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探究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民族聲樂作品審美觀

探究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民族聲樂作品審美觀

民族聲樂作品審美觀是指對於民族聲樂作品的審美評價標準與直觀觀感。民族聲樂作品審美觀離不開民族傳統文化的浸潤,可以說民族傳統文化深刻的影響著民族聲樂作品審美的方方面面。

我國傳統文化以天人合一為主要思想特徵,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我國民族聲樂作品審美領域逐步形成了以中正和諧為主要審觀標準,以恪守中道、中正和諧、含蓄內斂為主要特徵的民族聲樂作品審美觀。

一、恪守中道,執兩用中所謂恪守中道,執兩用中,是指在中庸思想的指導下,不偏不倚,保持一種適度的最佳的狀態。

中道的思想肇始於堯舜時期,堯在傳位於舜帝時就曾要求其“允執其中”,這種中道的思想被孔子所繼承並有所發展,並首次將其用於聲樂作品的審美之中,《論語·八佾》篇記載孔子對於《詩經·關雎》篇的評價,認為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正是中道思想被用於聲樂作品的評價的體現,孔子認為聲樂作品在反映情感時必須做到有節制,適度,而不應超過限度。

此外,《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季禮觀周樂論樂之語:“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季禮所謂的諸多標準,都是要求作品能夠做到適中,恪守一定的程度標準。這種恪守中道的`思想一直影響著傳統的聲樂作品審美觀,並在其後的歷史長河中有所發展和完善。

清代藝術家周士成在《書忌》一文中,就對聲樂演唱者如何恪守中道,把握分寸做了細緻的要求,即:“樂而不歡,哀而不怨,哭而不慘,苦而不酸,接而不貫,扳而不換,指而不看,望而不遠,評而不判,羞而不敢,學而不願,束而不展,坐而不安,惜而不拚”。總之,無論這些具體的標準如何細分,其宗旨始終以恪守中道為主要指導思想,這種恪守中道的審美思想是我國民族聲樂作品審美觀的重要特徵之一。

二、中正和諧,天人合一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命題,也是傳統聲樂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國傳統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力圖尋找到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之間的和諧共生,而這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聲樂作品審美中則表現為對聲樂中正和諧的追求。《尚書·堯典》記載周文王對聲樂的要求:“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先秦時期的晏嬰也曾講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他同時還提到:“聲亦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古人將天地萬物與人視為一體同生,而音樂、聲樂是對天地之間最原始的生命的律動的反映,肩負著溝通天人、物我的重要作用,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完美的體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追求中正和諧的審美標準與特徵並非是毫無原則性的調和與妥協,而應當是充分綜合多元聲樂因素的差別與對立矛盾基礎上的統一性。

在聲樂作品的創作與表演中,主體要做到以中正和諧的總體性觀點把握聲樂作品,做到剛柔並濟、適度而不偏倚,從而使互相對立的矛盾因素的對立性減少到最少,創造出盡善盡美的聲樂作品。

三、含蓄內斂,言意盡在與西方活潑奔放的外向性聲樂風格不同。

我國民族聲樂作品受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性格的影響,更多的帶有一種內斂而又含蓄的特徵。

這種內斂而又含蓄的聲樂風格在國際聲樂舞臺中具有著別樣的吸引力,猶其是在聲樂表演這種富於想象力的藝術創作與表演中,常常將取得意猶未盡的效果,從而使聲樂作品的藝術效果更加飽滿而令人回味。這種內斂含蓄的聲樂作品審美特徵正是恪守中道的審美標準的一種體現。恪守中道的審美標準要求聲樂作品的表現上既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沉寂,創作上既不過分死板,也不過分標新立異,內涵上既不過分樸質,也不過分浮誇,總之,這種中正的審美觀使得聲樂作品可以較好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又可以展現出聲樂自身獨具的特色,從而達到和諧統一之美,從而啟迪人的心靈,使人在審美之餘又能產生意猶未盡之感。需要注意的是,含蓄內斂並非是簡單粗陋,相反,聲樂作品的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之下,往往能做到言意盡在,言有盡而意無窮。

在民族聲樂作品中,作曲家透過其高超的藝術技巧與思想境界,將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對世界的印象等蘊含在寥寥婁筆的曲譜符號中,追求一種藏而不露,以弱勝強,由此及版,以點帶面,以有限達至無限的效果,從而實現聲樂作品的內在昇華與外在超越,使聲樂作品不僅僅侷限於音樂藝術的領域,對民族文化產生有益的影響。

總之,在精微廣博的傳統文化的浸潤之下,我國民族傳統聲樂作品審美以中正思想與天人合一為主要標準,形成了恪守中道、中正和諧、含蓄內斂的主要特徵,對推動我國民族傳統聲樂創作與理論研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柯林.民族音樂與中國民族聲樂之我見[J].貴族民族研究.2008,12