師:對,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氣。那麼愚公子孫的態度怎麼樣?
生:讚許。
師:讚許,你是從那個“許”字上看出來的吧?再想想,當時大家表示讚許的場面是怎樣的?
生:熱鬧的。
師:怎麼知道?
生:雜然。
師:這兩個字什麼意思?
生:紛紛地、七嘴八舌的樣子。
師:還有當愚公妻提出疑問的時候,子孫們怎樣?
生:雜曰。
師:什麼叫“雜曰”?
生:議論紛紛地說。
師:看,這個“雜“字很準確地寫出了子孫們紛紛贊同的場面。(體會:“雜然”、“雜”對描繪氣氛的作用。)上面幾個人,對移山有堅決擁護的,有疑問的,有反對的。現在時間到了,請大家下課以後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頭”,他究竟笨不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