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優秀教學實錄
案例背景
《幸福是什麼》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講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什麼是幸福。十年後他們透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透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於以上的情況,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蒐集處理資訊,豐富學習資源,豐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學習策略:
1、蒐集現實生活中為他人謀利益的事蹟,積累生活經驗。
2、聯絡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理解三個青年話的意義。
3、編童話,深化理解。
4、寫讀後感,內化情感。
教學步驟:
一、自學課文,理清脈絡。
二、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三、聯絡現實,深化理解。
四、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案例描述:
從課題入手讀懂故事
我和同學們一起演唱《幸福拍手歌》,在歌聲中開始這節課的學習。在熱烈的氣氛裡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學生頓時愕然)“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這個問題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請學生上黑板板書課題,讀題。)
接著我請同學們開書認真地讀讀課文,並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糾正不當的讀書姿勢,留意學生的反映。)
學生彙報讀書情況。
張非:課文講了三位青年找幸福的故事。
林雁玲:我覺得張非說得太簡單,本文講三個年青人十年前為人們疏通了一口泉眼,砌起一口井,智慧女兒代表人們感謝他們並祝他們幸福,可他們不明白什麼是幸福,於是智慧女兒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十年後他們明白什麼是幸福。
(學生評價這兩位同學的答案。)
生:張非的簡潔。
生:林的具體。
師: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麼?
生: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師: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學生邊讀邊畫。
填補空白,實現與文字的深層對話
學生畫句子,讀課文,交流。老師總結歸納。一切照章執行。如果此時結束這一學習環節,表面看學生似乎把課文的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這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去太遠,孩子們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於是我相機丟擲了一個問題:這三個青年為什麼會感到幸福?孩子們一聽,楞住了。他們可能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問題。我於是引導他們:想象他們在這十年中發生的故事。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編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例如:第一個青年和他們分手後來到了一個城市,在學校裡努力學習醫術,最終成了一名在當地很有名氣的醫生。這年,災難降臨了這個城市,這裡出現了一場瘟疫。許多人為了躲避瘟疫,紛紛離開這個城市,只留下那些痛苦中的病人。作為醫生,他比別人更懂得瘟疫的威脅,可是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潛心鑽研醫治這場瘟疫的良方,在他的努力下,奇蹟出現了,他運用一種獨特的配方消滅了瘟疫。原來背井離鄉的人們又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城市,往日蕭條的城市又逐漸恢復了繁華。
如果說開始學生只停留在理解的表層,那麼現在應該多了一點感性的體驗。只見文俊傑又舉起了手:
“老師,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其實就有這樣的人。在非典期間,那些白衣天使,尤其是像犧牲的葉欣、鄧希賢等,他們為病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課堂開始升溫,同學們爭先恐後說出了自己所瞭解的事蹟。
例如:我們都熟悉的雷鋒叔叔不正是這樣的人嗎?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途中幫大嫂抱小孩,送他們回家,幫列車員打掃衛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